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供销社经营状况很不理想,效益下滑,包袱增加。深层次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业务的开展和规模效益。一、困境1.企业包袱沉重,亏损单位多。以张家口市供销合作总社为例:截止1993年底全系统经济包袱总额21550万元。造成包袱成因,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大;二是政策性亏损多,仅政府指定购销任务和价格发生的亏损及执行国家各项特殊任务发生的亏损就达1377万元,无偿拆迁移交网点设施和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等造成的损失368万元。三是经营失误造成浪费等包袱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省供销社系统的企业效益下滑到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有不少市、地、县供销社企业利润汇总亏损,甚至个别企业已濒临崩溃,形势异常严峻。下面就影响供销社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谈一点浅见。一、原因第一,政策性亏损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致使供销社企业的资金得不到及时回笼,严重影响了供销社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负担的国家政策性任务占用资金和政策性亏损占用资金难以收回得到补偿,占款利息由企业支付,造成企业负担更重。这是供销社企业的一个大包袱,严重地影响了供销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4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服务、保障市场供应、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得到了政府及农民的肯定。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供销社在发展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主要表现:一是经济包袱沉重。其中包括政策性亏损、政府行为造成的亏损、利息、税收负矩过重、包袱利息滚动等因素。二是资金严重紧缺。供销社没有项目贷款规模,有的用流动资金搞经营服务设施建设,原有贷款资金沉淀,使本来紧缺的流动资金更加紧缺。三是企业负担过重。供销社系老企业,离退休人员比重大,有些基层社现有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达1∶1。四是税负不合理。按现有税制赢利企业交  相似文献   

4.
去年,滦县供销社把发展社办工业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初步形成了"工商并举、综合发展"的新格局。1993年,全县供销社系统累计投资879万元,新上工业项目11个,并已全部建成投产。去年,共完成工业产值600万元,实现利税51万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2.4%和36%,工业企业利税占全系统利税总额的27%。一、分析形势,认识上位滦县供销社社办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在形势逼迫下选择的一个突破口。近年来,供销社系统的经济效益逐年下滑,经营困难越来越大。1992年,全系统19个企业有8个亏损,亏损总额87.7万元;加上多年形成的各类经济包袱,累计挂帐544万元,积重难返,步履艰难。同时,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鼓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供销社在前进中遇到了困难,企业微观经济与国家宏观经济出现反差,这种亏损局面,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否则,就会丧失本身独立存在的意义,辜负党和人民对供销社寄予的厚望。一、亏损原因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起的供销社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有体制上的不顺,有机制上的不适应,也有改革上的不配套,还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包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暴露。2.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税种增多,税赋加大;利息率上调,正常贷款期限缩短,超期罚息加重;物价上涨,经营差率变化不大,出现七十年代的差率,九十年代的费率,形成费用开支大于进销差价倒挂。3.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方式、经营手段、经营体制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经营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目前,供销社企业普遍处于困境,经营萎缩,效益下滑,包袱加重。各级供销社都在积极地想办法,找出路。探索振兴供销社的途径。但一个基础问题却被普遍忽视了,就是提高企业全员的职工素质问题。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间竞争是企业素质的竞争。哪个企业素质高、哪个企业就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捕捉有利时机、正确决策、科学运筹,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战而胜之,得以生存和发展,否则,必然被市场所淘汰。而职工是企业素质的主体,说到底,振  相似文献   

7.
在我区粮食经营放开的重大变革时期,国有粮食企业为了摆脱困境,积极投资开展粮油及多种经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往往由于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难于尽善地获取所有适用信息,加上管理者本身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决策不尽科学合理,甚至失误的问题。决策一旦失误,特别是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失误,其危害是相当大的,将给企业发展背上沉重的包袱。综合分析,投资决策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冒险型。一些企业领导不甘于从事微利经营,而是涉足一些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供销社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亏损面继续扩大、亏损额不断上升,沉重的经济包袱直接困扰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有些部门往往忽视背着包袱上项目,背着包袱搞发展,尽管在开拓市场、搞活经营上想了不少办法,但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却都给了银行税务。结果,旧有的经济包袱滚"雪球",企业负债累累,压得喘不过气来,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一)对企业亏损成因的分析造成企业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宏观调控体制转换过程中,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逐渐显露,企业亏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因理顺价格体系,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一些企业  相似文献   

