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立坚 《新金融》2013,(12):9-14
金融危机产生的最大原因是金融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不在于金融开放速度的选择和顺序。中国(上海)自贸区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了区内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一次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提升竞争力的绝佳机会,但是也容易造成金融风险隐患。自贸区内的金融开放和金融服务,必须紧密围绕并匹配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定要重视价值链金融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这篇文章研究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中国资本管制的影响。中国(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并逐步试点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创新举措,尝试将浮动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组合融汇于宏观政策中。文章比较了中国上海自贸区与其他自贸区的不同,回顾了其近一年的发展,实证评估自贸区的设立对中国资本管制和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人民币在岸市场汇率(CNY)和离岸市场汇率(CNH)间的差价、中国货币供应量和国外利率间的因果关系。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预判较为一致:中国对资本管制的影响从自贸区设立后逐渐弱化,自贸区的一些政策变化将对改革发挥关键作用。本刊编辑部编译了这篇报告,供广大经济金融界人士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建设的深入,自贸区政策对金融开放的影响成为重要研究话题.在梳理自贸区政策对金融开放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利用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合成控制法实证检验自贸区政策对金融开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政策促进了金融开放,并主要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和投融资渠道拓宽机制实现,跨境贸易便利机制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多种稳健性检验表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为进一步发挥自贸区政策对金融开放的作用,应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充分利用境外投融资市场,推进跨境贸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服务贸易协定(TISA)、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美墨加三国 协定(USMCA)等国际多边协定及双边协定重塑国际经贸新规则的主要内容,分析我国自贸试 验区金融开放创新政策与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差距,建议深化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在负面 清单设置、市场准入、金融信息数据跨境流动、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减少“不符措施”和 “例外条款”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5.
2014年9月18日,"上海金"正式走向全球。这是中国在争取更多黄金定价权的路上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也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一周年里,资本市场借助自贸区实现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截至202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满十年。遵循“中央顶层设计+地方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经验路径,上海自贸试验区承担“为全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国家试验重任,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方宏  杨海龙 《海南金融》2020,(2):12-20,38
本文分析了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基于现有制度、因地制宜、多点突破、稳妥推进等特点,系统梳理了各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十个方面的金融改革创新任务,总结了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特点和创新经验复制的情况,并对自贸区下一步的金融创新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四川自贸区双流片区为例,通过梳理和总结一二批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经验,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双流自贸区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了推进双流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策略路径。  相似文献   

9.
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黑龙江自贸区则是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本文以黑龙江自贸区及其各片区为例,基于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并与其他代表性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发现,黑龙江自贸区的金融生态环境逐年改善,但与其他自贸区相比,仍处于明显的落后位置。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结论,为改善黑龙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锋,自贸区是整个中国经济改革的样本.区内的金融改革和创新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投资及贸易升级服务,而且在多个方面为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起到重大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曹飞燕 《新金融》2013,(11):42-45
互联网金融不单纯是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更多的还体现在银行固有业态的改变和银行经营理念、模式上的创新。随着零售、电信、物流、金融业的交叉融合,银行业传统的价值链不断延展,改变了银行业的商业模式,影响着银行业未来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金融开放是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推动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3—202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开放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金融摩擦对金融开放提升资本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1)金融开放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2)金融摩擦会降低金融开放带来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程度。(3)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开放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功能在非国有企业体现得更明显。本文最后为我国金融开放和资本配置效率提升提出了政策建议,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上海保险》2023,(9):16-19
2013年9月,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揭牌。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十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发挥了制度创新的“头雁”效应,成为新政策、新机制的国家级“试验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分析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创新。通过对照当前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分析了自贸区金融创新可能给它们带来的积极变化。文章探讨了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收益与成本,并对自贸区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扩大金融开放、推动金融创新是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自贸区的重要内容。河北自贸区自2019年8月批复设立以来,金融领域通过扩大市场开放、推动业务创新等一系列措施,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全面把握河北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深入探索"新常态"下河北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发展路径,对于提升央行履职能力、支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理论模型,认为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开放贸易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型部门增长,并且带来金融体系的完善。相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依赖型部门萎缩,外部融资需求减少,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退化。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了47个样本国家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的数据,结果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贸易开放促进发达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成立四周年。根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这片土地,上海保险业始终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念,紧紧抓住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上海自贸区为“试验田”,不断拓宽上海国际保险中心格局。8月30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指导下,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保险学会举办主题为“启航新征程保险助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活动,组织媒体走进临港生命科技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金融开放条件下金融中介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变化入手 ,探求金融开放对金融运行机制的影响 ,论证金融开放会削弱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提出要适应金融开放的要求 ,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目标、手段、功能等进行重新定位 ,实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分工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制度 ,健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协调机制 ,以保证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的新常态,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其建设的重要内容。金融创新理论与实践表明,金融创新与税法规制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从税法功能角度视之,税法对金融创新的规制有正反两面:一是税法通过减、免、退税等税收措施,给予金融创新税收优惠的正向激励;二是税法通过普遍性的税收遵从规范,对金融创新进行制约的反向约束。现行税法规范对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规制存在正向激励不足和反向约束弱化的尴尬。对此,在正向激励上,须明确税法对金融发展促进的功能、权衡直接与间接措施的关系、出台离岸金融等税收政策;在反向约束上,要注重金融税法规则的体系化、金融税收征管机制的优化、金融税收政策的程序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