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国际比较□张百放王凯伦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政策选择,其主要作用和意义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1)着眼于扩大农业生产的外延,通过将农业从生产环节向加工、销售环节的延伸,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重新组合,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民  丁伟 《经济论坛》1997,(19):45-46
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王新民丁伟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1.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巩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本文系统梳理了国际工程投标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对国内外国际工程投标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双元  王征兵 《经济纵横》2005,(12):76-78,50
我国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全面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现有研究文献看,主要集中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基于国际竞争力研究方法的分析、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研究等五个方面。一、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在研究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时指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狭义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增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及生产率水平;广义的农业…  相似文献   

6.
自从明确提出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我国农业在龙头企业建设、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局限于一些客观约束条件,农业的整体产业化水平仍然偏低,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不足。美国、荷兰、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发育程度较高,这对推进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本文主要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并根据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推进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8.
农业支持和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各国在自然禀赋条件、经济发展阶段、国内市场规模、文化历史传统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差别很大,对农业实施补贴的动机或补贴政策的目标不尽相同,所采取的补贴手段多种多样。从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以及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比较分析中,可以探求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以及这些国家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范围内,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的加大,充分发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意义凸显。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代表性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规律与经验,着眼支持农业、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从多方面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调整与支农改革提出战略措施建议,以期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适用于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而竞争力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在封农产品比较优势或竞争力的研究中,由于农产品与农业的密切联系,经常发生比较优势与竞争力互相替代、农产品与农业相互混淆的现象。明确研究范式与界限才能形成科学的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封以往文献的梳理,认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应分为: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经济学研究路线与农产品竞争力的管理学研究路线。  相似文献   

11.
农业龙头企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其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微观主体.近十多年,我国不断加大和完善对龙头企业的财税扶持政策.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学界展开对财税政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研究和争论,本文试图沿着"为什么扶持-扶持的怎么样"的逻辑思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13.
“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中共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通过国际对比与愿景展望来反推当前差距,有助于如期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确保建成农业强国。研究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短板,其核心根源是工农城乡关系不协调。按照当前发展路径,2035年中国农业劳均增加值、劳均产出比等关键指标均距离农业强国尚有一定差距。立足中国农业发展所处方位与中国国情,建议从社会经济全局来谋划农业强国建设,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重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畅通工农城乡关系、深化国家治理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确保在“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规划目标框架内如期实现农业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王丽萍  谢科进 《经济师》2006,(12):240-240,272
文章用产业组织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制度创新理论等基本原理,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特征、经营主体的行为、经济绩效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产业组织视角,探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认为将农业生产和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营造一个便于农户与市场连接的制度环境,走符合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现状的产业化经营道路,是缓解上述矛盾、加强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4)
飞地经济是一种能有效突破属地化管理原则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目前在全国各地得到大范围实践推广,在获得国家明确鼓励支持后逐渐进入发展新阶段。国内学者对我国飞地经济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解读,且与国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重点介绍我国飞地经济发展的特征、类型和效应,以及发展面临的困境和解决策略,最后合理提出飞地经济未来研究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说明了采取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必要性。从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着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出了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深化认识、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产业化与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文章回顾了农产业化发展现状,重点的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实施的效果和产业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陆华 《资本市场》2005,(8):101-101
<正>“中国可以成为亚洲的农场和厨房。”46岁的澳大利亚农学家伊恩尼兰德用他在中国8年的投资经验说。廉价的劳动力、优质的可耕地,加上国内外巨大的农产品市场,中国的农业产业似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商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吴天锡农业的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优势,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进而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制。自从我国在80年代初期推行农村改革以来...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并不是天生的弱质产业,它与工业一样,都是发达的产业.文章通过对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界定,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特征与农业产业化的功能作用,对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应重视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