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现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风险的积累可通过完善的市场退出制度实现优胜劣汰加以抑制,促进银行效率的提高,维护金融安全;在我国市场退出制度的空缺、政府为主导的不规范的退出方式则难以及时化解风险,并且使政府承担了高昂的成本。这种个别情况个别处理的方法目前尚可应付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问题。但随着我国的入世和金融自由化,现行的退出方式将难以承受风险迅速扩大的压力。完善的市场退出制度是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市场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入世”与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将使金融风险上升,那些经营不善的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将不可避免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金融自由化已是必然趋势。随着利率、汇率的逐步放松,商业银行将不得不面对源自市场的价格风险的出现。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政府从价格制定者的地位退出将对银行业产生两方面影响。从银行业的外部环境看,资金价格会呈现出频繁波动的现象;从银行自身看,银行业成为了资金市场价格的制定者之一,而单个银行则是价格幅度和种类的选择和调整者。资金价格的变动无疑会成为银行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竞争的重要手段,这进一步放大了价格风险。银行的风险从经营角度看,可分为信用风险与价格风险。前者包括贷...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政府陆续对一些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了市场退出的处理,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对经济金融产生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妥善处理好这一关系到社会各方面的敏感问题,是当前有关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市场退出的制度缺陷近年来,我国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逐步走向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还是十分滞后。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缺乏统一、详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法律条文过于简单、粗糙和分散,相互抵触和法律真空的情形并存。缺乏专门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至今仍未出台,存款保险的职责实际上是政府承担的。商业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银监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监管的措施和办法,提高对高管人员管理和监督,以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但在实际监管工作中,从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市场准人、日常监管到市场退出,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状况 我国金融业基本上是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垄断性行业,政府一直以国家信用为后盾,充当金融机构的"护航者".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金融业基本上不存在市场退出问题.依托计划经济金融制度进入市场的各金融机构长期生存于竞争和淘汰压力不足的舒适环境之中.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缺陷不断暴露,致使金融风险迅速积累并逐步显现出来.在此背景下,政府放弃了对金融机构一味予以保护的政策.1995年9月人民银行接管中银信托投资公司标志着我国金融机构"无倒闭之虞"的神话自此终结,之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迅速扩散到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各个金融领域.  相似文献   

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纷纷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其中存款保险机构在银行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应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发挥现有金融稳定机制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群 《海南金融》2010,(2):65-68
本文基于监管者声誉和公信力的视角分析了银行业监管有效性问题,从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银行业业务运营监管以及市场退出监管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监管者声誉和公信力对被监管者行为和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即拥有良好声誉的监管者在准入监管中审核要更加严格.以保证获得准入资格的银行最优;监管机构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在监管过程中严格执行监管,按照制度办事,代表政府实行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的查获银行的不规范行为,银行为了维持和增强来自监管者的“声誉溢出”,加强自身的声誉建设,也自觉减少采取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动机:在市场退出监管中,监管者出于声誉维护而避免了救助不足和救助过度行为,避免了过高的救助成本和社会财富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金融市场构成一国经济命脉,而金融市场本身又存在着系统性风险,唯有有效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才能斩断金融危机的传导、遏制危机的扩散。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失败、出现清偿性风险并引发经营危机的市场退出现象将不可避免。本文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略论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银行业引入了竞争机制,收购、兼并和破产等经济现象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经济生活,对金融机构适时实施市场退出已成为中央银行提高金融业效率和防范经营道德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内容。本从我国常见的几种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方式分析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韦颉 《中国金融》2007,(3):68-69
由中国银监会与国际金融公司共同主办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12月在北京举行。研讨会邀请了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专家,介绍了发达国家在处置问题银行时的通行做法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处置问题银行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中国目前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共同讨论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在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被淘汰出局将不可避免。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担负斩断金融风险传导和危机扩散之重任,关系金融体系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然而,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建设尚存诸多缺陷,亟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业监督管理就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日常营运和市场退出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那么,如何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发挥银行业监督管理作用,提高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率呢?笔者认为银行业监督管理应做到“五个统一”。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2009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银监会强化监管、支持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呈现出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复杂趋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融资中介、  相似文献   

14.
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围绕风险监管这个核心,树立新的监管理念,抓住自治区政府处置城市信用社风险这个契机,在自治区政府领导下,在各级政府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下,积极创建广西金融安全区.  相似文献   

15.
2003年9月国务院确定的人民银行“三定”方案及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都明确了人民银行今后将围绕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三大方面开展工作。也就是说,维护金融稳定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具体的监管职能(市场准人监管、市场运营监管、市场退出监管)被分离后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而维护金融稳定.从各国中央银行既有的实践看.大多通过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安排进行,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要求.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及存款保险制度(包括投资者补偿机制)共同构成一国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本要素.成为一国银行业监管当局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先决条件。随着我国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不太完善的情况下.重新认识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合理地解决相关问题和建立相关制度.发挥其稳定金融作用.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南金融》2005,(11):63-63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目前中国的银行业监管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为此,银监会未来一段时间将从政策性银行和邮储机构、信托业、不良资产处置、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存款保险制度等五方面,积极推动银行业监管立法,填补法律空白。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监管与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以及商业银行市场运营监管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监管体系。银监会作为专司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部门,对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乃职责所在。但是,作为一个剐成立不久的机构,加之对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监管缺乏实践,所以银监会在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要解决的就是监管立法缺失、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协调和相关机制的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稳定、金融业所持有的脆弱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客观需要。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应把握好相应的原则,营造好制度环境。建立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理想模式,要充分考虑具体退出的方式,程度及央行对整个退出过程的监管方法和监管重点。  相似文献   

19.
李智军 《西安金融》2001,(11):42-43
问题金融机构(Problem Financial Institutions)一般是指因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或因突发事件的影响,在发生挤兑、倒闭或破产危险的金融机构。虽然我国没有出现大量银行倒闭,也没有出现系统性的支付危机,但却存在大量的问题金融机构。而解决问题金融机构的关键要建立起符合实际的金融监管体制。为此,必须围绕着中国国情和“十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对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对监管手段进行创造,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救助及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王立  刘畅 《黑龙江金融》2011,(10):25-26
流动性脆弱的先天缺陷使银行业面临着高风险,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全球性通胀蓄势来袭的高危形势下,政府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更应该有前瞻性地考虑完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