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生产者缺乏科学施肥知识,我国粮食生产普遍存在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不但降低了氮肥的施用效率,而且也加重了农业的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以山东省寿光市玉米生产为例,通过对农户进行氮肥施用技术培训,实证分析技术培训对农户氮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培训可有效地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在玉米生产中减少氮肥施用量23%,而单产还有所增加;同时也发现,耕地面积与农户氮肥投入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技术培训和耕地流转市场对减少氮肥施用、提高氮肥施用效益、控制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都将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密度三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获得了夏玉米亩产高于600公斤同时亩净产值超过250元的优化栽培方案。在本试验条件下三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密度、磷肥、氮肥。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秧苗田施用控释氮肥的"水稻免追返青肥技术"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水稻免追返青肥技术能使稻苗早返青,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特别是在水稻减施氮肥13%的条件下,采用免追返青肥技术处理的水稻均比常规施肥增产,且施用氮肥成本不增加,是一种适用于机插水稻的减肥增效技术。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是农作物生产不可缺少的三要素,只有氮磷钾肥施用比例合理,才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据全国化肥试验网的资料来看,在六十年代每亩施含氮21%的标准氮肥40斤,每斤可增产稻谷4—5斤,小麦2—3斤,玉米4—6斤,籽棉2斤,油菜籽1斤,薯类和甜菜8—12斤。近年来,由于盲目施用氮肥,有些地区造成氮、磷、钾比例失调,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由于自然要素组合的特殊性,与传统内陆农区相比,滩涂围垦区农业生产特点鲜明。摸清该区大田作物碳足迹,可减少区域碳排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结合IPCC田间温室气体计算方法,建立大田作物碳足迹评估模型,估算滨海滩涂垦区大田作物温室气体排量。[结果](1)滨海滩涂地区大田作物的碳足迹(以CO_2当量)总体在0.63~0.769kg/kg范围内,不同作物的碳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0.769±0.224kg/kg、水稻0.739±0.241kg/kg、小麦0.636±0.183kg/kg和大麦0.630±0.184kg/kg;(2)氮肥生产和施用环节对该区碳足迹贡献度最大,贡献率分别为26.46%~37.12%和29.06%~51.94%。该地碳足迹数值和结构上呈显著地域化特点,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氮肥施用贡献度大,水田灌溉贡献度大。[结论]降低该地区碳足迹,重点关注施氮和水稻灌溉工程两个方面。采用降低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等措施,可达到降低碳足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氮肥是当前施用最广,最普遍一种肥源。讲究氮素化肥的合理使用,更好地发挥具增产作用,在农业生产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化肥过量施用问题。本研究参照中国玉米区域大配方施肥标准,测算了玉米主产区的化肥减量目标,并结合玉米主产区的化肥施用总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及吨粮化肥施用量综合分析了玉米的化肥施用现状,精准识别了化肥急需减量的关键地区,并进一步探索了种植玉米的化肥减量路径。结果显示:中国玉米主产省化肥的减量目标为255万吨,占玉米化肥施用总量的19%;化肥急需减量的省份有吉林、云南、甘肃、宁夏、新疆、江苏和山东;中国应进一步提高用肥效率、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和提供服务、完善经济管控政策和健全化肥管控法规。  相似文献   

8.
