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宗教复兴和国际关系的"宗教回归"使媒体和学界对国际关系中宗教作用的看法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颠覆性"常常被用来形容宗教对当前国际关系的挑战。宗教在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虽然日益显著,但其作为各国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中的次要因素,既无法撼动国家在当前国际体制中"制定规则"的支配地位,也难以作为"重建"国际关系学的要素。作者最后讨论了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宗教回归"对中国的影响、宗教作为中国国际形象建构因素以及中国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资源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概括了世纪之交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现况、追溯其历史进程及其不同阶段的同时,着重探究这门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认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国际关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90年代后期尤其培育出一大批有潜质的中青年学者,预示着一种方兴未艾的可喜势头,并分析了现阶段研究承上启下的特点,指出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国际关系研究基于历史理解。对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而言,国际关系的历史论述、思考和解释有首要意义;倚重历史-哲理思考的经典方法应当是国际关系理论化的首要方法。国际关系史研究有其本身独特的重大价值,并非从属于世界或区域的政治史、政治经济史或社会发展史研究。无论是国际关系学还是国际关系史学,都需要有广阔的视野、总体理解能力和历史方向意识,舍此不会有真正的历史理解。 相似文献
4.
汲取历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是国际关系学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础。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国际关系理论受益于对国际关系历史的资料分析和经验总结;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历史比较、历史诠释等史学方法丰富了国际关系研究手段。作者认为,"向历史学习"是新时期国际关系学者加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推进国际关系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国际关系学者应重视坚持历史与理论之间的有机融合,主要在厘清历史研究的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发挥历史经验的理论建构功能、提升历史研究的思想高度这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并注意避免庸俗历史类比、历史经验的"以偏概全"和"简单位移"等现象的发生。推进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学转向"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其途径也并不是唯一的,能否坚持辩证思维将直接影响到推动"历史学转向"的效果,这就要求国际关系学者能够厘清并处理好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建构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宗教与国际关系是两个具有独立结构并有所交集的系统,交集的区域即是宗教与国际关系的互动。在宗教和国际关系结构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互联网作为动员资源不仅使宗教非政府行为体获得了媒体资源,而且作为社交平台和通讯网络增强了宗教组织及宗教团体的内部联系,提升了它们的组织能力;同时,经由互联网传递出来的信息,既增强了人们的宗教认同感,又塑造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并改变了他们的行动方式,从而使宗教组织和个人成为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可能性加大,国家宗教形象、人道主义援助、社会运动和恐怖主义的传播都因此受到影响。可以说,互联网是宗教与国际关系中互动领域扩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应该具有四个要素:冲突的和动态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社会分析;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作者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一些作品和世界体系论、依附论以及考克斯、海默等人的理论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应该是以这四个要素为共性的。据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应在坚持国际关系矛盾性与冲突性的同时,避免教条地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简单的激进主义;强调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具体的国际生产活动对国际政治与社会关系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强调经济主义;从理论上深入地探讨国际伦理与世界正义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批判现有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式微折射了后西方时代的来临,也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问题推上了历史的前台。然而,直至今日尚不存在系统、完善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这一问题本质上涉及中国的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大背景,因此不仅要从学科建设等硬环境中探寻对策,更要从中式文化传统中追溯求解。一方面,中华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学习型文化、多样性文化,加之中国现代化的路径依赖特征,阻碍了中国产生西式的国际关系理论;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的天下主义、道德理想主义以及和谐理念等均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内核。随着中国崛起从器物、制度层面向精神层面推进,中国有望通过塑造"全球中国"身份,以中国梦实现世界梦,构建起超越西方自身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世界危机重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面临深刻自我反思的今日,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梦正在开启。其内涵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其路径是复兴中华原生文明,包容西方文明,引领人类文明创新。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学科诞生伊始,规范理论占据主导地位,经过学科史上前两次的争论,规范理论渐趋式微,国际关系和政治理论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研究领域。冷战结束前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多元化成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与后实证主义中的其他非主流理论一道,规范理论对以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主流理论发起有力的挑战。当代大部分规范理论主要围绕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这两种政治哲学的争论而展开,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道德价值的载体究竟是个人还是国家共同体。对于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分歧很难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规范理论必将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关系中尽管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冲突与竞争,但是在现实中不对称合作却是一种常态。不对称合作导致了合作收益分配中的不对称,使得弱势一方难以在权力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相对收益并改善实力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对不对称合作的原因及其可能结果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作者首先从元合作的概念出发,借助与合作相关的理论假说推导出合作中内生存在的不对称性,然后利用扩展的古诺模型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如果弱势一方能够开展全方位的国际合作,那么多局合作收益的加总就可能使其达到最终提高自身国际地位的目的。由于大国常常要面对制衡的局面而无法像小国那样左右逢源地展开全面合作,从而给了小国通过多局不对称合作最终提升自身与大国实力对比地位的机会。因此在现实中,不对称合作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也可以成为理解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合作,包括不对称合作在内,不是一种没有冲突的状态,而是对潜在冲突的管理,也是一种博弈和竞争,一种更文明的竞争方式。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在不对称合作的情况下,小国也可能实现对大国的赶超,避免直接冲突,实现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10.
