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秋莉 《活力》2011,(14):118-118
“传播一定信息,借此表达一定舆论,是新闻宣传的最高境界。”而“舆论值”是看一篇稿子优劣的重要条件。本文试从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社会使命,探讨如何在传播实践中不断提高舆论值。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环境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嬗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增强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改变思想、拓展视野、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对网络舆论环境下工作内容变化的研究,提高对网络舆论的敏感性和导向力度,让思想政治工作顺应网络舆论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影响民营经济高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形成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才能安定民营企业家人心、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牢靠的思想保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舆论环境建设。本文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舆论环境等相关精神要求出发,结合近几年舆论环境实际,就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舆论环境、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介与舆论紧密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所以,我们要善于正确利用这种作用,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积极正面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秋颖 《活力》2013,(4):129-129
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舆论的形成因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公众以及公众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程度而不同。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政府关停PX项目,并承诺尽快搬迁,赢得舆论的真诚掌声。关于工业化如何避免环境风险,这两天中国社会想得最多。这个纠结是转型的特殊时代强加给中国社会的折磨。  相似文献   

7.
电网建设是国家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未来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保证.随着各种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公众舆论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电网建设的影响也是供电部门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新时代背景条件下,如何优化电网建设的舆论环境,促进电网建设的顺利进行将成为供电部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如何在国有企业宣传工作运用习近平新闻舆论理论体系,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按照梳理我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沿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理论体系在国有企业中的实践思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和链式多重中介模型,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网络舆论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效应及间接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直接效应看,网络舆论可以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从间接效应看,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创新在网络舆论对碳排放的影响中发挥了链式多重中介效应,网络舆论可以经由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三条路径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其中,中西部地区网络舆论影响碳排放的三条路径均显著存在,而东部地区主要通过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两类独立中介效应降低碳排放强度。因此,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重视并进行合理引导,强化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的协作,加强不同区域间的联动,以有效发挥网络舆论的碳减排效应,推动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王成 《新远见》2011,(4):102-106
按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赵启正的说法,“国际舆论环境就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评论和总体印象,国际上多数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形成对该国的舆论倾向。”^1舆论环境是媒体和其背后的利益集团联合制造的,而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往往就是由舆论环境塑造的。当前.国际信息传播”西强我弱”的格局非常明显.并将持续很长时间。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形势严峻,国际社会对  相似文献   

11.
汤力峰 《价值工程》2014,(17):258-260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网络舆情也因为微博的广泛应用而表现出新的特征和规律。微博舆情具有主体去中心化、出现快速迅捷、形成依赖响应、扩散呈裂变式和发展可控性差的特点,其演变可简单分为萌芽、裂变、消解三个阶段。微博舆情的特点给高校传统的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可通过完善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建立微博舆情监测机制、形成微博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和健全微博舆情反馈评测机制等方法构建适合自媒体环境的微博舆情干预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伟  丁菁 《价值工程》2010,29(32):310-310
本文从躲猫猫这一事件分析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局限,并对构建和谐网络舆论环境路径做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柳胜国 《价值工程》2012,31(16):186-187
网络舆情的形成,多数情况下是由极少数个体在舆论的初期不断施加影响的结果,对这个体的初期舆论信息的发现,十分重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对WEB日志数据挖掘预处理技术,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及早发现具有影响力个体舆论倾向,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网络舆情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文  李珊  余重远  李瑞 《价值工程》2011,30(26):139-140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和网络舆情已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校园网络有着自己独特的网络舆情。文章选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研究个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和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基本态度,针对调查结果集中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给高校应对网络舆论带来的问题和危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孟伟 《价值工程》2014,(28):218-219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网络舆情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各种言论、思想充斥网络,导致信息不对称的普通民众极易受到一些偏激言论的吸引而忽略了真正的事实真相,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如何构建起高效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对于更好的利用网络舆情反映现实民意、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分析了网络舆情扩散的过程,探讨了网络舆情扩散在网民、网络媒体层面以及政府处理网络舆情扩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网民、媒体、政府三个层次分析网络舆情扩散,因地制宜,可以有针对性的找出治理网络舆情扩散的策略,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扩散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re are some favorable signs. At this time of federal budget constraints, the EPA is tightening its belt. EPA's Science Advisory Council recognizes these fundamental constraints and urges the agency to consider relative risks to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in establishing regulatory priorities. If Congress and EPA follow this informed advice, and consider honestly where medical waste fits into the spectrum of environmental risks, there is at least a chance that they could come up with a simple system--just enough to satisfy public opinion, but not enough to keep people from solving the problem.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高校治理结构现状,指出高校治理结构转变的重要性,进而论述了大学生网络信息行为特点和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随后通过简单分析展现了网络舆情影响下的实际高校治理和网络监督的作用。最后,依据国家教改试点方案的高校改革要求,探讨了面向网络舆情的高校治理结构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model of public opinion dynamics, focused specifically on attitudes toward war. The model consists of citizen-agents who have dual (public and private) attitudes. While they change the two levels of attitud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ules of two-layered interactions with neighboring agents, they also change their own attitudes internally. Our model shows that public opinion has “meta-stable” states, which generate overlapping, or two-valued, stable states. This characteristic can explain how public opinion responds to the outbreak and continuation of war very differently, not just in our model, but also in the opinions of European citizens on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ose of American citizens on U.S. war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public knowledge of basic economics and public opinion on economic issues. The primary data sources are five national surveys, administered from 1992 to 1999, which contain a rich set of questions to conduct multiple tests and comparison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economic knowledge and public opinion. As a whole, the results offer significantly stronger evidence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knowledge and opinion than is possible from a study of a particular sample of adults using a single set of survey questions.The analysis proceeds in two ways following methods that were originally used with one of the five data sets, a 1992 survey of adults (Walstad, 1997). First, a regression model is specified and estimated with each data set to identify how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work in economics, income, and political party affect economic knowledge. Second, probit analysis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conomic knowledge on public opinion on selected economic issu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above variables. The results from the 1992 data serve as the baseline for comparing the findings across the other surve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