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建设肩负着优化环境与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目前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加快西部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是改善我国生态现状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是实施西部开发的当务之急。新形势下西部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新思路是:转变观念、拓宽领域,积极保护、促进发展,早划多划、逐步完善,为实现西部地区山川秀美、经济繁荣做出新的贡献。为落实新思路,提出8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与任务。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杭州西郊,是杭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牢固生态屏障。基本情况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是江南不可多得的"生物基因库",地处华东—华中丘陵平原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35个优先保护区域中的"黄山—  相似文献   

3.
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研究既能发展生态旅游业,又能加强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保护的理论与操作措施,提出通过宣传教育、确立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利用、全面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环境问题给全球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障碍,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已经将人类逼上了危险的境地.要更好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山东省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根据对三个样本村的实地调查发现,海洋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区管理之间存在生产经济活动与资源保护冲突,其原因为保护区所在地区一般经济比较落后,保护资源权属不清及当地居民资源环境意识淡薄。自然保护区居民补偿制度的思路是,作为补偿主体的政府应做出制度安排,为补偿客体(当地居民)提供经济补偿,同时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6.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本文论述了加强海洋环境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理想的发展模式.由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只有充分认识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价值对人类的作用,避免损害生态系统的短期经济行为,才能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最终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水利部已经规划或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高生态水平、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水利项目,如“引岳济淀”工程、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工程、衡水湖湿地修复工作、洱海上游东湖湿地修复项目、乌兰诺尔水源工程、扎龙湿地调水工程、引察济向工程等等.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范围内,围绕经济增长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肆意开采和破坏,从而导致人类面临自身生存危机的一系列综合性因果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我国在面临世纪之交的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源于环境保护,最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目的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外经济的高速发展总是会忽略环境保护。而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带来的经济发展其实是本末倒置,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所以今天我们来谈谈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该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莱芜市的采矿业和冶炼业大规模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增长,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重点分析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负面影响的同时,提出经济发展应该与环境相协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解析了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因素,进而提出适合本地区的保护措施和社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发展;在发展方式上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又要使自然资源和环境得到永续利用和保护,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和探讨辽宁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全省农业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进程的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管理与周边居民生存权利的冲突;农民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造成环境污染;保护区管理资金短缺,科研实力薄弱;提出对保护区周边的居民进行教育和经济补偿,解决农民为了生存对保护区资源破坏的问题;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开发绿色食品;对有经济价值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开展生态旅游;与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引进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球的共同主题。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号召人们珍惜和善待这个唯一的地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了“地球在我们手中”,要求人们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更加切实的行动。而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既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我国的近1000个自然保护区,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系统。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具有共同的目标取向,生态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积极有交的保护手段之一。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霞  李化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0,13(5):37-40,F004
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正确认识、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人类与环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针对我国实施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战略提出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退耕还林,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为我省调整经济结构,构建特色经济提供了机遇。1998年9月在四川省率先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了禁伐、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两个重要的方面,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目标是治理因为森林植被破坏、陡坡地开垦种植造成的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环境破坏。直接的动因是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水害,促成了中央下定决心。今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关于“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的战略号令,朱镕基总理…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 E C D)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到1992年,国务院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提上议事的日程。自此,国内的专家、学者都曾对可持续发展下过定义。总体来看:可持续发展是在坚持公平的条件下,以人为中心,以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人口、资源、环境是决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塑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优美生态环境、向国内外展示城市的崭新形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上海市三大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即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和加强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物质前提的生态环境,却呈现出退化甚至恶化的趋势,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及我国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亿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0%。严峻的客观现实表明,要在21世纪初彻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就必须从传统的以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目标为主的战略转到以追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就农业而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