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开发研究》1999,(2):24-25
地区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的快慢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所扩大。在全国范围内,不仅存在着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日益拉大的差距,就是在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也存在着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本文通过分析陇东地区在整个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探讨了贫困地区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慧丽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52-155
东部产业西移是指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主体是民营的中小型企业。东部产业西移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产业迁出地政府和产业迁入地政府在这历史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浙江产业西移的实践,探讨产业西移过程中政府协调机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正在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传导,预计明年第二、第三季度会更加明显。同时,物流业的巨大发展机遇也在形成。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正在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传导,预计明年第二、第三季度会更加明显。同时,物流业的巨大发展机遇也在形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9,(12):15-15
今年以来内蒙古各地均在抢抓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速度加快、东部发达地区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继续将部分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成因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北方经济》2005,(4):73-7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这种状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呈现加大的趋势.针对内蒙古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内蒙古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尽相同的理论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环境决定论"、"交通条件决定论"、"人力资本决定论"、"资本投入决定论"和"制度因素决定论".  相似文献   

7.
沈东 《改革与开放》2011,(23):12-13
<正>十四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都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中央有关领导多次指出,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整个实现现代化,对拉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此看来,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现实意义。连云港市的经济建设、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梅琳 《改革与战略》2011,27(3):90-93
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更强,因此,农地流转中遇到的困难更多。文章通过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以学习经济发达地区农地流转的相关经验,但不能盲目照搬,不能急于求成,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审慎、稳妥地推进农地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国平 《发展》2005,(11):48-49
"产业梯度转移陷阱"问题 所谓"产业梯度转移"是指某种产业经济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展流动的常规方向.我国在产业空间布局上通常表现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即"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的二元结构关系.一个是沿海等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边缘区的经济技术,由高到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其经济、技术正按梯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另一个是,沿海等发达地区在进入现代工业化之前有一个要素集聚过程,这些地区利用其优势不断把中西部地区的人、财、物吸附过去,出现极化效应.即从中西部带走其本身发展所需的低价生产要素,形成回程现象,对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已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敏 《宁波经济》2004,(5):27-29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外来人口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村,外来人口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村民自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村民自治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1.
沈东 《改革与开放》2011,(12):12-13
十四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都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中央有关领导多次指出.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整个实现现代化.对拉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此看来.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现实意义.连云港市的经济建设、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一、安徽在中部崛起的优势分析1.安徽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省份之一安徽地处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迎接国际上的产业转移,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东部地区快速发展起来了,与安徽等中西部地区差距逐渐拉大。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多年的资本叠加投入,  相似文献   

13.
招商引资,这是顺应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加快,国际问的交流与协作在加强;与之相适应,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和资金梯度转移也在高潮迭起,区域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在进一步加强。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到了大开放、大吸纳、大聚集、大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巴西的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因素等可以将全国划分为五大地区:中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前三个地区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后两个地区为经济社会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中西部开发应重新审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发展目标问题中西部发展适宜的总体目标应当是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绝对差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具有持续的扩大性,欲使之缩小,必须使原低水平发展地区的增速达到远高于原高水平发展地区的增速,这个要求是很高的。将缩小绝对差距做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应当设定为:在近期逐步缩小中西部与东部GDP增速的差距,然后使中西部以超过东部的增速发展。在设定好总体目标的同时,还要对  相似文献   

16.
胡大立 《乡镇经济》2003,(12):39-41
中西部与东部差距的本质在于民营经济。要缩小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关键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本分析了中西部与东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原因,提出了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和南京市委、市政府先后作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决策。栖霞区认真学习贯彻省市有关精神,将充分发挥岸线、平台、交通等优势,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突出"物流基地"、"第四商圈"、"东部硅谷"、"新兴都市"、"生态走廊"的功能定位,全力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打造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三大地带,即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由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而选择其开发模式的依据则为: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东部地带面临的是如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如何加强内部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问题,以及通过参  相似文献   

19.
蒋海 《发展》2001,(8):68-70
从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总体特征看,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梯度差异,社会生产力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逐级扩散、梯度推进,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过程。但是,当前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与东部当年的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    东部发展经历与西部的不同之处      第一,前 20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产业的高速度数量扩张;当前,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数量扩张却遇到了障碍:一是外需增长减缓,二是内需水平较低,大多数传统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数量增长模式来实现。 …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收集1985—2006年中国28个省市数据验证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β收敛和绝对β收敛,然后运用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来分析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自1985年来区域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收敛性。当我们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后,我们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收敛。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实物资本投资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开放程度在地区差距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教育和地理位置的优惠政策的作用则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