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中,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经营风险、监管难度比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低,而经营效率比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高,同时兼顾我国实际,本应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但是目前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初期,应以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为辅,并逐渐过渡到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模式的角度,通过对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模式的比较,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现状,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有效模式,认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适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并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春艳  马悦 《西部论丛》2006,(12):62-63
金融控股公司由于在金融业务管理上独具优势,代表了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受到了业界的一致推崇。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比较好地处理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关系,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金融控股公司这一具有混业经营的管理模式,相对于现行的单金融业务的组织模式而言,则更具有组织管理模式比较效益的优越性。金融控股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金融业务创新有机结合的产物。金融控股公司除了金融业务的特殊性之外,在本质上与一般的控股公司并无多大差异,因而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也是以一般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小才 《改革与战略》2010,26(3):76-79,113
在我国,宜选用“三层次”模式作为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基本模式,具体架构应为金融国资委一金融控股企业一金融企业。金融国资委行使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职责。金融国资委应由国务院设立,作为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应采取非常设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形式;金融控股公司代表国家履行国有金融的资产所有权;金融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得出银行控股公司不仅是中国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模式,还是商业银行在现行法律下发展混业合作业务的必然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得出银行控股公司不仅是中国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模式,还是商业银行在现行法律下发展混业合作业务的必然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是实行混业经营。在此背景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业如何发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根据中国国情和国外发展经验,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范围经济优势、协同效用优势、风险递减优势。选择什么样的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是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葛君 《现代乡镇》2009,(11):17-19
金融控股公司按经营模式,即按照母子公司是否经营金融业务可以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和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全能银行模式和母子公司模式。由于全能银行模式不符合我国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第43条关于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规定,因此,本文只通过对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中的母子公司模式进行比较,来确定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9.
金融控股公司是西方发达经济国家金融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公司结构。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众多金融机构也将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仍然存在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大力推动,我国金融领域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或科技公司不断涉足金融领域,给传统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行模式带来了新变化.互联网金融控股公司在实现金融惠民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其潜在不当行为与风险传递的担忧.本文以蚂蚁金服为例,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对风险防范及监管构建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一、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浪潮中,国外金融业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逐步向综合经营转变,许多大型金融机构通过综合经营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一些非金融企业甚至民营企业通过投资控股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实践表明,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是市场竞争、金融创新及金融业综合经营等因素共同推动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王璇  袁征 《北方经济》2007,(5):143-144
由于中国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安排,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监管部门对事实上已经存在的金融控股公司有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制度安排,因此探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外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的典型模式,列举出两种经典的监管模型,初步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魏义俊 《南方经济》2005,(12):104-106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不断加速,金融控股公司是各国金融混业经营所选择的主流模式,也必然会成为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本文从分析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态势入手,对组建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了理论思考,进而提出了解决立法与试点、模式选择、金融监管以及风险控制等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霖叶 《特区经济》2005,(11):335-336
金融混业经营,是指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交易、兼并与收购、保险代理等,也就是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全方位金融业务于一身。混业经营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一个金融机构可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混业程度最为彻底;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控股公司内部成立各子公司,分别独立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业务。各子公司间设立“防火墙”,严防各业务间的“利益冲突”和“风险感染”,从而达到效率和风险的平衡统一。分业经营则是指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内以及金融业与非金融业实行相互分离的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5.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企业保持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组织模式。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论证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动因的同时,也开始关注金融控股公司竞争能力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而深入理解金融控股公司战略逻辑及其实现机制,是组建和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重要前提。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发起成立的多样化金融集团公司联合论坛所下的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证券、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从本质上讲,金融控股公司不仅…  相似文献   

16.
赵晓琦 《魅力中国》2011,(17):137-137
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法律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梳理,第一层面是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法律文件,第二层面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17.
苏森 《中国经贸》2011,(14):87-88
一般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为顾问型、监管型和操作型三种。金融控股公司对控制力的内生性要求决定在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选择上趋向“监管型”,在实践操作中,金融控股公司还须根据母子公司控股关系、母子公司战略联结度、子公司所处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来寻找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18.
劳宾 《重庆经济》2005,(10):11-14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涵及特点,所谓金融控股公司,是以控股公司形式构成的金融企业集团。根据1999年2月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家联合发布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金融控股公司被定义为“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实行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国家,在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蔚然成风及加入WTO带来的现实挑战前,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业在与外国混业经营的金融业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文章认为,在实行混业经营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在现有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内实现混业经营,由分业向混业转变的最合适的制度安排,文章根据国情提出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金融混业经营的内涵 金融混业经营通常是指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及其他投资性金融业务在不同程度和范围上互相融合的金融体制. 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历史沿革以及监管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金融业实现混业经营的路径选择也有所不同,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德国式全能银行为典型代表,在同一银行内部设有不同的业务部门,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另一类是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起源于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