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况娅芸 《南方农村》2009,25(3):71-73
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发展现状以及路径选择。主要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各种素质,建立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确处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正确处理开展经济建设和开展其他方面建设的关系,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选择新农村建设具体模式的关系,要求既要坚定不移又要不拘一格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正确处理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保护文化资源的关系,要求把新农村建设和保护文化资源摆在同一棋盘上;正确处理注重当前发展与关注长远发展的关系.要求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晓明 《农业经济》2006,(12):28-29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营管理》2006,(4):F0002-F0002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  相似文献   

6.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贯彻《建议》精神,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特将《建议》有关内容编。[编按]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议》提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  相似文献   

8.
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利益协调机制。抓好其他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大…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新华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华社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农村的概念 本文提出的新农村,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经过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可实现的目标。中国的新农村应当是丰衣足食、精神健康向上、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具有良好发展机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社会。 1.新农村是小康村,但又高于小康村。小康主要涉及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状况,人类生活环境和人口素质等方面,较少涉及到农村生态环境,对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农村长期发展的制度与机制也反映不够,因而不能作为中国新农村的唯一目标。新农村是小康村,是生态村,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与我国法治体系的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以此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的动力与路径,希望对未来我国学术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理论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途径。本文提出应以产业化经营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促成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搞好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推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本文根据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结合金堂县的实际情况,对建设金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具体指标、措施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4.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就提出了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篇大文章。要在中华大地上特别是要在我国广大山区和牧区普遍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做法。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些探索,引发讨论,希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江苏作为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有可能也有必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要前提。要认真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进一步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三农”应该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并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促进公…  相似文献   

17.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同志在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指出:谋划“十一五”时期的粮食工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的精神,着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局,找准粮食工作的定位。一是粮食流通工作的基础在农村,粮食收购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农民。粮食流通的根本任务就是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村,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农村经济》2006,(11):101-104
新农村建设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和国家政治社会长期稳定的现实选择。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资源向农村配置;推进现代农村建设,培育新农民;深化农村改革,反思并重构农村政策体系,构建强有力的乡村二级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村环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的25年,应该说我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我们的农村变化不大。农村的生产效率也很低,脏乱差的情况仍然如旧,农民的收入低。所以,解决“三农”问题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要在中央的支持下,地方负起主要的责任,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农村、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实行两个倾斜,城市要向农村倾斜,工业要向农村倾斜。现在的情况仍然没有扭转过来,还在继续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我们要通过五年到十五年的努力,使我们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杜娟 《山西农经》2010,(5):26-28
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发展农村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大量闲置民房和空地,开发当地有特色的农村产业;鼓励投资者将目光由城市转向农村,鼓励富余群众投资能带动就业的产业;智力支农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脚步;各级政府要在农村发展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