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涛 《发展》2011,(5):68-69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甘肃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人手,分析和提出甘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以及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一)定义和种类  相似文献   

2.
《宁波经济》2006,(10):31-32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宁波有较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加大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引导能源消费向优质、高效、环保方向发展,是宁波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一)大力推进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把风力发电项目作为改善我市电力结构的重要抓手。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风力发电,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从未来能源发展战略来看,人类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是未来能源的基础。对中国来说,新能源和可再...  相似文献   

4.
1981年8月,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华召开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提出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含义和特征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来不断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它不同于常规化石能源,可以持续发展,对环境无多大损害,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重点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  相似文献   

5.
吴倩  侯贺良 《走向世界》2006,(10):16-19
在当今的现代生活方式中,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与人们建立起了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当我们逐渐习惯于应用传统能源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人类所依赖的这些宝贝,终有枯竭之日。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长河中,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毕竟是短暂的一瞬间,所以人类必须从现在开始及早寻找新一代的替代能源。于是,“新能源”一词应运而生。在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费中,已占22%左右。欧洲、日本等国家都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社会可持…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9至201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代表性国家能源投入、经济产出和环境产出的统计数据,运用DEA改进后的超效率SBM模型,建立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投入更加敏感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21国传统化石能源效率,以及加入水电、核电、太阳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后的综合能源效率,并定量对比研究其对能源效率以及节能减排潜力的影响程度,分析了不同国家加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对提升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的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7.
《首都经济》2007,(2):70-70
延庆是北京市的西部生态屏障。具有充足的特色资源。多年来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建成了一批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十五”末新能源利用率达到5%。居于全市领先水平。“十一五”期间。延庆继续转变能源结构.重点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到2010年,使全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5%。在北京市率先依靠可再生能源使煤炭消费趋于零增长。  相似文献   

8.
高新宇介绍说,这次本市首次编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是顺应新时期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编制而成,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增强首都创新能力、培育未来经济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9.
李彦宏  路漫 《中国经贸》2011,(11):72-73
今年一季度,由于日本“3·11”地震导致的核危机引发世界能源格局发生连锁反应,核能发展遇阻,光伏、风能上位的全球新能源市场新格局有望形成。从全球角度来看,德国、英国和法国已经开始着手考虑扶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美国已经通过了一个斥资50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中长期计划;中国计划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1.4%,2050年达到30%;日本已决定严格控制并压缩核电规模;欧盟宣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总发电量的20%。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对英国的能源现状、能源政策等进行了为期20天的考察,与英国有关方面作了座谈交流,听取了英国专家所作的专题报告。参观了英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实验基地,初步了解了英国在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新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是我国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相继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补贴办法等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和发展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今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产业。我国已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相似文献   

12.
继2006年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县之后,今年6月,延庆县又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基地,延庆被市委市政府寄予了新能源崛起的厚望。事实上,正雄心勃勃构建可再生能源绿洲的延庆,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利用、产业化项目引进等试点示范方面,已探索出了独特的发展模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相似文献   

13.
《山东建设》2005,(9):33-34
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3月24日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公告确定了2005-2007年期间,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主要项目。  相似文献   

14.
《结构调整信息》2004,(3):44-44
目前,我国小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和沼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已经成熟,生物质供气和发电技术也接近成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资源的日趋枯竭和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把能源战略重点转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储量巨大、低碳环保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多数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首要选择。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以及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定了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和目标。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全球在生物燃料方面的投资已达260亿美元。英国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估计,21世纪的前50年,生物质将为世界提供30%的化学品和燃料,世界市场份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一个以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时代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目前中国能源年消耗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能源安全、化石能源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方面。如何拓展能源利用,以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并利用传统清洁能源,已成为中国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家“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积极开发油气,重视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方针,依靠科技创新,开发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技术,充分利用氢能和核能等新能源,以及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中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日前,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中国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强与亚洲、非洲国家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联合建立先进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并以企业为主体,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进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把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推动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减少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治理成本的有力措施,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非常迫切的共同课题,应通盘考虑,加强合作,突出重点,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9.
尽管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产业整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弱,一些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应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手段结合起来,构建系统的可持续的政策支持体系,同时通过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等,在新能源产业培育可操作的市场竞争,有效降低新能源的生产成本,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11,(23):10-11
商务部启动对美新能源补贴调查 11月25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2011年第69号公告,宣布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本次壁垒调查所涉及的产品为可再生能源产品,主要包括与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关的产品、设备及其零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