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春梅 《上海房地》2010,(12):38-41
据测算,2020年我国要达到城镇化率60%、工业化率70%的目标,需要增加1.5亿亩建设用地。而在18亿亩耕地红线下,未来13年实际可以增加的建设用地不足3000万亩。1.2亿亩建设用地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严重的资源约束。解决建设用地缺口的关键在于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合理有序有效流转,这对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有一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一旦涉及土地入市,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联系必然产生。而集体土地可流转会否造成土地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对房价影响有多大?据国土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农民的住房面积在200多亿平方米(约合0.3亿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面积是4亿亩。农村集体土地可流转后会对目前房地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国土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29万,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2亩,是山东省人均耕地最少的市之一。市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比省政府规定标准高出28.5%。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量普遍偏高。3个省级开发区,近5年平均每亩固定资产投资额75.38万元,远低于省政府规定的160万元/亩的标准。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1996和2004年两个年份城镇用地数据及相应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通过计算单位城镇用地所承载的人口和经济产出量,从省区层面上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状况的空间差异及变动状况,并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单位面积城镇土地的人口承载量还是经济产出量来看,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变动情况来看,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出量明显增加,集约化趋势明显,而人口承载量的增加幅度总体不高,各省份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状况都对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状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1月14日,2015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总结2014年工作情况,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对于2014年土地工作情况,姜大明介绍说:“2014年全年核减不合理用地6.46万亩,其中耕地2.74万亩;继续推进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和一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完成了全年1亿亩建设任务;完成矿山整治复绿面积10万公顷;启动  相似文献   

6.
董云  马飞跃 《国土经济》2013,(11):27-30
青白江地处成都北部成德绵经济走廊核心区域,幅员面积378平方公里,辖7镇2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40万,其中农业人口约26万。全区共有耕地面积30.8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4.41万亩,农村居民点5.7万亩,人均建设用地仅0.2亩。多年历史形成了农村居民以自然村落、院落或单户散居的特点,布局分散、人居占地面积大,土地浪费严重,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难以配套,极大地制约了我区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正一、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背景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7.66%,此后12年以平均每年增加1.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53.73%。全国城镇人口从2001年的4.81亿人,以平均每年0.21亿人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7.31亿人。短短12年的城镇化发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进入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发展阶段。1980年~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0.5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江津区委、区政府确立打造千亿工业强区目标,土地是最重要的支撑。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盘活存量农村建设用地潜力大。据调查,2006年全区农村居民点用地33万多亩。人均宅基地达198平方米,高于全国农村人物150平方米的水平。加上大量废弃和闲置的农村集体工矿用地及废弃公路,可盘活的存量土地相当可观。由此,江津区2007年就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工作进行了探索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一、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一)城镇用地新模式1."旧城改造,内涵挖潜"用地模式一是重点进行城镇内旧村(城中村)、旧工业区和工业住宅混杂区等的改造。二是挖潜城镇内闲置、空闲土地,盘活利用部分土地资源。三是划拨用地采取有偿方式使用,同时采用集中办公的办法,提高政府部门用地集约水平。2."向天空、向地下要地"用地模式"向天空要地"是指通过增加建设密度、容积率、提高高层建筑高度等方式,提高城镇的单位土地承载力,向空间发展。"向地下要地"是指充分利用城镇地下空间,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资源的目的。(二)农村居民点用地新模式1."一户一宅"用地模式长期以来,在九江市农村中"一户多宅、违法占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创造出了不少好的经验。位于成都平原的郫县,进行“拆院并院”的土地综合整理,探索出平原地区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发展的模式。该是成都市的基本农田保护试点县。传统的民居独家独院,全县有1999个,占地8.37万亩,人均居民点占地146.8平方米。他们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进行“拆院并院”土地综合整理。通过分析论证,选择唐元镇长林村为“拆院并院”试点。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导致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大批量出现。另外,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0年至203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届时,我国的失地农民将超过1亿人。  相似文献   

12.
尽管有明确法律规定,土地不可随意闲置抛荒。据报道,仅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便有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4.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  相似文献   

13.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形成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中提出,“要通过挖潜,改造旧镇区,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之后,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系列的落实性文件,土地挂钩政策逐步形成。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正式明确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自2005年起,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连续发布了多个文件,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做出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4.
罗锜 《上海土地》2005,(2):29-30
建设用地审批从严管理,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国家为加强宏观调控,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全国暂停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半年。许多地方为此犯了愁:农用地控制了,谈何招商引资?谈何发展工业经济?福州市辖福清市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把目光盯在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上。一年多来,该市采取切实措施盘整存量土地121宗,面积3320亩,占全市闲置工业用地面积的63.9%。其中,“三资”企业盘活用地2102亩,投资额1.6亿美元;民营企业盘活用地1218亩,投资额5.8亿元。  相似文献   

15.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发现违法用地行为5.3万件,涉及土地面积41.8万亩(耕地16.4万亩),与2009年相比分别下降14.3%、上升1.1%(下降14.6%)。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建勤表示:2010年,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比例下降,执法监管形势持续向好,但问题依然突出,除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总量仍然较大外,地方政府主导的违法违规用地问题严重,重点工程项目和农村建设用地违法违规问题查处到位难,苗头性、倾向性违法违规问题凸显。  相似文献   

16.
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全力推进建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因地处青海湖北岸而得名。全州总人口27万,土地面积3.47万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面积3792.12万亩,建设用地面积145.86万亩,未利用地面积634.68万亩。根据国土资源部安排,海北州海晏县是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一、加强规划引导控制,有计划盘活存量土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严格保护耕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作为规划修编的宗旨,结合全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发展趋势,按照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要求,设立全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并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制度建设,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与调整。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树立科学的城镇规划理念,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我们还要加强产业空间规划、城镇建设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水利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互衔接,建立协调统一、控制有力的规划调控体系。辛庄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了与专项规划的衔接,按照"工业向集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原则,充分发挥规划的集聚效应,对工业集中区进行整合归并,城镇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统一布局,使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房地产导刊》2005,(13):7-7
中国城镇闲置土地近400万亩;番禺今年新增14幅住宅用地;广州新地王5亿元成交;1-5月全国商品房均价涨8.9%;粤头5月商品住宅均价同比跌3.8%……  相似文献   

19.
资讯土地     
《房地产导刊》2010,(9):16-16
国土部:10月底将清理完2815宗闲置土地8月19日,国土资源部披露,截至2010年7月份,全国上报房地产违法违规用地达3070宗,其中2815宗为闲置用地,面积高达16.95万亩,分别占违法用地宗数和违法用地面积的91.69%和90%。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探讨——以重庆江津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农村居民点规划整理己成为我国土地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土资源部2003年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对潜力的估计,到2010年,通过对现有农村居民点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返宅还田等整理措施,可以增加有效耕地约286.67万公顷(4300万亩)。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地域特征明显,在整理规划中的地区差异也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