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中国8个省份家族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家族涉入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并探讨行业环境宽松性、制度环境和经营困境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家族代数、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宽松性和制度环境强化了家族代数、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经营困境强化了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研究结论拓展了家族企业创业导向前因问题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资源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前因变量,能有效培育创业导向,进而提升家族企业创业绩效。构建家族性资源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因素模型,设计家族性资源和创业导向维度及量表,以福建省259个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家族性资源对创业导向的作用方向、影响强度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家族特质、家族文化和家族创业网络对创业导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之下,家族文化和家族社会关系网络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家族企业创业导向对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影响,以及家族管理权和家族代数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①家族企业创业导向对国际化程度、国际化速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家族管理权、家族代数负向调节家族企业创业导向与国际化(国际化程度、国际化速度)之间的关系,即当家族管理权或家族代数较小时,家族企业创业导向对国际化程度、国际化速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3—2019年深沪A股家族企业数据,构建家族涉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关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探究家族涉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其中,将家族涉入重新界定为家族所有权涉入、管理权涉入和代际传承涉入3个维度,将创新绩效按照创新成果范围划分为技术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绩效两个维度。结果表明:①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家族所有权涉入抑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②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通过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即研发投入在其中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建议家族企业适当降低家族所有权涉入程度,摒弃以限制型社会情感财富的思维逻辑权衡企业创新问题的做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3—2019年深沪A股家族企业数据,构建家族涉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关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探究家族涉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其中,将家族涉入重新界定为家族所有权涉入、管理权涉入和代际传承涉入3个维度,将创新绩效按照创新成果范围划分为技术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绩效两个维度。结果表明:①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家族所有权涉入抑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②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通过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即研发投入在其中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建议家族企业适当降低家族所有权涉入程度,摒弃以限制型社会情感财富的思维逻辑权衡企业创新问题的做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家族企业对社会情感财富目标的追求是其区别于非家族企业的重要特性,社会情感财富目标与企业经济利益间冲突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不容忽视。以社会情感财富为理论基础,基于573家上市家族企业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受市场化程度影响时,家族涉入情境下信息透明度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透明度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促进企业R&D投入;家族控制对R&D投入有消极影响;当企业信息透明度较高时,会抑制家族所有者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动机,进而增强其对企业R&D投资的积极作用。在市场化程度更高、产权保护力度较大的地区,信息透明度会缓解家族控制权对R&D投入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代际传承背景下家族企业创新投入是家族企业治理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分析和检验了差异化二代继任方式如何影响家族企业创新投资水平,以及二者关系是否会依赖于家族权威差异而发生变化。研究结果发现:与渐进型二代继任相比,激进型二代继任会削减家族企业创新投入;二代继任方式与家族企业创新投入关系受到家族权威的影响。在家族成员权威和非家族创业元老权威较重的企业,激进型继任者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削弱效应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二代继任3年后,激进型继任者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显著下降,且其削弱效应在规模较大企业以及创立时间较长的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代际冲突视角,结合烙印理论,以2000—2017年297家二代介入企业高层的家族企业为样本,探讨二代海外特征对家族企业组合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家族二代介入企业高层后,二代具有海外经历的家族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组合创业;随着二代海外时间的增加,企业组合创业意愿随之增强,且这种影响在二代家族企业内任职时间更短、父辈行业地位更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相比海外教育时长,二代海外工作时长更能促进家族企业组合创业;二代海外国家或地区为非亚洲区域的家族企业更倾向于组合创业。该结论可丰富传承情景下家族企业组合创业影响因素研究,为中国情景下企业高层管理者海外特征对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将家族企业社会情感财富划分为家族控制、家族代际传承意愿、家族认同和家族社会资本4个维度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维度社会情感财富间关系及其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家族控制对家族代际传承意愿、家族认同和家族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家族控制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族代际传承意愿、家族认同、家族社会资本在家族控制与家族企业创业导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5,(12)
近年来,有些家族上市公司产生了过度投资的现象。于是,对家族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展开研究分析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家族上市公司内外因两方面对家族企业的过度投资进行探析。结果表明:家族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内因是对利润的追求,使家族现金流入最大化是其投资的动机。家族企业过度投资的外部动因是政府干预,法制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其中政府为使土地的最大限度被利用,只对GDP的追求而向上市公司提供融资等形式,致使家族上市公司投资过度。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与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强调对于企业控制权的控制,而淡化了企业作为企业家精神租金创造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与企业家精神的内在逻辑分析,提出公司治理实质上包含着朝向企业家精神的保健机制与激励机制,其共同作用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从而决定了公司治理的绩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上市家族、国有企业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就家族企业而言,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保健机制则表现为不作为或失灵;就国有企业而言,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精神无显著影响,保健机制则对企业家精神具有较为显著的“倒U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唐家龙 《经济管理》2007,(15):52-56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创业活动水平的分层次决定因素模型,将影响创业活动的生态因素和创业者的人口经济特征联系起来。然后,利用国内外创业研究的最新成果,着重对影响企业家创业活动的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创业动机等个体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以理论模型为基础,从加强创业者素质教育、政府宏观指导和创业理论研究三个层面,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3.
