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粮食经济》2007,(11):29-29
近期,国内稻谷市场行情走势疲软,东北地区保持稳定,而南方部分产区稻米价格有所波动,整体趋弱,个别地区价格节前走高。据一些大米加工厂反映,由于南方销区大米需求情况仍不理想,部分产销区大米价格倒挂现象明显,基本上以本地销售为主。10月下旬,全国早稻均价为1642元/吨,同前期相比下跌15元/吨,跌幅为0.9%;中晚稻1705元/吨,下跌5元/吨,跌幅0.29%。  相似文献   

2.
《农民科技培训》2006,(12):39-40
近期,国内稻米市场呈现出较明显的品种分化,其中早稻市场需求较为活跃,价格走势依然看涨,全国早稻平均价格为1545元/吨,价格提升7元/吨;中晚稻收购数量有限,使得价格走势呈现振荡格局.全国中晚稻平均价格1573元/吨,价格提升13元/吨;粳稻市场需求低迷,价格走势明显回落,全国粳稻平均价格1765元/吨,价格下跌35元/吨。后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将如何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整体保持平稳。其中,早稻收购工作已近尾声,随着国有收储企业收购主角地位的退出,市场价格将逐步趋于理性;粳稻米市场行情继续看好,由于华北销区以及南方产销区需求量继续增加,东北大米上涨环境十分有利,但华东产区由于市场供应量的增加,粳稻米价格开始止涨趋,局部地区小幅回落。早稻收购工作接近尾声,市场  相似文献   

4.
近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状况保持稳定,早稻产量的增加并未影响稻米市场行情,江西、湖南早稻收购工作进入尾声,湖北安徽湖南中稻收购价格高企.黑龙江地区粳稻米价格保持平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早稻总产量及近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状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国内稻米市场价格自上年10月份和今年3月份两次出现大幅上涨行情后,4月份开始出现回落.直至早稻新粮上市,收购价格才开始出现持续小幅上涨,但大米价格一直弱于稻谷.中秋国庆节前大米价格曾出现短时回升,但节后秋粮上市.国内稻谷和大米价格均呈小幅回落走势.目前早稻谷收购价格回落40~100元/吨,比今年3月份最高价格低100元/吨以上,比上年同期高300元/吨左右;  相似文献   

6.
6月24日—6月30日,国内稻米市场价格继续向上挺进,其中,粳稻米市场供需状况继续改善,后期价格仍有上涨空间:而随着季节性效应的表现明显.市场供需面发生变化.南方一些地区稻谷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尤其是2003年产早稻.日前福州本地2003年产早稻进厂价为1540元/吨,较前期大涨了160元/吨。  相似文献   

7.
6月份,正值新季早稻生长之际,稻米市场行情仍无明显改观,依旧维持弱势调整局面。进口大米增速有所放缓,终端大米消费疲软,期货市场窄幅震荡,粳强籼弱、稻强米弱依旧是整个市场的主基调。现货市场弱势运行粳强籼弱持续截止到6月末,稻米价格仍维持弱势运行趋势,粳强籼弱凸显。据中华粮网监测,6月底湖南长沙早籼稻收购价2480元/吨,较年初跌140元/吨;早籼米批发价3700元/吨,较年初跌100元/吨;安徽芜湖晚籼稻收购价2600元/吨,较年初跌20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中晚稻市场收购价格,在2003年上涨的基础上以较高价格开秤,部分地区开秤价达1500~l540元/吨,国庆前夕,有的曾高达l560~1600元/吨。国庆之后,晚籼稻集中上市,加重了对口粮市场冲击的心理影响,销区大米价格有所回调,尤其是受10月中旬部分地区几个竞价交易会成交不理想的影响,国内稻米收购市场后市看空心理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9.
1上半年国内稻米价格运行情况 国内稻米价格在经历了2003~2004年的两轮上涨之后,2004年全年的稻米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在国家颁布的稻谷最低收购限价的影响下.粮食收购形势为近年来较好的一年.早稻入库价每50公斤在73—75元以上,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公布了几种稻谷的收购价格.其中早籼稻1.4元/公斤.梗稻1.5元/公斤.中籼稻1.44元/公斤.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经济》2008,(12):25-26
一、10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提振市场人气与价格。10月份,国务院决定在东北地区收购400万吨临时存储稻谷,并继续对东北地区进关稻谷实行运输补贴。东北本地加丁企业、贸易商和收购企业入市积极性提高,稻谷价格小幅回升。关内企业到东北采购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加,10月下旬,黑龙江东部地区普通稻谷企业入厂价格为1680—1760元/吨,中部地区为1780—1820元/吨,  相似文献   

