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国际市场》2001,(8):20-20
一、西部地区共享的8大政策: 1、凡属优势产业目录内的项目,进口自用设备、技术、配件、备件给予税收优惠.2、外资企业外商持股比例的限制放宽.3、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3年内,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4、再投资项目外资比例超过25%的,可享外资企业相应待遇.  相似文献   

3.
“天下商埠之兴衰,视水陆舟车为转移”。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自古就以交通条件为依存,古丝绸之路曾为陇右、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南北缘带来数世纪的繁荣。重振汉唐雄风,作好开发西部这篇大文章,首要的仍是解决交通问题。公路交通作为最广泛、最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西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快公路交通发展是西部开发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公路交通部门神圣的历史使命。一、加快公路交通发展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截止1999年底,公路网总里程达到了133.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位(美国、印度、巴西分…  相似文献   

4.
5.
西部开发中的难点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从西部地区的特征出发,运用经济学原理,深入分析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几个难点。一、农村贫困难点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就有307个。因此,在开发西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农村贫困问题。其实,国家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农村的扶贫工作,每年也有不少的财政投入到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仍有一些贫困地区难以脱贫。农村贫困难点是指在封闭落后的环境条件下,农村人口的变化远远快于其他生产要素的变化,人均消费水平受人口增减…  相似文献   

6.
西部开发存在历史、理论和资源三大陷阱。分别由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与民众所求的差异和不经济的空间格局造成。若要跨越三大陷阱,这就要做到:投资项目由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决定取舍;政策要帮助穷人,不帮助穷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由国家投资,压缩西部不经济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8.
西部新政     
周攀峰 《商界》2000,(12):12-15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因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针对西部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提出的解决措施。 西部地区经济的落后,自然地理条件和政策因素无疑是重要原因,但本质上是人力资本缺乏,劳动力素质较低。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西部地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在业人口的3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高出东部地区11个百分点。西部90年代在业人口受教育年限仅相当于东部地区80年代水平,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十分之一。这一方面。造成了…  相似文献   

10.
11.
现代化是非常流行的词语,但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发展与现代化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欠发达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前提与条件是什么,中国西部社会是否达到了这种条件,即西部现在是否有能力现代化。本文将从这个逻辑层次来阐述西部现在还不具备现代化的基础但它在不断地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西部各省区2000和2010年优势产业发展状况为基础,总结两个时期整个地区具有共性的优势产业,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999年6月17日,是西部地区2.85亿人民最为振奋的日子,江泽民同志正式发出了“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央及各部委都倾其政策、资金、人才、项目向西部倾斜,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及人民也群情激扬。西部终于在新世纪成为令人最瞻目的地区,终于看到了振兴曙光。但我们在兴奋之余,不得不直面一个严峻的现实。西部开发是中央关于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能简单地与沿海开放相比吗?又能与当年美国的西部开发并论吗?人们看到,西部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潮广泛地传递开来。江泽民总书记、朱基总理都在许多场合阐述西部开发,国家有关部…  相似文献   

15.
一、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市场经济走向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的“比较优势”本质。市场经济的基础原理之一,就是贸易能使各方都得到好处,其中最关键的概念是“比较优势”。市场经济除了制度方面的安排以外,其运行机制的核心是“比较优势”的认可和互动,并且反过来影响制度安排。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总是在确立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中不断前进的。我国的区域开发也不例外。我国市场化改革中东西部发挥“比较优势”的差异。20年前东部沿海开发,是立足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之上,对内它是特区。一方面,特殊政策给了它特殊权力…  相似文献   

16.
17.
《机电产品市场》2006,(3):38-39
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以其独有的视角,从西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自然风貌、人文特点总结出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而又颇为发人深省的历史规律,这便是:“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是他从人又地理的观念出发,对历史做出的一个惊人结论。虽然少有学者考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但两千年来的历史在某些程度上却验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相差极大,使得其经济优势不一,再加上历代政府的政策倾向,造成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相当的差距,具体说来,各个年代又有很大的不同,但总体来讲,我国的经济布局主要受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大,而资源禀赋则影响甚微,历朝历代的建都决定了一国的政府文化中心在所在,同时也就决定了该时期经济中心的所在,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放弃了建国时的靠山进洞的政策,依据东部的地理、人文优势,因地制宜,以牺牲西部为代价,将资金,能源、人才重点投向东部,并以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等形式,给予多种政策优惠,在这些有利条件下,加上对外开放的交流与合作,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部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亮点,其发展之迅速令世界瞩目,然而,西部地区却远远被落在了后面,本文试图用发展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这一历程进行分析,并希望能在对这一历史过程分析的同时,对当前西部大开发作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言已 《大经贸》2000,(2):74-75
中国为21世纪的发展做足了打算。上世纪末,中美两国终于就世贸问题诚挚握手,"双赢"结局的实质内容是,中国要借助世贸推动内部变革。此间,海内外媒体一致认为,这正显示中共新一代领导人继续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对外商来说,更现实的是,在历尝政策变动之苦后,新世纪,他们终于迎来了显然更为宽松、可行的"补充规定。"此外,对现行《海关法》大动手术的《海关法》修正案即将诞生,修正案输入国际通行做法的新鲜血液,同时,"三检合一"在今年也将真正步入实行阶段,合并后各种税费下降1/3,以至更多。凡此种种,都在重塑着外商投资中国的信心。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