创业团队内冲突、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绩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但初创小企业采用团队创业的行为比较普遍,而且即使是在大公司中,公司高管层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团队决策模式,以应对日趋动态化和复杂化的外部竞争环境。研究结果显示,创业团队内情感冲突与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创业团队内认知冲突与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与此同时,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作为中介变量,在冲突与公司绩效间起一定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公司创业作为企业层面的创新性活动,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源动力。组织间学习把这种微观层面的内容,传递到产业集群中观层面上来。但是,无论是公司创业推进产业集群升级,还是不同组织间学习模式在这一推进过程中的作用,目前都是模糊的。因此,通过文献回顾,文章厘清了产业集群升级和公司创业的深层次实质。并在此基础上,从知识流出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公司创业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机理。同时,讨论了不同组织间学习模式,在这一推进过程中的不同影响,进而以集群由简单扎堆、龙头企业领军、开放式协作网络为升级特征,集群结构调整为升级内容,对产业集群升级的普适性趋势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从家庭嵌入视角和裂变创业动机出发,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根据问题导向和理论抽样原则,选取六位裂变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得出了“基于创造财富改善家庭”“基于增值资产递升家庭”“基于缩短距离凝聚家庭”“基于均衡时间回归家庭”“基于对接文化传承家庭”“基于冲破禁锢创新家庭”六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这一核心范畴,构建了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模式分类模型,提出了财富主导、角色转换和观念交互三种典型的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模式,并具体阐述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拓展并丰富了裂变创业动机的类型和框架,深化了创业动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Frank Fetter’s contributions to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are usually overlooked although his original treatments are relevant to both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contemporary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ree ways in which Fetter’s work add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First, entrepreneurs direct their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careful delegation of authority to managers, thereby maintaining residual control over the firm; similar views were pioneered by Frank Knight and the Austrian economists who continue to study cognate problems like judgmental decision making and proxy-entrepreneurship. Second, Fetter foreshadows Knight’s influential distinction between risk and uncertainty by arguing that entrepreneurs bear uncertainty through their investment decisions. However, Fetter extends Knight’s work by explicitly considering the role that chance and luck play in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a problem still debated in entrepreneurship studies. Third, Fetter argues that scarcity implies the active investment of resources, and thus the need for entrepreneurship. This view hints at current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as well as work emphasizing investment rather than opportunity as the defining concept of entrepreneurship. It also provides the microfoundations for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18.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entrepreneurship decisions. Family influences entrepreneurship decisions via two channels: (i) Spouses work more in case of business failure and (ii) children increase the cost of failure. We use administrative matched owner–employer–employee–spouse data to estimate the predictions derived from our model. We find evidence that marriage decreases entry into entrepreneurship and increases average firm size, consistent with mechanism (ii) dominating the (i). Using direct information on children, we find that more children decrease entry into entrepreneurship and increase average firm size.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在全球呈交织发展之势,其中知识创业尤其受到关注。与农业时代倚重土地要素、工业时代倚重资本要素不同,知识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倚重知识要素的一种新兴创业行为。国内外学者从概念、内涵、特点、影响等方面对此作了初步研究。总结、梳理并借鉴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优化知识创业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