11.
稻米 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专家组发布2009年8月稻米市场监测信息。 国内籼稻收购价略跌粳稻上涨 8月份,早籼稻收购均价为1833元/吨,环比跌0.9%,同比跌9.8%;晚籼稻收购均价为1944元/吨,环比跌0.2%,同比涨2.1%;粳稻收购均价为2171元/吨,环比涨5.2%,同比涨8.5%。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整体呈上涨走势,稻米价格较上年同期涨幅明显,其中粳稻米行情表现尤为突出。出现这一走势的原因在于:首先,市场上“粳强籼弱”主要是因为东北产区受政策性收购、铁路运输补贴等影响,东北产区粳稻价格上涨,进而推动销区东北粳米价格上涨,且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最高涨幅达200元吨;其次,随着国家临时收储工作的开展,市场粮源供给减少,农户惜售心态加重,企业原粮收购困难,推动稻米价格上涨;第三,春节后南方大米消费需求逐渐回暖,供应偏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国各地稻米价格基本处于相对平稳、涨跌相间的态势,早稻米振荡反弹;晚稻米呈小幅回升,涨幅在40元/吨左右;优质稻米价格继续表现坚挺。但今年早稻收购价格却基本上呈平开平走或略微低开平走的态势,浙江地区1560~1600元/吨;江西、湖南等地区早稻收购价格在1440~1480元/吨;安徽地区在1400~1440元/吨;湖北地区在1360~1420元/吨;广西地区在1460~1520元/吨;广东地区在1520~1580元/吨。主要原因是今年早稻丰收和各地增产情况和供需缺口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经济》2010,(9):27-28
一、2010年7月粮食市场回顾稻谷市场:籼稻价格小幅上涨,粳稻高位趋稳。7月份,少量早熟早籼稻收获上市。普通早稻开秤价在1900元/吨左右,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1860元/吨,但 低于此前市场预计的1960元/吨的开秤价。优质早籼稻收购价格为2100元/吨。加工企业收购早籼稻的意愿不高,市场收购主体为收储企业。中晚籼稻价格7月末小幅回升,但中晚籼米的市场需求仍然较为平淡。粳稻市场延续前期的平稳走势,产销区加工企业开工率不高,走货量不多,但大部地区粳稻米价格仍持续处于高位。有政策托底,  相似文献   

15.
6月份,正值新季早稻生长之际,稻米市场行情仍无明显改观,依旧维持弱势调整局面。进口大米增速有所放缓,终端大米消费疲软,期货市场窄幅震荡,粳强籼弱、稻强米弱依旧是整个市场的主基调。现货市场弱势运行粳强籼弱持续截止到6月末,稻米价格仍维  相似文献   

16.
一、吉林水稻市场收购价格 新稻收购开始至今,吉林稻谷市场行情可谓稳步上涨,截止目前省内三等水稻收购均价已达到1860元/吨,同比去年上涨1740元/吨。近日,吉林省内水稻(三等)价格走势较为平稳,自然水收购价格每市斤最低0。89元,最高0.94元,大多在0,93元/斤,折安全水(14.5%)收购价格每市斤最低0.89元,最高0.944元,大多在0.93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春节临近,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稳中略有上扬,市场需求略有增加,而部分企业供应不足,使得局部地区价格出现上涨行情,根据统计,截止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稻米市场行情状况如下: 东北稻米市场价格保持稳定: 目前,黑龙江地区普通稻谷品种收购价格区间为1720~1760元/吨, 长粒型为1840~1900元/吨,哈尔滨地区稻谷普遍品种收购价1760-1780 元/吨,佳木斯地区二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720~1740元/吨,2005年产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经济》2009,(9):23-25
一、7月份粮食市场回顾 稻谷市场:粳稻价格持续走高,早稻收购市场平淡。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监测,截至7月底,经“全国统一粮油电子竞价交易系统”拍卖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2008产粳稻价格较7月初时分别上涨了8.2%和6.5%,达到2366元/吨和2192元/吨。2006—2008年同期两地价格均平稳或略降。稻谷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加工企业预计接新前粳稻供应将较为紧张,为确保加工用粮,纷纷提前增加库存所致。因此,粳稻供应紧张更多地表现为加工企业和收储企业间的库存空间位移。谷价上涨推动大米价格,  相似文献   

19.
湖南沅江稻谷稻米收购动态:目前早稻入库价为125元/50公斤,早米内地批发价为180无/50公斤,比10月底上涨1-2元,外销广尔价184元/50公斤,比10月底上涨4元。近两周来,叶、晚稻稻谷收购价与各类大米批发、零售价均呈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20.
4月份.国内稻米市场行情呈总体稳定,局部稍有回落态势,五一期间优质稻米需求有所扩大,市场价格有所提升。但拍卖数量较大,市场总体仍呈供强于求态势。据分析显示,政策调控有序是近期稻米市场行情相对平稳的首要原因,而市场供需状况不均衡是导致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供需差异是南北稻米、普通稻米与优质稻米走势略有不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