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供应量减少将减弱成交热度,但价格会高位运行。而下半年开工面积增加、土地市场渐热以及后市将有大批量供应,将引发佛山楼市新一轮大涨行情。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日光盘"、"地王"屡见不鲜,支撑着楼市反弹的神话。神话的背后,暗藏着分化。一边是一线城市房价连续高涨,一边是二、三线城市房价连续下降;一边是"地王"频出,屡遭哄抢,一边是土地市场冷清,无人问津。冰火两重天的市场格局,会否是楼市泡沫破灭的前奏?预测2014年楼市,"唱空者"与"唱多者"皆有之。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实行了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和土地资源紧缺国家,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上正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土地市场管理兼有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的重任,不仅管理着最大的国有资产,还肩负着宏观调控的重担。因此土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仅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更要有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着想的执政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正市场库存高企,各楼盘面临的竞争颇大,要完成年度销售任务,唯有在"金九银十"期间放力一搏。"冰桶挑战"、"借一元,我买房"、"减肥一公斤、房款减少一万元"、"零首付当房东"、"淘宝账单当房款"……从金九银十起,一波又一波的营销浪潮向人们涌来,花样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开发商之所以这么拼,主要是由于市场积压的货量已达11万余套之巨。今年初至上半年,政策环境并未如市场期望有所放松,广州楼市信贷趋紧,  相似文献   

5.
"内忧外患"下,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然而,当国内房地产市场还在为何时能够回暖而"苦恼"时,却有越来越多的境外资金纷纷"抄底"中国楼市。黑石基金、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香港李嘉诚旗下和黄集团、恒隆集团等近日纷纷宣称将投入数百亿巨资并购国内房地产项目。那么,这会否预示着房地产后市将摆脱前期冷清的阴影而步入震荡盘升的大道呢?对货量井喷的"金九银十",广州楼市会呈现怎样的一波行情?各路发展商和专家对广州楼市的趋势特征如何看待?楼市博弈和市场营销策略将发生哪些根本性的变化?"降价"是不是企业破局的唯一选择?楼价是否"到底",消费者何时入市能抄到"利是"大底? 2008年9月11日,广州,保利国际广场国际会议厅,由《房地产导刊》主办、保利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房地产导刊常务理事圆桌会议——"2008'广州后地产趋势与策略论坛"在此精彩上演,来自广州市房管局的领导、各房地产发展商、代理商和产业链配套商等地产领域的决策管理者、营销精英、专业研究人士用自己的答卷,揭开诸多"悬疑"。"尽管目前市场呈现观望态势,成交量下挫,但后市预期仍将向好。其主要因素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居民储蓄用于购房的支出仍在高速递增,楼市未来需求将在某一时间集中释放。"保利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在新的这番发言引来全场掌声。  相似文献   

6.
《楼市》2008,(Z2)
2007年杭州的土地市场可谓是风生水起,顺应催生了楼市的热潮。"面粉"比"面包"昂贵,"面包"比"金子"贵重成为去年最流行的话语。2008年的第一次土地拍卖上,竞拍结果出人意料。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差里,每平方米地价却相差了几千元钱,均在6000元/平米以下。"面粉"是否还原"面粉"价了?今年的房地产调控起于土地之源。土地调控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决定了楼市今后的走向。在大环境的调控背景下,杭州的土地市场又将给楼市带来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相声     
《楼市》2013,(Z2):63
2013年,实为房地产业"转承之年"。在龙年楼市行情整体清淡的大背景下,令许多业界人士始料未及的是,2012年末乍现的"翘尾行情"似乎盘活了楼市僵局;年后的"小阳春"如约而至,也改变了市场预期。一度处于水生火热的开发商们找回了昔日霸气,大佬任志强的"3月暴涨论"更是让人对2013年的楼市充满遐想。然而,随着年初各地房价上涨的态势持续升温,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紧缩、房产税扩容和新一轮调控政策即将出台等传言不绝于耳,转瞬之间,地产业又行至一个充满变数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8.
《楼市》2008,(16)
2008年的楼市虽然十分平淡,却一点都不平静。在多数房产商用老思维来对待新形势,在"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之时,却有少数的开发商先知先觉,采用得当的战略战术应对新行情,其开发的楼盘一开盘即能风景这边独好,销售成绩领跑市场。一个全新的买方市场向我们演绎着他"买者至上"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楼市》2005,(6)
新春过后头一场土地拍卖的火爆收场,挑起了人们对今年杭州市土地市场的种种期待和想像。土地市场的兴旺,说明投资者对杭州楼市的预期看好。同时,人们也不免担心,地价的持续上扬,是否又预示着房价的新一轮攀升。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源头,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土地就决定了什么样的房子。作为一种商品,土地的价值受控于供求关系的影响。作为极其稀缺的生产资料,土地本身的价值理应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土地身上,我们多少看到了这样一些矛盾。且不说杭州房地产市场究竟有没有泡沫,在这里我们只想从数据层面上分析一下市场的供应状况。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有多少土地出让也就意味着有多少房子供应,有什么样的地价就会有什么样的房价。我们希望通过对土地市场的剖析能给为了"要不要下单"而烦恼的购房者们提供一方面的佐证。这也是我们此次探究土地市场发展规律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楼市》2008,(13)
6月入夏,气温逐渐升高,而楼市却愈来愈冷,在经历了5月的短暂回暖,6月楼市依然因"寒流"而显得冷清,成交每况愈下,而在大势不好的行情下却也有个别楼盘逆势飘红,给市场带来了一些希望。杭城楼市的"冰火两重天"体现了市场在调控下所呈现的"极端天气",似乎也给了我们一些思考,也许从几个热销楼盘中寻找出的答案能给后市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投资客变脸     
黄克 《楼市》2009,(13)
紧随这波火爆楼市行情而来的,是投资客的推波助澜。市中心、九堡、下沙、滨江等投资客最青睐的板块,目前不但一房难求,而且房价也纷纷接近甚至回到历史最高水平。因此,购房者对于投资客的非议不少,开发商对于投资客的暧昧不减,媒体对于投资客的报道更是热衷不已。当市场早已不是以前的那个市场,投资客还会是以前的投资客吗?显然不是。"变脸"成了新行情下投资客给市场的最深印象。作为既是购房参考的风向标,又是房源竞争对手的投资客,很多购房者在认识上还未完全转变过来,以至于因"投资客"的影响,而乱了自己购房的分寸。  相似文献   

