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利用分省数据,通过面板VAR的实证方法并借鉴动态面板的稳健性检验发现,一,我国目前的技术产出并没有完全发挥技术进步的引致效应;宏观景气能使商业银行产生好的预期并有助于企业抵押能力的提高;专利授权数并没有带来银行信贷的提升;地区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是正相关关系.二,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存在良性互动,技术进步具备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三,从冲击反应来看,短期内金融发展确实会影响经济增长绩效,货币非中性在短期是成立的;短期来看,宏观经济景气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良好的经济发展能刺激技术研发和投资并带来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可能会因为专利法规等的管制而对自身产生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2.
郑月明  王伟 《时代经贸》2011,(16):251-251
中国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研究FDI对东部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东部各个省市作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1988-2005年的样本组成面板数据,进而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FDI对我国东部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东部地区工资水平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什么作用?此问题一直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以中国各省1985-2007年数据为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并且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
5.
技术进步与金融制度●[日]清水启典金凤德译日本是在亚洲第一个实现高速增长的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应当说,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与日本高效运行的金融制度分不开的。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出现的新的资金循环结构以及金融技术的进步,那种曾支撑过高...  相似文献   

6.
齐伟 《经济问题》2012,(9):66-69
利用2004~2008年间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开放因素为中国制造业部门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开放因素对制造业部门的总体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很大差异,出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部门具有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外商投资对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则存在负面影响;(2)分部门看,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高技术制造业和中高技术制造业部门,而出口贸易对所有制造业部门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技术进步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金融创新对金融全球化的促进,新技术在金融 创新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新的金融风险及其给全球的金融和经济稳定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进步因素及其动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的分解,利用修正的索洛增长方程,测算出中国整体技术进步水平以及体现式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水平,并估算出技术进步及其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最后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碳排放对技术进步的响应趋势,从而揭示了技术进步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动态效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8个省域的金融发展差异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在1992—2008年间,中国金融发展在省域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内部来看,在同一时期,中国东部和中部的金融发展在区域内部亦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西部内部省域间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金融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密切,对调节、反映、监督经济发展和优化资金配置起着重大影响作用.在对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文献研究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发展状况及收入分配差距状态进行较深入分析.选取1998-2014年我国31个省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认为金融发展能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等结论具有可靠性,提出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优化升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检验金融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工具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金融机构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创新与资本供应不匹配,金融市场创新与资金供应匹配程度较弱,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效应较弱;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对技术进步作用较为显著,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效应最为明显;金融工具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均尚未有效刺激与改善居民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DEA方法估算了中国268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城市就业的影响不显著,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对于城市就业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制造业和建筑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吸纳能力,而电力燃气和供水业、个人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份额的提高对于城市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研究还表明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水平是推动中国城市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考察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我国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部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由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补偿效应显著,从就业总量来看,技术进步具有正的就业效应.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2000—2011年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层面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发现:(1)西部地区金融深化水平和金融市场结构,能够促进区际产业转移正向的技术溢出,而金融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引发积极的技术溢出;(2)不同发展水平的金融支持下,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3)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技术进步存在基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陈勇  唐朱昌 《经济研究》2006,41(9):50-61
本文对1985—2003年来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做了评估,用DEA法计算期间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TFP)及其分解项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对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和论证了:(1)中国工业部门在1991—1995和1999—2003年间两度有重化工业化趋势,在1993—1998年间发生了加速资本深化,1999年后,资本深化逐年趋缓。不同产权类型的资本产出比、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存在很大差异;(2)工业行业在1990—1993年和1999—2003年有明显的技术进步,两个期间的技术进步主要分别归因于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3)国企比例或垄断程度高的行业在技术变化方面表现突出,但技术效率的退化程度令人堪忧,而竞争性强的行业技术效率改善明显,但技术变化方面表现不佳;(4)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资本深化)对技术变化具有Granger促进作用(反之不成立),但技术变化不是期间技术进步的主要方面,以至于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间并不存在统计上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20,(2)
文章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选取2008-2017年31个省(市)(除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探讨了我国整体、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不断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2002—2011年人均居民收入、人均居民存、贷款款余额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分析和时刻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发现长期内,苏南地区和苏中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苏北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袁立辉 《时代经贸》2008,6(5):92-93
本文通过论述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衡量及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因素对我国地区国际贸易发展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能  刘凤朝 《现代财经》2006,26(7):64-68
地区开放度的非均衡分布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以金融视角研究地区开放度对区域对外贸易的作用机理,并通过面板回归模型的分析,可以发现:金融深化有利于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部分地区出口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正式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