9.
我们就1998年度基层供销社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剖析,不仅发现了一些经营管理上的问题,而且深切感到基层社仍处于内外挑战的困难时期。冲出"沼泽地",实现供销社的振兴和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状——困境之中的希望和亮点近年来,我县基层供销社遇到了多渠道竞争、购销资金紧缺、历史经济包袱沉重、企业大面积亏损等内外交困的严峻挑战,多数基层社处于"吃饭难"、"经营难"、"发展难"的窘境,但基层社职工历尽艰辛,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不断强化对"三农"的服务,使基层供销社逐步摆脱困境,步入了振兴与发展轨道。实施"改"字工程,困难企业出现转轨。1999年初,由一名县社副主任带队,到个别亏损严重的农场供销社,重点进驻"解剖",对症下药。尤其是对原九农场供销社的3个分销店、一个摊组、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经营现状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时期,许多企业由于思想观念转换滞缓,经营无力,就我县供销社系统情况看,一是效益下滑。全系统1992年出现了经营性亏损,1993年全系统18个独立核算单位6个企业亏损,亏损面占企业总数的33.3%,县级有5个公司、2个厂子,只有3个公司没有出现亏损。1994年这种亏损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1-5月帐面亏损金额为64606元,实际上还有许多应摊未摊没有列入。二是包袱沉重。1993年底,全系统挂在帐面的"三待"资金555.2万元,加之还没有及时清理出来的潜亏部分,全系统约有600万元的经济包袱。这些经济包袱,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政策性原因,而更多的是由于自身人为原因造成的。三是企业经营跳不出旧格局。经营范围狭窄,大多数企业没有突破原有经营范围,相反,有许多传统业务基本丢失;经营市场狭小,许多企业没有冲破经营小天地,仍被困扰在狭小的市场范围内;盲目经营,大多数企业无经营战略计划,碰到什么业务就做什么业务;信息不  相似文献   

11.
当前,供销社的经济包袱沉重,明亏和潜亏仍在增加,这种局面不仅引起供销社干部职工的焦虑,也引起了部分社员的不安。我在农村调查时,有的农民社员说:"供销社的经营不行了,我们的股金该退了,不然就给赔进去了。"我告诉他,供销社的股金和股份制不同,我们对农民的股金实行保息分红。他说:"你们赔光了,拿什么保息分红?"据统计,矿区供销社的社员股金,3月底比年初减少了16万元。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经济包袱和遏制亏损局面,不光难以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而且也难以把供销社办成农村经济综合服务中心。供销社经济包袱的形成,就我个人的认识,只有少部分是供销社经营造成的,而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策和政府意志造成的。一是集  相似文献   

12.
目前,包袱大、负担重、效益低已成为供销社的顽症,而税赋高、资金紧又使供销社陷入步履维艰的境地。在此困难形势下,供销社如何生存和发展,永清县供销社找到了一条复苏之路,这就是实施"内方外圆"战略,搞活供销经济。内方——深化内部改革,全方位开拓经营。永清县供销社有独立核算企业30个,其中基层供销社16个,他们也曾有过比较辉煌的历史,效益最好的1984年利税曾达到500多万元。1989年以来,由于市场疲软,棉花减产,企业后劲不足等原因,销售、利润几项经济指标逐年下滑,潜亏包袱越来越重。到1993年底企业仅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2800万元,而银行贷款高达6000万元,有潜亏包袱4660万元,30个企业中有26个亏损,1993年亏损额达249万元,全系统已经资不抵债。面对如此困难局面,新组建的县社领导班子没有吓倒,他们首先在系统内部查找原因,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全方位开拓经营,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全系统重新焕发  相似文献   

