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新审计准则的三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红燕 《新智慧》2006,(8):51-5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施行。新发布的审计准则与旧的审计准则相比,主要有以下三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的体系及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共同构成的,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已与国际会计准则真正接轨并达到趋同的目标。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又一新的里程碑,并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新会计准则的体系和内容,分析比较了与原会计准则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16项会计准则的发布与实施已有5年,与新会计准则相比较,本文就存货等三项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助推新会计准则的贯彻与落实.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重大调整,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属性,其中主要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其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必将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非货币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面的应用,并分别分析这些方面的应用对企业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夏鹏 《新智慧》2006,(3):24-25
1993年,“两则两制”(《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刚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财政部即开始研究制定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准则,旨在使我国的会计实务与国际接轨。从1998年到2002年,财政部共发布了16项企业会计准则。2002年以来,财政部加快了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步伐,同时也加大了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力度。在条件基本成熟的基础上,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全面推出了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袁丰 《新智慧》2006,(7):41-4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新准则”),这是针对我国股份支付会计实务发展而新增的一项具体准则。目前,关于企业以权益性工具获取商品和其他资产的处理规定零星、分散.没有明确地统一规范企业以权益性工具获取服务的交易的确认和计量,新准则将弥补这一缺陷。本主要就新准则的主要内容、与原会计核算规定的区别以及执行本准则对企业的影响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徐寒  张玉珍 《新智慧》2005,(9):19-20
自2001年7月财政部发布《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起,我国又陆续制定了《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等准则。初步形成了资产评估准则框架体系,但是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9.
韦秀长 《新智慧》2006,(9):43-4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新准则”),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租赁日的确定、初始直接费用计量等方面有一定变化。笔就新、旧准则的差异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比较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无形资产的定义和核算范围、无形资产成本计量、后续计量及土地使用权的处理等方面,对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无形资产准则与2001年会计准则进行比较,阐述了新旧准则存在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4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新的准则体系构建了崭新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标志着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即将步人实施阶段.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含义人手,研讨了新的审计准则体系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框架构建,以及在该模式下的审计业务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IAS41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芳城  唐洋 《新智慧》2006,(8):52-53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同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是必然趋势。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发展水平,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笔认为有必要将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以便对新准则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物资产准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徐良栋  李顺珍 《新智慧》2006,(11):30-31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各项准则之间需要实现全方位协调,这也是准则体系构建的难题所在。本通过对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情形的探讨,剖析《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简称“企业合并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两项准则之间的协调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对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谈谈新会计体系的创新和特点以及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对企业的影响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卿固  于颖 《新智慧》2006,(9):67-6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该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目前各种形式的企业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但笔认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概念的提出有待商榷,而且该准则中缺少对公允价值取得方法的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当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本文拟从探索公允价值的内涵入手,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及将产生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明东  王琪  李民 《新智慧》2006,(11):46-47
一、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1.关于首次执行日和过渡日的概念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使用了首次执行日的概念,但未对此概念作解释;国际会计准则使用过渡日的概念,并对过渡日作了解释。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过渡日是指企业首份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编制的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全部可比信息中的最早期间的期初。如企业决定于2007年按IFRS编制财务报表,则2006年1月1日为过渡日。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协调,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全球经济中的可比性,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本文将我国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具体规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当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本文拟从探索公允价值的内涵入手,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及将产生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