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按名义汇率计算,2000--2006年间,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从3.8%上升到5.5%,对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仅次于美国20.5%的贡献率。同期,中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从3.6%上升到7.2%,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2%,排名世界第一。2007年,美国经济由于次贷危机而放缓,中国有可能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52):17-18
中国一位银行业的高级官员表示,中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提高人民币汇率,解决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的问题,以便维持中国的可持续增长。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令中国越来越多的经济专家和政府官员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燕  方兆康 《南方经济》2005,(11):91-93
人民币汇率改革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研究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转变对外经贸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关注公众心理和加强政策研究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战后、特别是浮动汇率体制下,大国的快速经济增长通常引起本国货币的走强,并存在滞后性和阶段性。本文主要从日本、德国经济增长对日元、马克汇率的长期影响入手,在研究已有汇率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框架,得出一种长期性的、综合性的、折中的汇率决定理论,以此考察一个时期内经济基本运行状况对汇率水平的影响。我们还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阐述了该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与前18大贸易伙伴的月度双边数据,计算了双边贸易收支的长期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汇率弹性有正有负,存在相互抵消现象,因而汇率对中国总的贸易收支影响可能不显著。另一方面,收入弹性普遍大于汇率弹性,再加上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幅度一般要超过汇率变动幅度,因此,中国和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汇率,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而非汇率变动,因此以中国存在贸易顺差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缺乏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人民币汇率严格控制的辩护来源于中国希望避免重蹈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覆辙。当时,日本屈服于外国压力,让日元升值,导致了长达十年的增长停滞。正如当时的日本,中国目前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让人民币汇率以更快的速度升值,缓解全球经济失衡。这由中国1.4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1995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发生了四次较大波动 ,但总体上处于持续升值状态。经验分析表明 ,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度升值不仅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也会产生间接的不利影响。近期人民币有效汇率贬值仅是针对前期汇率大幅度升值的价值回归。从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看 ,短期内人民币名义汇率应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但中长期可将汇率体制从钉住美元转换为钉住一揽子货币  相似文献   

8.
汇率与经济增长:对亚洲经济体的检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文选择了若干亚洲地区经济体(中国、日本、香港特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考察其在1975~2002年间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与经济增长有关。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增长是否在长期内对实际汇率产生决定性影响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制度特征有关;(2)除了菲律宾,其他样本经济体中实际汇率错位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决定性的影响;(3)我们对Huang和Malhotra(2004)有关亚洲汇率制度是否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进行扩展性分析后发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的市场以及价格体系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9.
干杏娣  许启琪 《世界经济研究》2020,(4):3-16,45,M0002
文章基于跨境投资视角测度中国2000~2017年29省时变权重的区域投资实际有效汇率(RIREER),并将汇率、FDI与经济增长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从汇率水平和波动两维度深入考察经由FDI渠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IREER升值有助于吸引FDI,进而对东道国(地区)经济扩张产生积极作用,该积极作用在沿海地区效果更为显著,拉大了沿海与内陆经济增长差距,但RIREER升值对FDI的边际吸引力递减。RIREER波动导致FDI流出,对东道国(地区)经济产生负向冲击,该负向经济冲击对沿海地区影响更为明显,缩小了沿海与内陆经济增长差距,但汇率风险增大引发FDI流出的边际作用递减。  相似文献   

10.
李阳  牟文庆 《中国经贸》2010,(24):123-123
物价和汇率是开放经济体中两个核心的经济变量,传统理论认为汇率浮动会影响一个的物价水平。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国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后发现,汇率的升值对于CPI的上涨产生了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采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框架,估算了1994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2季度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了三次低估和三次高估,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而实际汇率高估则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因而,避免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应成为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谷宇  高铁梅 《世界经济》2007,2(10):49-57
本文通过建立GARCH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及其对中国进出口的长短期影响。分析表明:在长期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进口、出口的影响显著不同,对进口表现为正向冲击,对出口表现为负向冲击。在短期内,对进口、出口都表现为负向冲击,但对进口的冲击效应稍大。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性扩大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贸易顺差。本文分析还表明,中国出口主要受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及FDI的推动,且出口对价格变动很敏感;中国进口的增长则主要受中国实际收入增长的推动,且对价格变动不敏感。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显著不同反映了中国经济内外需求不均衡,贸易结构、贸易方式不合理等经济中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相对稳定,同时,要强调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实际上,作为影响广泛的经济变量,汇率与结构调整的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当前,随着中国外贸形势的逐步趋稳,以及外汇储备上升速度再次加快,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关注程度重新上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就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与美国、欧元区及日本的双边贸易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中欧、中日双边贸易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中国的经济产出总量,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上述双边贸易存在负效应,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使中国对外贸易的总量和增长趋势均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5.
《产权导刊》2010,(1):47-47
目前,全世界包括美洲、亚洲、欧洲对人民币的升值要求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将会加大。此外.近期水、电、油以及铁矿石等价格上涨,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在垒融风暴过后,国际环境对中国经济越来越不友善.在汇率压力越来越大的同时,贸易制裁、贸易壁垒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带符号约束的因子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FSR-BVAR),检验了引入汇率预期后实际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目标影响效应的变化,对比分析了实际汇率和汇率预期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汇率预期对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引导作用,汇率升值预期对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和就业具有正向引导,对物价水平具有负向引导;引入汇率预期,实际汇率波动对稳定物价水平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性显著提升,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效性无明显变化,对平衡国际收支有效性有所下降;在预期引导下,汇率预期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的调控更有效,实际汇率波动对稳定物价和促进就业的调控更有效;汇改后,预期引导下的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显著提高,对就业影响效应减弱,而汇率预期对经济增长、价格水平及就业水平的调控效果减弱,对国际收支影响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7.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汇率不仅影响与外部的经济交往,而且影响内部的稳定和增长。面对日益增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必须正确把握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合理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努力延长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彭博新闻社5月21日】中国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而这与亨利·保尔森无关。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货币供应的飞速增长、通货膨胀、失控的股市以及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促使中国政府考虑提升人民币汇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浅析开放经济过程中物价、利率、汇率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经济过程中经济问题的实质可以归结为物价、利率、汇率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对现阶段中国经济中的三者关系作出探讨。探究本质、理顺关系。利率的决定因素是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因素,利率是物价、汇率的形成基础,利率的变动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叁身的作用。从中得出结论: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将越来越高,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是不变的趋势,在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逐步实现汇率市场化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末以来,西方一些大国正形成一股联合之势,欲迫使人民币升值。他们提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是在中国目前“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下实现,换言之,中国经济增长是由人民币贬值带动的,这使得中国争夺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因此,中国应该放弃现行的汇率机制,让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