生产无公害蔬菜除了对环境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外,同时还必须抓好施肥和施药这两个关键环节。化肥的施用蔬菜的种类不同,施用的氮肥也不同。菠菜、白菜、莴苣等蔬菜容易大量积累硝酸盐,应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对不易积累硝酸盐的果菜类蔬菜和根茎类蔬菜如茄子、青椒、萝卜、胡萝卜等,在生产中也要严格控制硝态氮肥的用量和施用次数,在采收前30天必须停止施用。一般情况下,在夏季和秋季栽培蔬菜时,由于温度较高,可少量施用硝态氮肥,而在冬春季栽培蔬菜时,要严禁施用硝态氮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精准化发展,有助于维稳国家粮食安全,尽早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方法]文章利用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298个玉米种植户的微观数据,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无效率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是否产生重要影响。[结果]目前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值在75%左右,有较大提升空间;农资供应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机作业服务均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但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农业信息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农机作业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和农资供应服务;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有农地流转、玉米收入占比对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是否兼业对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要从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立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户认知水平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华北平原冬小麦为倒,利用中德合作教育项目一华北平原集约化作物生产体系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双对数模型对农户层次氮肥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素价格、土壤潜在生产能力、种植业收入比重、农业劳动力年龄、种植规模和是否施用有机肥料等因素显著影响着农户冬小麦氮素投入量。在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施用氮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态DEA的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动态DEA模型对2005—2013年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分析了各市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并对结果差异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自然可处置性效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各地区差异不明显;化肥、农药施用不合理,存在化肥施用过度、施用结构不平衡、滥用农药情况严重等问题。管理可处置性效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政府不断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起到推动作用。为改善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政府需要加大玉米种植科技推广力度、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市场流通环节的渠道、继续推广保护性耕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过量施用氮肥和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现状,探索减量施氮、秸秆替代过量氮肥下土壤氮素的淋失风险,以期为降低氮素淋失风险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在河北省徐水县进行连续4年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田间定位试验,分析耕作(少耕和常规耕作)、施氮量(无机氮0、200和300 kg/hm~2)和秸秆(还田、不还田)等措施对作物收获后土壤无机氮累积、土壤—作物体系氮平衡状况以及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后,过量施氮处理0~1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高达221 kg/hm~2,过高的土壤残留硝态氮增加玉米高温多雨季氮素淋洗风险。3年氮平衡累积量比较显示,过量施氮、少耕/常规耕作减量施氮秸秆还田3处理的氮平衡值无显著性差异,以少耕减量施氮秸秆还田最低,为236 kg/hm~2,过量施氮处理最高,为281 kg/hm~2,三者均显著高于少耕/常规耕作减量施氮秸秆不还田处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平衡值与0~100 cm土层的土壤无机氮、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氮素大量盈余会导致0~100 cm土壤剖面无机氮大量累积,尤其是硝态氮大量累积。少耕和常规耕作减量施氮秸秆还田处理的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过量施氮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土壤无机氮累积量、氮平衡值和作物产量,少耕或者常规耕作下,可以利用秸秆氮替代过量无机氮,降低氮素淋洗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对粮食生产中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可以精确把握粮食生产效率,为粮食生产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2007—2018年6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BM-DEA和Fare-Primont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动特征进行测算及比较。结果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平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值分别为0.793和0.744;机械投入、农药投入和水资源投入的平均冗余率较高,分别为28.693%、26.670%和21.578%。剩余混合效率即投入产出混合比例优化是造成冬小麦—夏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中小幅上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剩余混合效率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低生产效率客观存在,应通过生产资料的科学合理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推广,推动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等方式来推动粮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6年对河北省和山东省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对华北平原农户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农户存在化肥施用过量倾向,而影响农户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的因素除了化肥价格、家庭非农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土壤质量、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目的、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肥害产生的原因一是盲目施用氮肥。在生产中,人们总认为作物对氮肥的需求量大,因而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河北省和山东省的3个农业县8个村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时降低氮肥施用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降低氮肥施用量意愿的因素除了家庭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农户对化肥施用是否过量和化肥施用是否有污染的认识、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施肥、降低氮肥施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变得更具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而我国的农业也逐步朝着高技术、高效率、高生产的方向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玉米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玉米的产品质量。但是我们不仅要重视玉米的种植技术,更要防治病虫害对玉米种植的危害,在努力提升玉米种植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提升玉米作为重要农作物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8.
沼肥是新能源有机肥料,与工业化肥相比,沼肥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并确保土壤肥力不下降。为促进农业生产大规模作业以及提高农作物整体产量,在生产施肥过程中应将沼肥作为主要的施用肥料,从而实现农作物生产的绿色、有机发展。探讨了沼肥施用对玉米产量以及土壤肥力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学施用碳酸氢铵可以提高肥效碳酸氢铵是我国氮肥的主要品种之一。碳铵的含氮量较低(17%),常温下易分解挥发,施用好碳铵,提高其肥效,对农业生产很有现实意义。虽然碳铵易于分解产生挥发氨,但是氨蒸气易在土壤中被碳化、解离,并被土粒和有机物等吸附,可避免淋失。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三早一密”高产栽培技术》 在北方地区,夏玉米生长季节较短,到生长后期籽粒的灌浆成熟受温度制约较大。因此,为了争取有效积温,取得夏玉米高产优质,可采取“早准备、早播种、早管理、高密度”的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使夏玉米生产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