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不低于64%.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支出增长的预期、微弱的资产财富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是导致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较保守的消费习惯和利率效应的弱化也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产生影响.为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应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采取措施提高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健全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抑制住房和医疗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最优消费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中居民所特有的消费特点,将政府民生支出引入最优消费函数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政府民生支出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后,政府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倒V字形影响;(2)政府民生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3)投资性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远大于转移性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房地产供求和基础价值理论,在对相关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状态空间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计算方法,对浙江房地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浙江省住宅价格泡沫已经出现,且近年来呈加速膨胀的态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冯江茹  范新英 《技术经济》2012,31(4):120-125
运用时变参数模型,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角度,对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几年第三产业产值及其占比的增长速度均很快,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最后,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提高消费性服务业产值比重、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等建议,强调在努力提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效率,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对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服务贸易出口能促进第三产业就业显著增加,而服务贸易进口由于替代效应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等原因表现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和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更好的挖掘和发挥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  相似文献   

6.
许桂华 《财经科学》2013,(3):95-104
通过引入家庭债务变量对LC-PIH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动态最小二乘(DOLS)方法、误差修正模型、暂时性-持久性因子分解和脉冲响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收入和财富的持久性变动对消费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收入的持久性变动影响最大,财富和家庭债务次之;不同于传统分析框架结论,不但财富的持久性变动会影响消费,而且其暂时性变动也会影响消费,但收入的暂时性变动对消费影响并不显著;在家庭债务和财富的持久性和暂时性变动共同作用下,消费变动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7.
高丽  赵新鑫  曾彩玉 《当代经济》2011,(19):122-123
本文采用山东省1988—2009年的数据,运用ADF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状态空间模型对金融发展与对外开放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金融发展与经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消费理论为基础,运用1985年~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和收入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过度敏感性特征的结论,并分析了其原因.为解决我国内需不足,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以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2001年1月到2012年9月跨度达141个月的月度数据,结合近年来经济波动和物价走势,进行了协整分析并进而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2001年以来汇率和货币供给变动对于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并进行了动态测算.本文发现汇率波动和货币供给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实际有效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呈现正向影响,且汇率传导效应显著,货币政策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6)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至今已初步形成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格局。文章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对我国的均衡利率水平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1996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的样本空间内,我国均衡利率水平均高于基准名义利率,且前者较后者的波动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11.
居民消费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考虑到居民消费的空间相关性,基于2002~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省域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消费具有空间集聚的特征,对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相邻省份间的城镇居民消费存在空间相关性.最后,在分析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拉动城镇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假说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称之为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的存在使LC-PIH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可以用收支的不确定、流动性约束、利率的内生变化和非生命周期行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些因素也可解释我国近年来的消费过度敏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1995-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相应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构建了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自发消费水平分别为543.10、168.60元(以1995年为基期);中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67-0.71之间波动,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63-0.74之间波动。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收入水平呈逐年提高、增长速度加快的趋势;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收入水平增速缓慢,相对较低。应当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等角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唐伟  许诺 《当代经济》2010,(4):138-140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货币政策乘数的研究应使用动态方法以体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随时间的变化。本文使用状态空间模型方法估计了我国动态货币政策乘数,定量给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小。结果表明,1990年以后尤其是1997年以后,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总体上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月度数据,估计了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差、利差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外汇储备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离岸与在岸即期汇差的扩大在推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的同时,会引发短期资本流入;在岸与离岸利差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推动短期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并可能促使短期资本流入.三个因素当中,在岸与离岸利差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贡献率最大,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解释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6.
封闭经济约束为解释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提供了来自经济一体化的新视角。本文利用1985—2007年中国省际城乡面板数据考察省级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变动,以验证封闭经济约束假说是否适用于中国。本文研究发现:省级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但剥离全国层面消费和收入总体波动后,敏感性会稳健地明显降低。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变动表明,省级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主要归因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国际商品和金融市场相对于各省份之间国内商品和金融市场的更封闭。为有效提振居民消费需求以扩大内需,亟须通过提高金融和商品贸易开放水平并拓展贸易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来纠正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尽快完善金融体系运行机制、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落实贸易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多样化战略、降低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物流成本是重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利用2002~2009年的季度数据,就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动态测度,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利率政策而言,货币供应量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的影响要更大;其次货币政策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比其对供给的影响要大,但对二者都只有短期影响而无长期影响;此外货币政策的短期影响随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平稳,其一定程度表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本文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都具有较强的过度敏感性,但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λ的估计值明显高于农民.同时,农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入的值和年份之间大体呈现出“U型”关系,并且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农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另外,把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其他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消费过度敏感性模型中对其进行拓展,可以发现收入和消费的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消费习惯形成等是导致农民消费过度敏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通过保持宏观政策的前瞻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消费激励政策、引导农民逐步建立积极理性科学可持续的消费理念等有效措施矫正农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依据我国1990年~2009年农业科技创新时序数据,检验变量平稳性及协整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刻画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贡献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990年~2009年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研发支出贡献为正值,并自1994年以后一直稳步上升;而研发人员贡献为负值,从1992年开始一直下降,直到1999年才开始逐步收敛于一定值且持续至今。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要素稀缺性、质量差异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的产出贡献呈现不同的趋势与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