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就企业重组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具体处理问题进行了明确。《通知》所称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  相似文献   

2.
<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财税59号),就企业重组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具体处理问题进行了明确,为加强对企业重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的理解,本文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案例日趋增多,而其过程中的税负成本成为影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为出发点,结合案例分析该文件对企业重组过程中所涉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析重大资产重组中的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案例日趋增多,而其过程中的税负成本成为影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为出发点,结合案例分析该文件对企业重组过程中所涉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及《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59号)等相关政策规定,对企业合并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会计准则与税收政策,总结了两者的差异,对如何协调两者的差异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财税[2009]59号文件和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4号公告关于企业重组的所得税税务处理规定,结合案例分析了企业重组业务中特殊性税务处理的适用性和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时应注意的风险。掌握并正确运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规定,有利于企业控制风险,达到合理节税的目的,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财税59号文),该通知在对企业重组业务涉税问题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对企业重组业务的纳税筹划和税务风险控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指出,为有效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应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税务规划应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鉴于此,本文在解读财税59号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企业重组业务的税务处理、风险控制和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艳 《商业会计》2015,(5):27-29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交易量和交易形式的不断扩大,债务重组成为了企业间解决债权债务经济关系的有效途径。债权债务双方通过债务重组行为会确认当期损益,但是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通知》)对当期损益的认定标准不同,因此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要进行纳税调整;《通知》还对部分符合条件的特殊性债务重组行为有分期纳税和暂时免税的税收优惠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号)。《通知》规定,对企业取得的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应按以下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1.企业根据搬迁规划,异地重建后恢复原有或转换新的生产经营业务.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对企业间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初发布了《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为了便于操作,下面将债务重组在会计方面和税收方面的规定,进行具体的说明和对比。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所得税处理办法”)从不同角度对债务重组具体操作加以规范,虽然两者均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但两者的规定存在差异,笔者就债务重组中3种常见方式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跨国经营不断增多,企业的收购兼并业务日趋复杂,这对企业合并会计政策提出了新的问题,如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因此财政部在2006年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指导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实务.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文件精神,对与所得税相关的商誉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商业会计》2003,(4):27-27
为加强对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管理,防止税收流失,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对以低于债务计税成本的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换为资本(包括国有企业债转股),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债务重组的计税进行了规范。办法规定,债务重组业务中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让步,包括以低于债务计税成本的现金,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等,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  相似文献   

14.
并购交易已成为我国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2009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通知>),并追溯至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以确保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生效日期一致.本文对<通知>涉及到的股权收购中股权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异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李飞  张艳 《商业会计》2011,(31):26-28
企业债务重组是企业重组的一种方式,也是企业处置不良资产的一种重要手段。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规定,2009年颁布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首次明确了新税法下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方法。本文在介绍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债务重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基本思路,并结合实例具体阐述债务重组业务在会计上和税法上的操作方法,重点阐述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原债务重组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依据、立场和目的不同,因此在具体处理上存在着一些差异,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出台,大大减少了会计处理与税务之间的差异,简化了债务重组业务的纳税调整,这无疑给税务人员和企业会计人员带来了方便。笔者主要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中“以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的具体方法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企业合并业务的发展,与企业合并相关的会计、税务处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结合企业合并准则、所得税准则和财税59号文件的相关规定,通过对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不同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合并方的递延所得税确认和计量,旨在对企业合并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犤2001犦78号)明确指出:自2001年5月1日起,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财政部关于企业对减免及返还的流转税有关会计处理问题作了如下规定(财会字犤1995犦65号):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未设置“补贴收入”会计科目的企业,应增设“补贴收入”科目。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由此也带来了在免…  相似文献   

19.
企业重组指对资产、人力、管理、科技等各种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新建生产运营方式,有助于企业一直处在竞争优势地位,重组的重要业务是资产收购。怎样把企业重组方面资产收购活动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业务做好,属于企业财务核算者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重点介绍了资产收购的含义,阐述了企业重组方面资产收购活动的会计处理以及所得税处理内容。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等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和税务处理进行了引导和规范.本文通过解读企业合并的相关文件法规,对企业合并的会计与涉税事项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差异导致的经济后果,并提出对策建议.一、企业合并内涵界定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的方式包括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三种.税法规定,企业合并,是指一家或多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合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称为合并企业),被合并企业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企业合并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