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当前合法会计信息失真这一议题成为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与非法会计信息失真不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是基于会计作弊等违规会计处理基础之上的。而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其依据的是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过程,是按照会计规则生产并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及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规则性失真。  相似文献   

2.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1.由于会计政策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政策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会计政策选择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在会计准则许可的范围内由于不同会计政策的选择造成的,与弄虚作假相比,具有更加隐蔽的特点,在一般会计监督检查中不容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环境中,公司信息失真现象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世界各地,给市场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内部控制度的欠缺、外部监督的弱化、企业经营者的法制意识以及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这些都导致了会计失真现象的形成。文章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方法,以期对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公司会计舞弊行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根源剖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屡屡发生,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仅损害了中小投资人、债权人的利益,而且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造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上市公司组织形式、公司治理、外部监督等不同层面剖析了会计造假的深层次根源,并采取相应对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新宇 《经济师》2001,(2):106-107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财务会计报告的失真,而是整个会计行为过程的失真,会计信息失真并不是会计行为的偶然现象,而是贯穿于整个会计行为过程。因而会计信息失真形式主要是信息源失真、账簿失真、财务会计报告失真。1、会计信息源失真。无论出自什么目的的造假行为,如偷税、截留利润、乱挤成本、坏帐多提、折旧少提、私分利润、人为地造成收益平滑等,无不从凭证入手。因为会计凭证有原始凭证和转帐凭证。原始凭证又有外来和自制原始凭证。他们是反映促使经济业务发生的规模、性质、时间、地点、往来单位的书面凭证,…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今会计界的热门话题,会计信息虚假的现实也使人们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除了郑百文,银广夏这些会计造假的典型案例外,财政部2003年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结果显示,近70%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突出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如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会计监督弱化;也有人为的因素;如单位领导受个人利益驱使,弄虚作假,会计人员无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还有技术层面的因素,如会计核算技术性差错的存在,审计业务中多用询问和观察的方法、少用详细测试方法,审计样本的抽取多用非统计抽样技术、少用统计抽样技术,以致审计的效果不理想;更有会计从业人员受利益驱动,放弃职守、自甘堕落、通同作弊、监守自盗。本文试图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行业职业道德,即从业人员自身诚信水平之间的关系,以便促进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继全 《时代经贸》2007,5(9Z):146-146,148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陆蔚 《经济论坛》2006,(5):138-138
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向市场提供的一种特殊产品,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会计界的严重问题,其症结在于缺少有效的监督,寻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制止虚假会计信息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1.产权不明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会计主体,由于企业的会计信息比较复杂,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主要来自企业,所以只有明确企业的产权归属,才能明确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拥有监督权。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会计造假行为损害了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也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我们必须加以治理和监督。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造假行为的一种手段,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迫在眉睫。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独立审计作用也是杜绝会计造假行为的有力措施,认真贯彻执行,以保障企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会计信息失真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与资本市场的产生发展几乎是同生同存,对人类经济生活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源于会计信息造假,会计信息造假由经理人会计行为和会计人会计行为共同形成,会计人造假行为与现有会计活动经济契约关系密切相关。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调整会计活动经济契约关系,强化会计造假行为的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2.
陈志刚 《时代经贸》2013,(18):132-132,134
关于会计信患失真问题,历来就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广泛关注,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会计信患失意的危害非常大。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入手,用成本效益原则的眼光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并找出对策,为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规范工作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实效性是会计信息的根本特性,无论哪一项会计信息只要违背了会计主体的根本特性——实效性.就有可能酿造出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也就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是诸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又有外部的社会环境,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本文阐述了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入手,着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如何加强会计信息管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净化会计市场,已成为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和对策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加强会计工作管理,特别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是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的关键是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前,加强会计工作管理,特别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是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的关键是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对会计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我国市场经济的痼痰,会计诚信缺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所在。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诚信的概念及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分析我国会计诚信丧失的原因,并对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舞弊行为。近几年来会计假账非常普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会计丧失诚信原则,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基础,缺乏真实性的会计信息根本谈不上其有用性,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的危害极大。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20.
魏恒强 《时代经贸》2012,(4):181-183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以下笔者试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分析和技术性因素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决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