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8%,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国奇迹”。然而,我国的高增长带有明显的高投资、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1979年到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全球平均3.0%的增长速度。与同样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的日本和韩国相比较,日本在其高速增长阶段的GDP平均增速为9.2%,韩国的这一数值为8.5%。  相似文献   

3.
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掀开崭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齐心协力下,60年来,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60年来,重庆人民乘风破浪,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0—2008年,GDP年均增长7.6%,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年均增长6.5%,突破2500美元,投资年均增长26.5%,突破4000亿元,社零总额年均增长10.9%,突破2000亿元。  相似文献   

4.
罗海平 《改革与开放》2011,(4):13-14,24
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自成立以来.GDP年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4.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7%。出口年均增长超过36%。改革开放使深圳从GDP不足2亿元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人均和地均GDP全国第一。出口全国第一、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二、地方财政收入全国第三、GDP全国第四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相似文献   

5.
贺军 《上海国资》2011,(2):18-18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约40000亿元,到2010ff全国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达到83080亿元,与2006年相比的增幅高达107.7%,年均增长21.3%。与之相比,2006—2010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速11.2%。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的增幅大约2倍于经济增速。由此可得出一个简单结论,政府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6.
1978-200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3%,资本积累贡献率为59.9%,劳动力总量扩张的贡献率为9%,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32%。也就是说,资本积累、劳动力总量扩张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推动经济增长5.5、0.8和3个百分点,资本的快速积累对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主导作用。从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看,1995-2004年GDP年均名义增长10.2%,最终消费年均增长9.3%,投资增长年均11.2%,高于消费增长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财政分权等政策的推行,中国各个地区有了更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和积极性,普遍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以人均GDP水平最低的贵州省为例,2005年与1978年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经济总量增长了9.74倍,年均增长9.2%;人均GDP从1978年的175元,增加到2005年的5052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翻了近三番,年均增长7.6%。  相似文献   

8.
李磊 《科学决策》2006,(3):41-42
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达9.3%,GDP总量名列世界前茅,外贸进出口总量排名世界第三,100多种产品产量雄踞世界第一。长达27年(1979-2005年)奇迹般的高速增长举世无双,令国人自豪亦使世界震惊。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召开在即,对中国经济过去的成就进行回顾,是情理之中的事。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了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单”。统计局报告称,自2003年以来,中国GDP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速,2003—2006年年均增长10.4%,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平均增长9.7%高出0.7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利率预期对数据的依赖性逐渐增加 继2007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11.1%后,二季度GDP更是出乎意料地增长了11.9%。经过季节调整,一季度增长率为13.6%,而二季度GDP增速更是高达15.7%。国内消费水平持续稳定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特别是出口部门表现更是非常的强劲,二季度GDP强势增长的背后有着坚实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数字闪存     
《浙江经济》2006,(1):64-64
9.6%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公告说,在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后,1997年至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比原核算数提高了0.2个百分点,2004年GDP增长率由原来的9.5%修订为10.1%。  相似文献   

12.
张立超 《环球财经》2014,(9):96-101
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1978-2012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期工业年均增速达到11.4%,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而这一期间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工业。  相似文献   

13.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19):36-36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从十六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报告显示:2003-200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4%,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GDP总量已突破20万亿元。在四年内连升两住居世界第四,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差距在缩小;人均GDP也翻了近一番,2006年达到2010美元,世界排名第129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2,(33):10-11
国内 中国经济9年年均增长10.7%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指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10.7%,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明年GDP将增长8%-9%”、“2009年中国GDP增速保持8%”、“200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为7.5%”、“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将继续回落,但仍有望保持9.3%左右的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11,(3):11-11
浙江“十二五”GDP年均增幅8%左右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而在“十一五”浙江全省GDP年均增长11.8%。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5%以上,近4年来保持了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上个世纪末,达到初级阶段的小康水平。2006年,按汇率计算,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中国可以说是创造了有史以来经济增长的奇迹,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净增26.9亿元。全市人均GDP预计达到5170元,年均增长10.3%。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质量提高、效益改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5%。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不仅保持着GDP年均9.8%的高速增长,同时也保持着社会的稳定,这与许多转型国家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经济改革与发展》2007,(11):I0001-I0004,F0003
2006年节能减排实现良好开局“十五”期间,北京市以年均5.9%的较低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2%的经济较快发展。万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1.31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0.80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位居全国各省(区、直辖市)第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