11.
近一时期始于美国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对各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同时还给国际政治和安全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为了评估这场危机的方方面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于2008年11月10日举办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影响及其对策"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专业和领域加以分析和预测。本期刊登的这组笔谈基本反映了会议的讨论情况。编辑部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读者加入到探讨的行列中,深化我们对于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对国际关系基准时间的"再问题化",作者旨在分析目前西方正统的基准时间是如何被中国学者所接受以及在接受这套话语之前中国学者对国际关系史的理解是否还曾存在或使用其他基准时间。通过对近代中国国际关系史与国际关系理论著作中关于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和转折点的叙述进行分析,作者发现:首先,在民国学人的观念中很少以欧洲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为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这表明"威斯特伐利亚情结"在中国的国际关系叙述中并非一直存在,而是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其次,近代欧洲出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构成了近代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多元的国际关系基准时间,反映出近代中国学者所形成的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国际政治史观。最后,作者所运用的基准时间视角和史学史方法有助于反思欧洲中心主义的国际关系史书写在近代中国是如何逐渐形成的,并为当代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建立以中国或非西方为本位的国际关系史叙述带来的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界,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基本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俄罗斯的强势登场。俄罗斯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仍然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此外还存在众多的非主流的理论流派,如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地缘政治学派等。当前,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界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这就是多元化、西方化、孤立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撰写国际关系论文,研究模式没有一定之规,但要做到逻辑自洽、结构合理,特别是要有所创新,有几个规范是必须遵守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要对应明确的国际关系事实;二是有对事实的疑惑作为研究问题;三是有对问题的明确答案即核心观点;四是有适宜的文献综述证明自己的核心观点具有新意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者提出3个观点:第一,中国学派的产生是可能的,因为社会科学理论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第二,中国学派有着可以汲取营养的三大思想渊源:天下观念和朝贡体系的实践;近现代革命思想和实践;改革开放思想和实践。第三,中国学派产生不仅可能,而且必然。150多年来,中国相对于国际体系的最大问题是认同困境。现在,中国的迅速发展、重大的社会转型、深刻的观念变化使我们第一次开始比较成功地解决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问题。围绕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根本性辩论和实践必然会导致中国学派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大辩论"作为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部分事实以及叙述方式,它大体建构了五次大辩论的学科"正统自我意象"。这一正统自我意象具有概观、简易和快捷的优势,使得学科对外呈现出一种知识整体性和独立性,但是,它也造成了学科历史的一些失实与扭曲、美国国际关系学的知识中心感和知识傲慢、学科历史的碎化感、当下主义的"辉格式的历史"的流行、现实或潜在的学科实践冲突等知识缺陷和学术实践缺陷。基于此,大辩论式的学科历史必须予以修正乃至超越。对于大辩论式学科历史的修正需要反思"虚假的第一次大辩论"、重新发现大辩论所掩盖的其他知识贡献、转变大辩论的"战斗"意象为"辩论与对话并存"的友好意象、借助范式概念建构一个相对连贯的进步的学科历史;对于大辩论式学科历史的超越需要基于"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及其共同体的命运"的问题意识来展开国际关系思想体系内部的代际知识演进及其彼此间的对话关系,使国际关系学科历史由"理论间的辩论史"走向"问题意识-思想体系的对话史"。 相似文献
19.
比较CAFTA与JAFTA、KAFTA,从内容上看,中国比日韩更有诚意,也更令各方满意;从成效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量比日韩与东盟增速快得多,占外贸的比例也得到提高。经典引力模型显示CAFTA对区内贸易比日韩-东盟自贸区具有更显著的扩大效应。最后,对中国下一步与东盟合作的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国家利益全球化过程的展开,宗教问题对中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宗教领域的公共外交因此也日益成为中国传递自身宗教真实信息,促进与国外民众沟通和对话,塑造国家宗教形象,增进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宗教公共外交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诸如"世界佛教论坛"、"国际道教论坛"、"中国基督教圣经事工展"、伊斯兰文化展演等各种宗教对外交流活动以及制度性交流平台,这些都对在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实践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中国的宗教公共外交起步较晚、底子较薄,而宗教无论作为中国社会还是对外关系的资源都有待充分开发。要实现从宗教资源大国到宗教文化强国的转变,中国还面临漫长的道路。作者指出,目前教(会)、学、政三界构成了中国宗教公共外交的主体,并逐渐形成了宗教界躬行践履、学术界建言献策、政界统筹协调的基本分工格局,而三界的资源整合、通力协作和良性互动将有力推进中国宗教公共外交的开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