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作为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法定原因之一的"公共利益",因其内涵模糊不清、界定主体异化,往往成为达到征收与拆迁目的的"法器"。界定公共利益,应首先设定界定标准,同时构建公共利益的评价机制。对于前者,国家须在立法上明确公共利益的内涵,同时在实践中注意多种要素的综合考量;对于后者,国家应强调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作用,摒除行政机关的评价,并赋予被征收人、被拆迁人参与评价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土地征收程序以公共利益存在为基础,《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明确列举了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情形,并将公共利益作为适用条件的兜底条款。伴随着城市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公共利益条款适用范围扩展至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各类投资建设计划均有涉及,公共利益认定主体、标准、程序不明,权益救济和监督机制缺位,导致公共利益条款饱受诟病。比较分析域外实践经验,厘清公共利益条款适用范围,统一公共利益界定程序,可保障被征地人合法权益,使公共利益条款更加契合于土地证收程序。  相似文献   

3.
公共利益的确认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对于在土地征用中是否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确认存在分歧。实践中,我国因土地征用引发的种种问题,如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失地农民利益被侵害、土地资源浪费等,源于中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对于征地的前提——公共利益缺乏严格和清晰的界定。因此,有必要在土地征收制度中确认公共利益,并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做法是:明确界定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范围;设立认定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程序;完善公益性用地的补偿制度;开放集体土地一级市场,提供非公益性用地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法律对征地的前提“公共利益”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政府涉嫌滥用土地征收权力,征地程序不民主不规范,农民缺少话语权,立法不够全面,缺少公共利益的认定阶段.司法机关执行力度不够,司法救济不能公正保障农民的利益.征地补偿远远不足,分配标准不合适,谈谈现行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利益主体包括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农民。由于公共利益界定模糊,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地位和法律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法律规定不当与法外行为并存,致使最终受伤害的是村集体和农民权益,以致于造成土地征收非农化范围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征收补偿费偏低,截留挪用现象严重,无法弥补被征地农民的损失;失地农民土地保障丧失,社会保障严重缺失;因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措施是: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以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土地征收制度的目的;促成农民利益集团的组织化和强大化,健全农民利益代表机制;完善法律程序,建立公正而合理的征地程序;实行被征收土地资本化,让农民获得土地发展收益。  相似文献   

6.
袁永红 《活力》2010,(2):135-135
在中国千千万万个土地征收上访事件中,对“公共利益”这四个字如何界定是法律留下的空白,也是矛盾产生的起点和焦点。因此在土地征收中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立法机关与各路学者对公共利益问题也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然而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那么到底何为公共利益?如何根据中国国情对它进行合理的认定?笔者将在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土地征收受到极大关注,<物权法>第42条指出土地征收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前提并提出相应补偿措施,但是规定过于原则,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本文通过界定土地征收和公共利益的涵义,旨在构建我国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8.
郑晓姣 《企业导报》2013,(5):195-195
本文通过对行政公务行为的概念进行阐述,对传统认定行政公务行为的要素提出质疑,从实体价值判断标准和人的基本思维理念考虑,提出符合公共利益,时间紧迫性及相对人的意识的"三步论"认定标准,用以认定公务行为,以期对司法实践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9.
袁永红 《活力》2010,(8):46-46
在土地征收中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立法机关与各路学者对公共利益问题也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然而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那么到底何为公共利益?如何根据中国国情对它进行合理的认定?笔者将在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立法本身存在冲突和不足,又加上法制观念的欠缺,公权力严重侵犯私权力,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解决问题的根本的出发点就在于:严格的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严格限定征收权力的滥用,完善土地征收程序,提高土地征收的透明性和监督性,提高宪政和法制的意思,切实保护私权,扩大补偿的范围,提高补偿的标准等。  相似文献   

11.
一、土地征收补偿的法理依据 对所有权基于公共利益的限制,即所有权的社会化。土地因其天然具备的社会公益性格,自然不可避免地成为所有权社会化首当其冲的目标,而土地征收也就成为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福利而削弱财产所有权绝对性的具体表现。土地征收因为其目的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获得正当性,其直接法律后果就是补偿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房屋征收的核心问题是公共利益判断。我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在《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物权法》中也都对此做出相应规定。在这里,无论是房屋征收、集体土地征收,还是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或拆迁,都不可回避地需要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界定“公共利益”。本文试图从公共利益的原则特征和我国公共利益的实操性界定等方面揭示房屋征收及土地征用中公共利益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则居高不下。研究结果表明,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在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分配方式及建设用地与农民留用土地的比例,建立国家土地基金制度及国有土地资产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4.
集体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以补偿为前提,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强制转化为国有土地的行为。土地征收是国家以强制力保障之下的征收权为基础强制取得他人的土地权利,使得他人的土地权利因此消灭或受到限制。土地征收针对、获得的是土地所有权,具有不可  相似文献   

15.
一、物权法规定的征收和征用制度 征收是任何一个国家均存在的制度。征收是一个国家实现公共利益的基本手段。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也明确了征收制度。该法第13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城乡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行征购、征用或者收归国有。”1982年宪法第10条第3款仅仅规定了征用:“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危房改造、土地征收在税费征收政策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实施条例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用和补偿条例》无论在公共利益的认定上,还是在搬迁程序、补偿的市场化定价等核心问题的制度设计上,相比《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都有历史性的进步。本文现就新老政策的衔接和新政策的实施试做解读和剖析。  相似文献   

17.
张国华 《上海房地》2009,(10):46-4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实施征收以及对城镇国有土地实施征用的行为日益频繁。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土地征收征用必须符合公共利益原则,即只有在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时,才能征收或征用土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土地征收现象越来越普遍。土地征收是国家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强制调整人民土地权益的行为,它的实行关系到我国九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但是土地征收过程中由于程序的不完善和各种违规操作的存在,导致大量的土地征收纠纷的出现。及时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对规范土地征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现从土地征收的制度出发,主要探讨了在土地征收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见解。  相似文献   

19.
房屋征收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屋征收的核心问题是公共利益的判断。《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灶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因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可以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土地的权利要求也是农民最基本的权利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对土地的征收已经是国家行使对国土资源利用权的一种普遍形式。土地征收的实质是强制取得农民土地权利的行为。因此其在满足社会公共利益需求,增进社会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