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在<语言论>(language),首次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在<怎样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中,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通过对两种关于语言使用理论的联系和区别,来探讨语言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取效行为的角度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揭示公示语翻译的关涉因素。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除了应该关注其行事行为之外,还应该考虑其取效行为。把移情思维和跨文化意识作为实施取效行为的手段,说明其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辉  姚明军  金钊 《全国商情》2012,(11):93-94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可以在三种层面上被看成是做事,即发话行为、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但是奥斯汀,以及语用学和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者历来真正关注的是行事行为。这种研究状态无法从本质上剖析言语行为。本文对取效行为进行新的探讨,认为人们用言语行为可以在听话人身上引起不同的效果:感情效果、行为效果、思想效果,并从这个角度分析鲁迅经典小说《祝福》中的人物语言,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剖析这篇小说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刻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常会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语言学家将这种行为称为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语言学家塞尔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对外语学习有着较强的解释力。论文从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交际问题进行解读,并就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取情境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习得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男女学习者的习得存在以下差异:1)女性的表达因为更多地使用起始行为语和辅助行为语而显得更为礼貌;2)女性对请求行为的强加程度这一语境因素更为敏感,她们在所用情境中都比男性更多地使用了辅助行为语;3)当对话者之间关系较近,请求强加程度低时,男性对异性受话者更多地使用了起始行为语。  相似文献   

6.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英语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及其表现形式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在简要介绍"言语行为理论"的同时,阐述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从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过程出发,着重讨论了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表达方法和技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同言语行为一样,非言语行为在人类交际过程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起着特殊的辅助作用。文章着重讨论非言语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文章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出发对Searle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了解释,以期正确认识和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来理解人们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在实施宣告类言语行为的过程中,人们对语用原则的选择,归纳了二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人们在言语交流中顺利实施宣告类言语行为,达到预期的效果具有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用失误和误解。这些误解常常能导致交际失误乃至失败。本文对招呼言语行为、恭维言语行为、请求言语行为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进行对比,举例并说明三种言语行为产生的语用失误给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际所带来的麻烦,提醒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注意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败(pragmatic failure),保证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的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文章运用该理论并结合高职院校听力教学需求,以近年听力理解考试短对话的真题为例,探讨如何帮助和引导高职学生根据语境去推断和正确理解听力材料中一些话语的言外之意,也就是它隐含在表象下的真实意图,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倾听类型、言语行为理论和实施策略与方法3个方面论述了涉外旅游顾客投诉的处理问题,说明旅游企业经营者应力避防御性倾听、攻击性倾听而采用接纳性倾听,聚焦于顾客投诉话语的言外行为,实施至关重要的言后行为,从而满足顾客要求,维护企业商誉,保证潜在客源,增加企业收益。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上哲学家们都认为语言是一种指称。言语行为理论始创者奥斯汀提出语言不仅仅具有指称作用,同样具有施为作用。舍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丰富了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研究上升到语篇研究,发现语篇与现实是语言构建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揭示了语言的使用产生语言的意义,语用学研究由此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14.
刘颖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4):118-122
通过剖析以英语为母语网络公共聊天室言语的语言构成来考察交际的教学适用性。结果发现网络聊天言语行为四个组成部分,即发话行为、命题行为、施事行为和取效行为,与日常交际言语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自然状态下的网络公共聊天室并不适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哲学关系密切。从20世纪80年代起哲学家们把语用学作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使用语用分析的方法来理解语言使用的多样性,使对语言的分析转向语用层面;奥斯汀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语言交流活动,他开创的言语行为理论成为现代语用学理论的基石;塞尔继承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意向性理论。  相似文献   

16.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际交流中使用的一种重要语言策略。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英汉语两种文化在文化惯例、语境暗示和情感蕴涵等方面的差异,在具体的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和理解上都会存在差异,导致交流产生障碍,这是需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17.
邱佳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2):82-87,145
研究了话语标记与语言使用者元语用意识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同话语标记的元语用功能,分析了话语标记在言语行为层面上所起的调节作用,认为其合理运用能对施事语力进行强化或弱化,有助于更好地达到说话人意定的成事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言语行为成功实施的语篇结构、社会与文化因素出发,提出汉语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应注重语境因素,言语行为英语教学应采用语篇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奥斯汀是日常语言学派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对其言语行为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离不开对其哲学活动的了解。其言语行为理论形成的思想背景是克服传统语言的简单化的技术基础,是十分精细的且主要是经验性的语言分析。该理论的认识意义在于使人们对语言性质的看法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承诺”和“威胁”为动态博弈中的言语活动,博弈中的“承诺’’和“威胁”是人类特殊的言语行为,博弈论给出了可置信的“承诺”和“威胁”的利益条件。本文以“承诺”为例,使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作为言语行为的可置信“承诺”必须具备的其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