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粮食现状与粮食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粮食现状1.粮食供求矛盾缓解,我国步入了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村改革的20年是粮食流通体制不断改革的20年,中国农村改革最显著的成效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是粮食从供给短缺变得相对充裕。1996年到1998年我国粮食连续3年丰收,总产量超过或接近5000亿公斤,人均占有量均超过400公斤(见表1)。粮食供求矛盾大大缓解,农业生产经营目标也开始由原来的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单一产量目标调整为保证供给和力争农民收入增长的产量、收入双重目标;人们的生活消费也开始从温饱型向质量型和选择型转变;农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2.
开发绿色食品在构架中国21世纪营农思想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绿色食品在构架中国21世纪营农思想中的地位王金水一、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营农思想的核心20世纪进入90年代以后,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议程中的重大课题,各国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已被日益深化和具体。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人们造就...  相似文献   

3.
一、农业产业调整 ,开发水稻势在必行1999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生产143 85亿公斤。其中水稻产量仅占总产的1/20。这个比例显然是很低的。因此 ,在粮食实现了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之后 ,调整粮食品种 ,扩大水稻生产 ,直接影响到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水稻是一种高产高效优质的作物 ,我区东部不少地方 ,不仅适宜种植水稻 ,而且能多出稻 ,出好稻 ,如兴安盟、哲盟的一些地方因种植水稻而脱贫致富。我们应当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加大力度 ,适度发展大面积高产高效优质水稻 ,带动农业向两高一优的方向发展。二、开发水稻的有利条件内蒙古…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的发展战略,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主体部分。农业的持续性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因而,探讨农业科技创新因素,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科技创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通过发展可持续农业,使农业生产能永远延续下去,满足人们世世代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含了社会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三个方面的内容。1991年联合国粮…  相似文献   

5.
农业旅游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互带动和融合,共同实现了农业经济与旅游业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实现农村自然景观资源的可持续,二是要实现农村民俗风貌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因此,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文环境的改变。以法律促进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立法部门应重视立法解释工作;司法部门应做到能动司法,确立司法保障机制;行政部门应坚持科学执法,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农业旅游的相关主体都应切实守法,共同维护农业旅游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农业大国的富裕之路——绿色食品开发战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一、绿色食品开发战略实施的依据  (一)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理想农业,绿色食品工业是可持续农业的必然延伸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可持续农业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声明、公约发布以来,可持续农业在国际众多国家的参与论证与各自实践中,逐渐成为公认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农业将经济、生态、社会融为一体,相互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机制的本质关系和发展规律,被称为21世纪最理想的农业模式。我国于1994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其作为进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环境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它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初步形成的,但由于其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一经提出,就很快为各有关学科的学者、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所接受。可持续发展研究,属于典型的跨学科研究,但从其产生直至目前的研究进展可见,其基础理论似乎主要来自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紧密相联。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问题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会给环境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三高”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江西省玉山县蔬菜办从1994年开始,在冰溪镇文成村董厚清等五户农户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连续5年进行了蔬菜双膜覆盖早熟高产栽培与水稻轮作生产试验,累计面积70亩,亩均实现总产量:蔬菜4066.9公斤、稻谷  相似文献   