13.
供销社业务萎缩、经营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本身无法抗衡和扭转的客观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管理不善,经营乏力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外部机关部门的改革尚不配套,加之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以及一些重大政策调整,致使供销社企业处于一种矛盾冲突之中,难以适从;另是一些地方的农业受灾,造成与供销社经营紧密相关的农村商品资源的匮乏,使供销社的经营受到很大的损失;还有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包袱,使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一、供销社企业效益的回顾从总体上看,"七五"是供销社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时期,改革取得了"恢复三性"、实现"五个突破"、"六个发展"的效果。进入"七五"末期,特别是1990年以后,供销社出现企业效益滑坡,开始是几个基层社、市县公司的效益滑坡,逐渐地变为多数企业的效益滑坡。并由几个企业的亏损变为多数企业亏损,由多数企业亏损变为一个县、一个市,经济包袱越背越重。时至今日,有些地市县供销社亏损有增无减,不合理的结算资金居高不下,资产负债率过高,经营资金短缺,服务功能下降,个别企业已经影响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供销合作社普遍经营不景气,效益滑坡,包袱沉重,举步维艰。以张家口市供销社为例,1993年底全系统各种经济包袱多达21550万元,加上各种潜亏因素,已濒临产不抵债的边缘。更为严重的是包袱仍在增加,亏损继续扩大。1993年末,市社系统有各种应收款36281万元,亏损单位89个,体现亏损额863万元,亏损面为22.03%。到去年六月末,仅半年时间,各种应收款总额增加到37674万元,较年初增长3.84%,亏损单位数、亏损额、亏损面分别扩大到142个,1558万元和35.06%,1994今年上半年,全系统盈亏相抵净增亏损1407万元。关心供销社命运的同志们说,供销合作社走到今天这一步,原因究竟是什么?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供销社陷入目前这种境地,从客观上说,国家税率上调,银行贷款利率提高,企业负担日趋加重,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行为而造成的政策性  相似文献   

16.
供销社与专业银行这两大经济利益主体在长期的通力合作中风雨同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体现出相辅相成利益相关的银企关系。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紊的影响,专业银行与供销社的关系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正确处理好新时期的银企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基层供销社历史包袱沉重从历史的角度上看,供销社在长期的经营中政策性亏损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决,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部门硬占供销社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供销社企业在转制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存有资产流失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盲目投资,决策失误。有的企业经营决策者,好大喜功,上任伊始,想尽快做出成绩,讨得领导的信任,只管取得政绩,不顾经济效益,匆忙决策,上项目,铺摊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市供销社在认真学习领悟十五大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供销社企业的多种实现形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全国蓬勃发展的改革形势比,供销社企业的改革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对改革的大趋势认识不清,行动迟缓。一些经营状况尚可,生存压力不大的企业仍抱有得过且过心理,改革不主动;而包袱沉重,亏损严重的企业,难度很大,制约较多,改革没有锐气。二是对改革存有患失心理,推一推、动一动,被动应付。如在当前推行的企业产权流动重组改  相似文献   

19.
最近,河北省定兴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对所属企业的资产、家底进行了全面清理,调查和分析,发现企业债务众多,历史包袱沉重,经营连年亏损,已造成严重资不抵债。到1998年底,全系统21个企业经济包袱3318万元。其中累计净亏损1719万元,在经营的21个企业中,20个亏损,只有1个企业盈利。全系统资产负债率159%,个别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665%。有相当一部分基层企业已把银行贷款债务或社员股金全部亏掉了。从清理、调查、分析的结果看,供销社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相当严峻,直接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贯彻落实中央[1995]5号文件以来,各级供销社都把扭亏增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但基层社经营形势仍不容乐观,全国基层社亏损面高达55.91%。如何才能使亏损基层社摆脱困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症结:机制滞后、管理不善企业经营千差万别,亏损原因不尽相同。但大量事实表明,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机制落后,管理粗放。具体表现在:(一)决策存在盲目性。供销社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更大范围内赋予基层社经营管理的自主权。由于决策机制不完善,监督无力,一些基层社负责人盲目决策,把应该投入流通周转的资金压在低水平的固定资产扩张上,造成资金沉淀,周转不灵;把已经被市场淘汰的项目又引进来,造成资金虚投,应该能够保住的市场拱手让出,使供销社远离市场,陷入困境。(二)营销缺乏主动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城乡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地处农村的基层社在经营价格、营销方式上还不能适应市场形势;在商品结构上,品种单一陈旧,与消费层次、消费需求不适应;在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