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继伟 《魅力中国》2010,(9X):251-251
<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究和发现,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在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体验,促进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 发展,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可以这样进行: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探究;利用已有经验,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陈心心 《魅力中国》2013,(11):215-215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精辟地指明: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这与我们当前正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生活数学”教学已成为新型数学课堂的一大风景线。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璐璐 《魅力中国》2013,(26):134-13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设立数学小组。这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精心设计,要让学生确实有问题可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王慧芳 《魅力中国》2013,(19):241-241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与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崔淑红 《魅力中国》2010,(15):93-93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历史教学若只是关注传授知识的效果上,显然是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说,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因此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变学会为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着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浅显了解与教师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高征彪 《魅力中国》2012,(32):139-139
情境教学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对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陶冶情操、拓宽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 (1)学生看书思考。老师指导方法,找出重点画下来,发现质疑问题做标记。(2)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写在玻璃板上。(3)小组问质疑、解疑。把小组内记在玻璃板上的题打在屏幕上,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共同解决。(4)巩固、应用、提高。(5)学生小结、检测、反馈、补救。  相似文献   

10.
郭佳欣 《西部大开发》2011,(11):114-115
实行新课改以来,数学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热闹非凡的场面”,但课堂效率却不高。究竞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能学有所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于霞 《魅力中国》2009,(2):75-75,82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由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也是为了探索,所以“探索”处于核心地位。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化活泼为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谈一谈体会。  相似文献   

12.
沈其凤 《魅力中国》2010,(31):315-31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李占红 《魅力中国》2013,(19):397-397
开放式的课堂情境、情意交融的课堂气氛、美感洋溢的活动情境,是我在实现“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一目标时,研究创设课堂教学新情境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情境交融中得到情感体验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张改红 《魅力中国》2010,(12):84-85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将成为一个人的终身需要和过程,教育也将从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会学、能学、善学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正所谓金子固然珍贵,点石成金的本领更难能可贵。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常俊梨 《魅力中国》2013,(11):251-251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既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初中数学作为小学到高中的过渡,为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将合作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地锻炼。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初中数学合作教学模式的分析,就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的有效实施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探究,让学生在游戏中、说说辩辩中、实践操作中、合作互动中、情感体验中应用数学,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数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兆霞 《魅力中国》2014,(7):205-205
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才是每位数学老师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等方面介绍了团场中学生数学学习合作自主探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张晓萍 《魅力中国》2013,(13):136-136
人们在进行数学教育活动时,应尽量让幼儿在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的思维充分得到发展,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主动去学习和掌握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充分体现出幼儿在数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张刘珍 《发展》2009,(12):138-13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讨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合作交流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笔者就在数学教学中合作交流学习的有效性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于民昌 《魅力中国》2013,(10):247-247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判巴学生学习数学放在学生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待,不仅仅是一时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教会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使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有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