9.
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是脆弱产业。保证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除了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外,实施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风险、保证灾后恢复生产、增加抗灾能力的重要经济手段。当今世界不管政治体制如何,大都实行农业保险的扶持政策。我国1950年开始,在农村建立了保险制度,1958年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保险事业又重新得到恢复。黑龙江省农村保险从1982年开始由个人和企财保险发展到各业生产。黑龙江垦区1991~1992年开始探索“种植业风雹基金模式”。2005年农垦成立了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当年保费收入2.28亿元,其中农业保险收入2.19亿元,非农险保费收入856万元。赔款支出1.54亿元,赔付率67.5%,不仅化解了风险,而且保证了农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聊城市东昌府区背景特征的基础上,确立了东昌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判断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属性,确定了指标权重与可持续能力指数,最后,对东昌府区农业可持续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聊城市东昌府区背景特征的基础上,确立了东昌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判断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属性,确定了指标权重与可持续能力指数,最后,对东昌府区农业可持续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因素可持续农业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我们也应清楚看到,中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景并不乐观。(1)农业经营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分散经营的特点,使农业进入市场面临种种矛盾。农户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型水稻育秧移植技术 ,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次科技技术革命 ,是“九五”期间全国重点推广项目。贵州省牧草科学研究所通过试验示范 ,总结了水稻塑料软盘旱育栽培的有关技术 ,现介绍如下 :一、育秧技术1、备足秧盘。每亩备561孔软盘40~43个或每亩备434孔软盘50~53个。2、配制营养土。选取具一定粘性、疏松肥沃的园土 ,晾干细碎过筛后称取65~75公斤加入腐熟的厩肥15~20公斤、过磷酸钙5~8公斤 ,充分混匀后用敌克松20克兑水800~1000倍喷施营养土至中度湿润。每亩软盘配制70…  相似文献   

14.
中国毕竟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劳动人口仍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50%以上,农业发展状况如何事关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事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支撑条件。也就是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实地构成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质量提升的可持续支撑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必良教授与李大胜、王玉蓉副教授等合著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对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从选题、调研到形成最终成果以至出版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该项选题的意义所在,首先从如何认识和评价现有成果开始…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邻水县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大力压缩劣质粮食生产,扩种优质、高效、适销对路的小品种粮食,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初步效果。一、大力发展小品种粮油1.气候条件不适宜小麦、水稻生产邻水县自然灾害频繁,每年五、六月份阴雨连绵,对小麦后期生长极为不利,芽麦高达20%~30%;七、八月份连续伏旱,影响水稻果实的形成。稻谷、小麦质量差,农民增产不增收。2.农民有种植小品种粮油的习惯在今年大春备耕工作中,该县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建设优质粮油、优质柑桔、优质西瓜、优质蔬菜和优质畜产品等五大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加快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近年来各地区开展了一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分区分类总结这些模式并提炼模式特征,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法]文章首先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梳理全国6个可持续农业发展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各区共18项常见的典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特征。进一步分析各区可持续农业模式形成因素及发展方向,提炼各区的代表模式。[结果]比较和总结各区模式发展的区别因素,将模式总体分为效益导向和主体导向两个方向,其中,地域气候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决定了效益导向;模式经营分工决定了主体导向。[结论]从生态保护、经济高效、内部循环、多方联合等4个方向提供了可持续农业模式选择建议,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辽宁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进入80年代后,人类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农业的可持续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生产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含义是指持久永续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永续发展,另一层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赖以支撑的资源、环境的持久永续。  相似文献   

18.
夏长白二号萝卜耐热抗病,生育期短,从播到收仅35~40天,且高产质优,清甜爽口。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播种在4月20日~9月30日选择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基精耕细作,播种前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作基肥,并按宽1.3米(包沟)、高25厘米起畦,条沟均匀单粒点播,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亩用种200~250克,播后覆草洒水保湿。二、田间管理播种后约4天及时补缺,并洒水保湿。萝卜“破肚”后肉质根开始膨大,应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并进行追肥。每亩施粪水1250公斤、硫酸钾5公斤,叶面…  相似文献   

19.
推进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加速增长条件下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日益加深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可持续农业这一理论概念最早产生于80年代末期。1987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挪威提出“2000年粮食: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正式决议,1991年则在荷兰进一步形成了引起巨大反响的“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博斯宣言。此后,可持续农业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和广泛,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20.
一、广西饲料粮不足的现状及原因粮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饲料,粮食生产的丰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畜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广西是一个缺粮的省份,从目前情况来看,广西缺粮主要是缺饲料粮,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常年粮食缺口总量为20-25亿公斤,其中饲料粮缺口达15—20亿公斤。造成饲料粮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饲料粮种植面积和产量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比重小。广西现有耕地面积3921.l万亩,其中水田2310.45万亩,主要是种水稻,以满足人们的口粮;旱地1610.85万亩,其中甘蔗用地达6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