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十一五”时期是天津市加快建设滨海新区,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作为推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投资仍将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共天津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突出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对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实现全市更快更好发展做出全面部署,确定了“十一五”时期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于动员全市人民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全面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时期是枣庄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打响了发展煤化工、发展文化旅游、加快城市建设的“三大战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卢彦 《中国经贸》2007,(5):18-19
在“十五”期间,北京市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新北京、新奥运”的机遇,大力改善投资贸易环境,加快优化投资贸易结构,对外经贸发展全面实现了“十五”计划预定目标,跨上了新的台阶,成为“十一五”时期外经贸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5.
杨鹏  邱萍 《广西经济》2006,(5):16-18
一、“十一五”是广西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最佳时期 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温家宝总理批示指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十一五”时期,广西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南宁、桂林、柳州等中心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将比“十五”期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随着人民生活的富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机动车辆数量将保持较高比例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工作》2006,(1):22-24
一、“十五”期间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经济逐步扭转了“九五”时期低速低效运行的困难局面,呈现出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2004年达到326.65亿元,经济总量实现了四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5%,2004年达到24.2亿元,  相似文献   

7.
一、“十五”时期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拼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5.2亿元,年均增长17.3%。财政收入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内资3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5倍;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  相似文献   

8.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融高新技术与物流为一体,实现经济高效运行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通过加速商品流通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宁波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亮点与突破口。“十五”时期,宁波物流业在商品流通、交通运输、物资配送、货物理代、基础设施、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服务档次、延伸增值项目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十一五”时期,如何充分利用宁波良好的区位、港口、交通、产业等有利条件,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近日发布。《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是全市“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一五”时期本市高技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经济》2005,(4):32-36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实现转型、社会实现全面进步、城市竞争力实现历史性上升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准确把握“十一五”期间的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的趋势和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对“十一五”规划的科学制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全市提出的加快产业发展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金牛区要继续保持领头羊,综合实力全市第一的局面,就要务必研究好“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战略,认真指导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全面落实,要在城乡一体化总体战略指导下,认真理清全区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全区产业发展,为全区“十一五”总体规划目标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创新的辉煌。现就全区“十一五”总体规划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综述概括,  相似文献   

12.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不平凡的四年。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乳都”,被评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  相似文献   

13.
何廷锡 《重庆经济》2005,(10):23-24
“十五”是重庆市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市工业战线职工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落实重庆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部署,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5444”战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重庆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实施“十五”规划,促进工业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1、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八五”时期,黄山市重工业发展比例为46.2%,到了“九五”、“十五”时期重工业比重分别上升到51.7%、56.7%。15年中重工业年均增长3.2%。与全国比高出1.1个百分点,与全省比高出3.4个百分点。1990年,黄山市产出结构为轻型化态势,即轻工业比重达64.6%,是工业发展的理想时期。到1995年,轻工业比重仍为53.8%,从1996年以后全市逐渐表现出重工业化趋势,并继续有重工业化程度走高的势头,2006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9.2%。从经济发晨的规模扩张分析,重工业对GDP的贡献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5.
“十五”时期北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67亿元,年均增长18.5%;三级财政收入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5.6%;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是“九五”末的1.6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竞争力显著提高。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天津经济》2006,(3):4-14
“十一五”时期,是天津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天津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各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经2006年1月20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考虑到篇幅和今后的宣传重点,本刊仅摘登部分章节,其他章节保留了标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中国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经济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2006~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2289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7.6倍。年均增长34.4%,投资分布于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承德实现了近300年历史上的第三次大投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快发展、大发展的强劲势头。这个形势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连续使用力量,启动第四次大投资,确保全市“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9.
“十五”时期,全省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成就,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为了全面展示我省各行各业“十五”期间取得的新成就,推动我省“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本刊组织了一组专题文章,将在、《特别策划》栏目陆续刊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十五”时期,随着我市国民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经济总量上,2005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3.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1%,已占到全市GDP的一半以上,比“九五”末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2.1倍;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绝大多数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完成的;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国税收入7.52亿元,完成地税收入8.52亿元,两税合计16.04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9%,比“九五”末期提高21个百分点,是2000年全部税收收入的3倍;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