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视角》2000,(5):43-44
5年前,中国汽车年产量为140万辆时,一个研究单位对中国、日本、韩国3个国家在年产汽车140万辆时发展汽车工业的5大要素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结论是中国在技术人  相似文献   

2.
韩国像是一块磁铁,吸引了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但是它能继续保持领先于中国吗? 韩国汽车制造吸引力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竞争激烈.乍一看,韩国并不是设厂的理想之地.它面临着来自高质量日本、低成本中国的两面夹击,而且其国内市场容量只有每年100万辆多一点儿,比日本的1/5还要少,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相比更是微不足道.但是,事实看起来并非如此.最近几年,韩国就像一块磁铁,吸引了大量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投资,目前韩国的外资制造商超过了200家.  相似文献   

3.
陈雷艳 《时代经贸》2008,6(5):124-125
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但是我国的相对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汽车金融服务存在明显的滞后的步伐,开展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则成为促进汽车生产销售和刺激汽车消费的有效金融工具,这篇文章首先比较和分析汽车融资租赁与银行信贷的区别,对融资租赁业务进入汽车市场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融资租赁业务顺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言 《经济月刊》2009,(3):80-81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能否突破1000万台大关,是世界各国汽车界热议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发投入行为能客观反映企业创新活跃程度,进而反映产业或国家的创新能力。本文基于欧盟产业研发投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印度7个国家汽车和零件企业研发投入的差异。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汽车和零件企业创新活跃程度不断——提高,在行业内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中国正在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但是,中国汽车和零件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与主要创新型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本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汽车和零件企业研发投入现状,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亮点。与此同时,中国如何实现汽车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借鉴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发展汽车自主品牌的经验,对比我国汽车产业现状,提出了加快创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人口、资源、保有量、报废率等与汽车市场相关的因素,预测未来市场容量,采用黄金分割数找到平台期的始点。针对金融危机对美国、日本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通过因素分析确定危机重创下起始年的汽车市场容量基数。建立了等比和变比两个模型,预测了中国未来汽车市场的拐点期。  相似文献   

8.
万可 《新经济》2004,(3):62-65
中国的汽车产业决非仅仅是一个400万辆或者是4000亿的市场。它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将会放大10倍。是中国经济进入世界之强的一次很好的机遇。可以这么说,如果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能够象韩国那样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中国在未来的10年中的经济实力肯定可以超过日本而居于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9.
李光斗 《经济》2013,(7):174
当竞争对手非常强大,你如何突围求生,打开一个陌生的市场?现代汽车的答案是靠"服务"。韩国的汽车工业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几乎与中国同步,由于缺乏汽车生产技术,只能以组装进口零部件的方式开始造车,除了车标,一切都是舶来。此后10多年,韩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非常缓慢。1970  相似文献   

10.
日美市场在萎缩,中国市场越来越诱人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能否突破1000万台大关,是世界各国汽车界热议的一个话题。继"家电下乡"之后,"汽车下乡"的政策也已经出台,农村1年要突增100万台。从已公布的2009年1月汽车销量上看,73万台的销量,超过了美国。1月,中国乘用车的销量  相似文献   

11.
在韩国,人们基本上看不到韩国以外的汽车在大街上飞驰,韩国的官员不论地位高低,大都乘坐本国品牌的汽车.尽管日本汽车几十年来都在攻韩国市场,但效果似乎一直不佳.欧洲及美国的高档车尚能切入韩国市场,相应的,一些在美国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的高档车在韩国也卖得不错,如"雷克萨斯"经常在韩国的高档车销售量中拔得头筹--韩国人坚信"雷克萨斯"是一款美国车,其实它是日本丰田旗下的车型.  相似文献   

12.
据预计,到2025年前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而汽车日益成为居民消费升级的拳头产品,改变着中国民众的时空概念和生活方式。汽车销售,作为联系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对于反馈汽车市场状况,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所要介绍的企业,以品质和服务为依托,成为福建汽车销售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3.
汽车工业在一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依靠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同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本文将从发展历史和速度、发展环境、经济贡献率等五个方面对中韩两国的汽车工业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发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并且借鉴韩国经验完善我国汽车工业之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韩建交13年,经贸关系飞速发展,双边贸易额由1992年的53亿美元,到2005年就突破了1000亿美元。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韩国则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同时双方还各是对方第二大的商品进口国。据韩国报纸报道,2005年,韩国对中国出口620亿美元,韩国商品占中国进口市场的11.7%,仅次于占中国进口市场15.2%的日本。同年,中国向韩国出口了386亿美元。中国商品占韩国进口市场份额也是连年上升:2000年是8%;2001年是9.4%;2002年是11.4%;2003年是12.3%;2004年是13.2%,超过了美国,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韩国第二大进口国。我们已经习惯了我国市场上的韩国现代汽车、三星anycall手机、LG家电,乃至铺天盖地的“韩流”文化产品。其实,“中国制造”的产品在韩国同样有不小市场。  相似文献   

15.
于跃 《新经济》2009,(10):78-79
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打响了中国汽车海外并购的第一枪,翻看整个案件的始末,其中的过程和结果尤其值得中国企业思索。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知名汽车企业大多已经国际化,可以说国际化是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的共性,对于我国汽车自主品牌而言,也不例外.本文结合我国的内在需求以及国际一体化的趋势讨论了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国际化的必然性.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力资源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资本不断充裕,为我国开展自主品牌国际化提供了可行的条件.我国可在借鉴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国际化模式的基础上,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梓薇 《经济师》2009,(2):60-61
随着汽车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和份额逐年加大,政府采购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提供重大机会。政府采购对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具有拉动、引导、保护和激励的作用。文章在总结日本、韩国及美国政府采购对本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支持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采购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尝试通过上汽集团对韩国双龙汽车并购后整合过程的分析,探索组织认同在跨国并购后整合中的作用。文章认为:被并购方员工对并购方的组织认同,是并购后整合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在被并购方内部组织惯性、员工追求短期利益及认知错位和偏见基础之上的低水平组织认同,会显著增加并购后整合的风险,并有可能在低迷市场、民族情绪等作用之下走向完全不认同,甚至发生异化,直接阻碍并购方对被并购方所采取的整合行动;高度关注并确保被并购方员工对并购方必要的组织认同,是推进跨国并购后整合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1.韩国主要的担心 迄今为止,韩国一直利用中国日益扩大的市场所提供的机遇。尽管设备和元器件是韩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但是韩国的这些商品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实际上,韩国是从日本和其他工业化国家进口核心元器件和高技术设备。  相似文献   

20.
浅析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日本发生的里氏9.0级大地震直接导致日本几大汽车巨头和一些汽车厂商受到较大影响。作为世界汽车出口大国,此次地震对日本汽车工业的影响必将波及中国汽车工业。以中国及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地震带来的影响为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产业竞争力理论,以两国汽车工业发展为线索,分析地震前后中国汽车工业现状,最终提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