12.
小品     
《楼市》2013,(Z2):33
在房地产语言里,"年关"是一种类似于"节气"的定理,与"金九银十""小阳春等出货节点等量齐观,任每一年销售行情的起伏线上周而复始。辞旧迎新之际,当我们回顾过去一年来杭州楼市的整体表现,无论是市场导面开发商纷纷以价换量,政策层面首套房信贷松动、利率下调,还是2012年末乍现的"翘尾行情",都有如演绎了一出跌宕起伏的小品剧,有悲有喜,有苦有乐。  相似文献   

13.
《楼市》2011,(13)
过去的六个月里,杭城楼市一波多折。续尾2010年12月的回暖之势,2011年首月,市场意外旺销;2—3月,淡季遇调控,成交急转直下;4—5月,供应骤增,行情适度回调;6月,折扣四处开花,成交略有上升。一路走来,以价换量被愈来愈多的开发商采纳,后市会将迎来降价潮?  相似文献   

14.
沈理文 《楼市》2012,(Z4):56-57
半年狂奔楼市"刚需"突围,谷底翻身房企重拾信心伦敦奥运会赛事正酣之际,楼市也在进行激烈"搏杀"。回顾上半场杭州楼市的整体表现,大致可以描述为:1月至2月整体行情疲软,成交低迷;3月至4月随着降价大潮涌现,市场开始呈现大幅回暖迹象;5月份成交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14,(Z2)
正库存量进一步增加,刚需比重继续扩大,调控从严从紧,房价适度看空2014年的扉页已经翻开,这本书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悬念?"后市"将以何种生动面目示人?这是市场买卖双方都很关心的事情。比如,马年杭州楼市"深度蛰伏"的开局、存量房近12万的库存风险、热力延续的土地市场、扑朔迷离的房价走势……本质上,其都应当被看作是市场各方在新一年行情的起跑线上,对各种现象的审时度势。  相似文献   

16.
《楼市》2009,(11)
受到杭州第九届人居展的影响,5月萧山楼市也是人声鼎沸,不少购房者表示对于目前的楼市比较有信心。5月初,萧山楼市一路上扬,仅11天就成交491套,火爆局势也表明了市场预期的普遍提升。另一方面,尽管近期萧山楼市总体销售形势良好,但可售房源仍然较多。据透明售房网的数据显示,目前萧山板块可售房源约4700余套,位居杭州八区可售房源第三名,销售压力仍然较大,开发商应抓住这波行情尽快出货。  相似文献   

17.
《楼市》2011,(7):74
杭城限购细则出台后,楼市陷入"静默期",与此相反,租赁市场却着实火了一把,行情一片大好。近日,记者走访了杭城多家房屋中介门店了解到,火爆的租赁市场背后,隐藏的陷阱也再现江湖,困扰着杭城诸多的房东及租客。栏目主持:陈鑫E-mail:loushivip@163.com读友会QQ群:57947918  相似文献   

18.
季菲 《楼市》2011,(Z4):113-119
事实上,户型的好坏除了直接关系居住舒适度外,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房源的性价比,折射出居者的生活需求、居住品味。随着楼市进入"金九银十",降价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普降"的行情下,如何挑选一款优质户型更考验购房者的  相似文献   

19.
理性拿地目前正成为土地市场的主流。作为楼市的"晴雨表","平价地"的流行,表明土地的调控效果已逐步显现。土地市场回归理性直到6月22日,北京市才迎来了6月的第一宗住宅用地出让。最终,房山区房山线长阳站8号地东侧商业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老百姓甚至媒体都对南城的楼市有很强的偏见,实际上,南城楼市不仅成为被市场长期冷落的对象,也是大牌开发商不愿涉足的区域。以往的观点认为房地产开发商到南城做项目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资金贫乏,融资不灵,拿不起城区内寸土寸金的土地,二是没有规模开发房地产经验,建筑设计水平较低,为规避开发风险不得以而为之。所以对于曾经的南城楼市,我们根本分不清是讨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