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论区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传承的双向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济》2013,(3):133-135
嫩江流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里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民俗独特且神秘,这些丰富的文化产品以及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成为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旅游资源阐述的基础上,指出要以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前提,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云南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和独具特色的品牌。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云南旅游发展战略的关键,文中就其保护性开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是民族文化在旅游浪潮迭起的年代,尤其是商业化的态势日趋严重。其中既有外来文化对当地旅游地区民族文化的冲击,也有旅游市场需求方向的转变。直接导致一些旅游地区对当地民族文化进行重新组织,直接或间接导致当地民族文化出现变异。"旅游凝视"理论充分解释民族文化变迁的原理。在"凝视"在民族文化变迁中作用。同时基于此种理论提出了对地区民族文化的新思路。本文以广南县为例简单探析"旅游凝视"下的民族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国内外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分析,国外更多关注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与景观研究、文化与旅游市场研究、文化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化与旅游理论、方法研究、文化的变迁和旅游的发展研究等方面;而国内从民族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协调、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等方面,对已有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国外和国内的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就今后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十四五"时期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强区的重要法宝。目前,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建设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文旅融合创新与特色创建意识有待加强、文旅融合项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宣传效果和品牌效应有待提升等问题,面临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文章在总结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深入挖掘民族地区优秀文化元素、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增强现代化营销策略和宣传实效3个方面促进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以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旅游景区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了异质性活文化资源战略对旅游经济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物和情境综合体的民族活文化资源,是具有异质性的资源;只有打造这样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才能够获取旅游经济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认为在进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认识到异质性资源自身的特点,只有民族文化资源保持原有的特色,保持其活力和生机,才可能具备可持续的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研究结论将为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战略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介绍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意义。其次探讨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足,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开发,最后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8.
民俗风情是我国的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的开发、发展在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促进和繁荣的同时,也给旅游地的风情民俗等人文资源带来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如民俗风情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以及旅游者对旅游地民俗风情旅游的冲击等.对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有多种形式,在分析民族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及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的思路,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饮食文化是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发扬民族饮食文化为主旨,充分利用民族饮食资源,将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不但可以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提升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还能推动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广西在开发民族饮食文化时要注重规划、加大宣传、保持特色,建立美食地标,做大做强广西民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试图对新疆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所具备的资源优势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做分析,着重析述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对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针对新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李红勇  卢杰 《企业经济》2014,(4):143-146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文化旅游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呈现强大的吸引力,必将成为未来旅游业持久发展的新动力、新方向。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方特色文化鲜明,有着良好的文化旅游发展基础和前景。本文借助江西文化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评价矩阵,对江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进行了定量分析,明确了江西发展文化旅游的竞争优势所在,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江西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文化与旅游融合已成为我国旅游研究的热点命题,如何在广泛对比的基础上,重塑文化与旅游产业边界,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可能路径是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文旅产业差异的视角出发,从以下3个层次探讨了文化与旅游差异:国家机构设置方面,多数放在商务与产业部、或独立成部;产业内部结构方面,类别差异和口径设置差异是旅游区别于文化产业的关键;景区层面,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存在较复杂的错位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影响。最后,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文旅融合对国民消费的影响,从文化资源与产品旅游化、旅游资源与产品文化化出发,构建了文旅融合的理论模式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赵娟 《价值工程》2012,31(2):112-11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榆林位处陕西北部,与甘晋蒙宁接壤,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边关要塞,当下又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有着非常丰富和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现状和旅游业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并组织实施,将有力促进榆林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国内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使得近年来出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内各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乡村现代化发展。论文以桂北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更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从而有效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文化旅游演出市场发展迅速。分析其影响因素、选择开发模式以及表现形式成为一项文化旅游演出项目开发成败的关键。旅游地可以结合当地资源、旅游市场、产业和品牌,通过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演出项目来推动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提升旅游业的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的同时,为旅游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南昌市的文化创意旅游虽有初步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尚不够完善。鉴于此,文章对南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从资源重组、挖掘文化创意旅游消费需求和构建政府多方位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实现南昌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片区是国家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示范区,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业已成为各省市区的支柱产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可从内部和从外部两个方面来看;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技术创新、消费需求的偏好、旅游资源要素比较优势、集聚的网络区域、强劲的旅游投资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细嘉  周青 《企业经济》2012,(9):131-13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天然耦合性、互补共赢性及内外因素驱动诱导等产业融合基础条件。基于对产业发展实践和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在产业融合论的指导下,构建以融合路径、融合模式、融合动力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产业融合机制,是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同时,发展方式的协同融合、资源开发的有效整合、保障机制的协调配套等是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