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的信任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特殊信任,这被视作理性经济组织难以在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特殊信任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之间的否定关系提出质疑,通过案例研究后发现:合作社在外部力量的参与下,被嵌入一个资源性结构中。这让领办合作社的能人受到环境软约束的影响,使其得以摆脱"人情困境",并培育出认同合作文化与组织理念的关键群体,进而为合作制度变迁提供源动力。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构建起的"利益—关系网络",能够让普通农民在频繁交易与重复博弈中深化自身对合作社及其工作人员的信任关系。由此,普通农民的信任特征就会不断从工具性与人际性的维度向价值性与制度性的维度演化。这能够促使普通农民在参与合作社的活动中逐渐从外围成员成长为核心成员,从而为合作社扩增成员规模创设条件,并为合作制度规范化建设提供稳定的支持力量。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提出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扶贫10年后.2009年又提出并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称“双到”)战略部署。本文在分析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在“双到”扶贫中作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了以广东温氏集团为代表的新兴县农业龙头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效应,为进一步迅速培育、发展、壮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提出了一些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4.
资产收益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机制创新,已经在我国贫困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涌现出了一批新做法和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和研究。本文基于对东部扶贫改革试验区Z市典型案例的深入考察,从资产收益扶贫的基本内涵和运作机制入手,结合国家政策和地方已有的实践,深入分析资产收益扶贫的减贫机理与实践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剑河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州,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曾经是全国28个重点集体林区和贵州省10个重点林区县之一;但因地处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山高坡陡、耕地稀缺、资源贫瘠、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水平偏低、内生动力不足等原因,剑河县不仅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 相似文献
6.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江苏省句容市农业龙头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逐步延伸,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位于贵州西北部的赫章县,针对农民“卖难”问题目益突出的现实.立足于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兴办“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到2001年,全县发展各类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公司(场)46个,从业人员218人; 相似文献
8.
东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新阶段、新问题与新思路——“东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困境与出路”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北京市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主办的东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困境与出路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9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农业部、北京市平谷区等国家和政府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农林中金 相似文献
9.
共生理论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共生机制、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分析框架,建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体系及其动态生成过程。本文通过对农村产业融合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的探究,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嬗变过程,进而探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策略,分析结果表明激活能量生成机制、打通能量传导渠道、完善能量分配模式以及营造有利外部环境等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共生理论的角度阐释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演化规律,为探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新型“合作组织”——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合作组织”应该解决农村资金和人才不足,小农意识浓厚等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推广这种组织必须确立政府的定位、组织的治理模式和立法等“合作组织”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四月的江城武汉,细雨纷飞,鲜花烂漫. 4月15日,春意盎然中,农发行总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尉士武在湖北省分行行长丁伟、营业部总经理郭扬华的陪同下,冒着沥沥春雨,在深入到湖北省分行营业部支持的武汉华丽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新华扬生物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调研后指出:农发行要抓住国家批准武汉市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认真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积极支持具有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科技含量高的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两山"论断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石。切实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增强风险抗击能力和可持续生计能力,形成生态富民的内生发展动力机制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浙江起步早、发展快且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丰富的典型经验,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多期叠加的过程性与阶段性问题和困难,集中表现为起步期存在简单"拷贝先进"倾向,造成同质化、发展期存在偏重短期效益造成过度消耗资源现象和瓶颈期存在发展后劲不足且风险显露情形等三大问题。因此建议,明晰"两山"转化的一切可能资源,形成全要素联结机制;明确"两山"转化的现实可行路径,形成"五化共建"的协同机制;明了"两山"转化当前与长远的共同关键点,用适度留白的方式保障代际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四川省眉山市依托产业优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功实践为例,经分析后认为:依托产业优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反过来又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失为一种双赢的选择.同时,针对当前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指出:各级政府必须提高认识、加强指导、强化扶持、强化服务,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理论界充分肯定农业产业化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人为“泛化”和片面“拔高”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倾向。严瑞珍同志提出,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产业的过程。①陈吉元同志认为可以将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困境、实践与改革思路——“土地制度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进入了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发展期,对土地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土地制度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农民权益并且促进经济与社会 相似文献
16.
农业“大产业”指对区域内优质农产品实施产供销一体化,贯通产业链条,融合三大产业,推进农产品种植、生产、销售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以发展农业“大产业”为契机,推行山西农业改革“负面清单”;盯住中高端消费市场,加快农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高标准的农产品;挖掘山西省在杂粮、畜禽、蔬菜、鲜干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方面的资源优势。用政府有形的手培育企业,用市场无形的手吸引人才,用区域公共品牌推广产品,在农业领域率先蹚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7.
18.
在振兴贫困地区经济问题上,该先走哪一步?吴强、侯延娴同志在《试论贫困山区脱贫的捷经》(《中国农村经济》1986年第6期)中设计了一条捷经——发展具有“土”味的乡镇工业。他们认为,农业不是贫困山区的优势,“从农业找出路,无疑是作茧自缚”,通过林、牧业脱贫致富,“则远水难解近渴”。我对此有不同看法,提出来与吴、侯二同志商榷,也向大家请教。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6)
正为促进全球经济要素自由流动、高效合理配置资源、深度融合市场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国西北边境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的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合作区域,是历史上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在经济与政治上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中亚五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广人稀,农业发展条件优越,已与中国开展了诸多方面的农业合作,但总体上合作 相似文献
20.
改革10年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通过实行联产承包制,突破旧的人民公社体制,把分散经营引入合作经济体系的阶段;二是在新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实现新的组合,创建合作经济组织新模式的阶段。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提供了前提条件,后一阶段则要巩固和发展前一阶段改革的成果,为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