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电商平台、社交网络,互联网金融能有效实现信息共享,解决传统金融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相比传统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能最大限度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金融需求,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却加剧了资金需求方的信用风险。因此,信用评级攸关互联网金融的成败。本文从信息共享、评级难度、个人隐私保护和法律监管四个层面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从而保障互联网金融征信活动到位,避免网络金融信用关系恶化,避免出现网络信用危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发展模式不仅创造或启发了经济运行中分布式信用需求,更是进一步揭示了未来金融深化中分布式信用有效供需管理的关键价值。经济社会中信用发展业已形成了中心化信用与分布式信用交互共存的二元信用结构雏形,并且初期分布式信用对中心化信用及金融深化的影响业已显现。虽然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所产生的典型分布式信用对信用二元结构的形成、中心化信用发展乃至金融深化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检验,但是已经显现的影响性态势将为进一步理解新常态金融发展万象提供最为基础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3.
2014年3月29日,新疆正式开通个人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查询信用报告服务。开通几日来,较好地满足了金融消费者使用互联网查询、了解自身信用状况的需求。但与此同时,也接到了辖内部分互联网查询信用报告系统使用者反映,网查系统存在身份验证方式复杂、程序繁琐,无法满足客户实时性需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冯雷 《征信》2017,35(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国内信用评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的初期,应持续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最终形成以市场评级机构为主体的信用评级市场,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互联网金融与信用评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国内信用评级市场的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用信息作为互联网金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因为它是互联网金融法律关系参与者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介质,本文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为出发点,通过对金融消费者信用信息法律属性和信用信息权内涵的分析,诠释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个人的信用信息权,并从法治社会利益维度为基本要求,通过合理的法律制度的设计与规范配置将维护金融消费者信用信息权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进而也使互联网金融服务者的利益与金融消费者的利益相互融合,和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云技术、大数据等不断被推广和运用,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使传统的金融领域产生颠覆性的改变。"阿里小贷"就是最好的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物之一,它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带来了时代性的变革。运用大数据分析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并用信用评价体系为信用保险保驾护航,推进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是时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虽然,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但它无疑完善了金融的服务理念,创新了金融商业模式,也对传统金融中介尤其是商业银行形成了挑战和冲击。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对金融监管模式形成挑战,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对我国信用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依托信息和互联网技术而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开创了我国金融服务新局面。蓬勃发展的家庭农场,为我国沉闷农村经济语境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传统金融模式难以满足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制约着其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与家庭农场融资的特征表明两者对接耦合性强且协同优势明显。但家庭农场互联网金融用户习惯尚未养成、客户信用体系难建立、行业监管体制滞后等因素制约着两者对接,因而需要培养用户习惯、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健全监管体制为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涛 《征信》2016,(5):32-34
我国现有征信体系不完全适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亟须构建一种基于大数据原理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该体系采用基于多维数据的“臻信”新标准,对信用主体进行全面信用画像和信用评估,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构建一种基于新标准的互联网金融信用服务平台,实现该信用服务平台在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撑.现有的信用体系在标准化、平台化、应用场景化等方面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一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该信用体系采用基于多维数据的“臻信”新标准,对信用主体进行全面信用画像;通过构建统一的大数据信用服务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互联;引入多维评议技术,实现信用在各种互联网金融场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互联网征信的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多元化。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发展新型征信机构的路径,指出在互联网征信机构发展进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准入限制和监管标准不明确、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隐患、信用数据难以实现共享等问题,建议通过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互联网征信机构监督管理、强化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措施,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本文提出在建设央行征信系统的同时,依靠央行的公信力、强制力、征信技术,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并以此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丰富了金融业态,促进了普惠金融发展,也催生了对个人和企业信用数据服务需求。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征信发展基础上,研究征信与互联网金融对接的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行业会员制模式,建议在互联网征信业务发展初级阶段应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逐步引导市场主导型模式健康发展,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员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征信机构为引导,市场征信机构为主体,行业协会征信机构共同发展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互联网金融实质上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是借助互联网等电子通讯技术实现某些金融功能(如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的一种方式。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金融模式都是基于商业贸易引起的支付和信用等需求而出现的,正如山西商帮盐、农等贸易的汇兑需求催生了票号,欧洲海上贸易的兴盛催生了现代银行一样,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正是由于电子商务和网络社交活动的蓬勃发展而引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对个人和企业信用数据服务的需求,而现有征信系统覆盖的人数和收集的信息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需求,征信体系的不健全加速暴露。电商企业、P2P平台和专业征信机构掌握的信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互联网金融活动对征信服务的迫切需要,但仍存在征信资源整合难度大、商业模式不清晰、行业技术标准缺失、与央行征信系统信息交互存在技术困难等问题,推动征信业市场化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互联网征信的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多元化. 根据当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征信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新型征信机构的三类路径,指出在互联网征信机构发展进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准入限制和监管标准不明确、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隐患、信用数据难以实现共享等问题. 今后,应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互联网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强化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以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相关行业对信用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征信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石,但互联网金融征信中随意征信、滥用征信信息等行为侵犯了信息提供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应当从法律上加以规制。以滥用互联网金融征信具有社会危害性为前提,提出规制滥用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原则,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信息全面合法和事先预防的原则,分析互联网金融征信法律关系、各个法律关系主体的权益结构和责任,提出规制滥用互联网金融征信应当采取公众实施和私人实施双重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传统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甄别小微企业的真实信息而经常惜贷。互联网金融采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平台所累积的信用信息,依据大数据分析,使小微信贷成为可能。本文重点从需求、供给、风险防范角度探讨了依靠互联网金融向小微企业提供信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甄别小微企业的真实信息而经常惜贷。互联网金融采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平台所累积的信用信息,依据大数据分析,使小微信贷成为可能。本文重点从需求、供给、风险防范角度探讨了依靠互联网金融向小微企业提供信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随之而生且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发展出包括在线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以及股权众筹等众多金融服务形式。我国互联网金融环境包括其监管环境、信用环境以及法制环境等,目前都需要继续加强建设,为使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与传统金融互利互惠持续发展,那么加大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构建力度以及信用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生态环境以及金融模式三个方面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