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环境经济》2015,(Z1):13-14
根据法理,义务是与权利相对的,只要被要求履行一定的义务,肯定会享受一定的权利。前面我们总结了排污者有10项“应该”和7项“不得”,这些“应该”和“不得”规定的都是义务,即应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排污者按要求履行了义务,相应地就应该享有一定的权利。法律规定在某种情况下受到处罚,同时,肯定也会规定受处罚者有保护自己、监督作出处罚单位的权利,比如企业受到环保部门的罚款处罚,就享有提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治理的部署。当前,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成果莫过于2014年颁布的新《环境保护法》。在这个"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中,政府责任、管理权限、处罚力度、企业义务、公众权利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给人们带来很高的期待。其中,"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被单列一章,内容包括清洁环境、绿色生  相似文献   

3.
正每位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在行使环境权利的同时,还应自觉履行各项环境保护义务。守法的义务。公众应当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环境法治意识。对涉及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应按照国家环境、信访等法律法规规定与要求,采取投诉、诉讼等合法程序维护自身环境权益,而不应采取封堵道路、围堵大门等极端方式。对环境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行为,如《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又如《大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法制办、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新修订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以下简称《处罚规定》)指出,新修订的《处罚规定》主要作了以下修改:一是加大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二是增加了对行业协会的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5.
正对未评先建项目,1989年《环境保护法》未规定其法律责任,《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规定存在重大缺失,被广为诟病。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此作出了有别于《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责任规定,使得建设单位的责任承担更加公平、环保执法威慑力明显增强,具有较为明显的责任完善意义,但仍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付艳 《环境经济》2013,(10):22-25
新公布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二审稿)》对于环境侵权的规定存在责任类型不全面、责任范围不明确、缺乏社会化承担方式等问题,而这些都折射出此次修改环境法功能定位的不明确统一。201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下称"二审稿")正式公布对公众征求意见,相比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的确立、基本制度的修改、信息公开的专章规定以及按日处罚的明确等热点问题,二审稿中对于环境侵权内容的修改和规定仅体现在第五十四条和第五十五条上,内容涉及污染损害的无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环保工作近年来日益繁重,基层环保力量捉襟见肘。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多的监管权力和责任,无疑将加重环保人的工作负担。要想环保人更好地履职,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基层环保部门人少事多的困境需尽快破解。第一,应适当调整政策,在体制创新中减轻人少压力。破解当前环保部门人少事多的问题,应在坚持"只减不增"原则的同时,要在现有体制创新中开拓新渠道。新环保法的出台,为我们适当调整政策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宣布国家环境政策和国家环境保护目标。这是《国家环境政策法》的宣示性条款,其中国家环境目标包括6个方面:国家能够履行作为子孙后代的环境受托保管人的责任;国家能够保证为全体国民创造安全、健康、多产的并富于美学和文化价值的优美环境;国家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环  相似文献   

9.
高密存 《经济论坛》1996,(9):2728-2728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的基本权利和责任高密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有了法律规范,也明确了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的基本权利和责任,使商业银行能以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履行相应的义务。《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基本权...  相似文献   

10.
正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强化了政府环保责任,让地方政府来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1.对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作为原则规定,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2.改善环境质量。第二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11,(9):7-7
环保部日前公布《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对申请核查前一年内,发生过以下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不予通过核查,包括发生过重大或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被责令限期治理、限产限排或停产整治;受到环境保护部或省级环保部门处罚;受到环保部门10万元以上罚款等。  相似文献   

12.
王红云 《经济师》2001,(3):118-119
修订后的《会计法》强调“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并且单位负责人要对财务会计报告签名并盖章。这不仅是一份权利 ,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作为不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单位负责人而言 ,如何通过报告的阅读 ,来充分认识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借助一些财务评价指标 ,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曹俊 《环境经济》2014,(9):20-20
正国务院法制办日前正在就《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少人在充分肯定草案的同时,也认为草案过于粗糙和原则,一些条款不具有可操作性。《大气污染防治法》是《环境保护法》修订之后启动修订的第一部单行环保法律,能否延续环保法修订的成功,将责任细化到可以衔接环保部门权力的程度,将执法条款细化到可操作层面,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修法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应做哪些调整?在原则概念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修改应着眼于哪些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4.
环保部日前公布《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对申请核查前一年内,发生过以下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不予通过核查,包括发生过重大或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被责令限期治理、限产限排或停产整治;受到环境保护部或省级环保部门处罚;受到环保部门10万元以上罚款等。  相似文献   

15.
正即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可以说是史上给环保部门授权最多的一部法律。很多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原先偏软的,现在强硬了;以往比较模糊的,现在明确了。那么,《环境保护法》授予环保部门多少项权力呢?从不同角度可以做出不同解读。我们综合几种版本的观点,认为十八项比较准确。当然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把权力梳理清楚,列出清单,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所谓依法履职,就是严格按照法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现有的环保公众参与政策,强调权利多,强调义务少,或者偏重权利,忽略义务,久而久之,会将公众导入一个认识和行动的误区,似乎公众参与就是只讲权利。实际上,片面强调权利恰恰会忽略权利。只有权利和义务健康有机统一,才能从内涵和外延上给环保公众参与作出科学规定,公众参与权利才能得到真正保障,参与才能获得完整的实现。环保公众参与正在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建设也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制度建设。新环保法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公众健康确立为立法目的,首次规定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义务责任,首次  相似文献   

17.
正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授予环保部门很多权力。我们曾归纳过,认为有十八项(详见本刊上一期独家)。有了这些权力,环保部门监管的武器更多,手段更硬了。毫无疑问,责权是对等的,有权,必担责。既然新法是史上给环保部门授权最多的一部法律,那么对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责任的规定,也肯定比以往任何一部法律都多。正如一位省级环保部门负责人所说,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我们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现在距离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只有三个多月了,各地正在积极组织学习培训,全面熟  相似文献   

18.
胡海涛  李俊然 《经济论坛》2005,(18):102-104
违约责任,在英美法中一般被称为违约救济(remedi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在大陆法中被包括在债务不履行的责任之中或被视为债的效力的范畴,在我国立法中则被称作“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六章第二节标题)。具体是指。契约当事人不履行契约义务或者履行契约义务不符合约定时,依法产生的民事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虽得到较大改善,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是环境治理的主体,其绿色发展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环境规制作为政府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文章将环境规制与企业环境绩效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一)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二)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三)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四)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