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秧苗田施用控释氮肥的"水稻免追返青肥技术"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水稻免追返青肥技术能使稻苗早返青,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特别是在水稻减施氮肥13%的条件下,采用免追返青肥技术处理的水稻均比常规施肥增产,且施用氮肥成本不增加,是一种适用于机插水稻的减肥增效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化肥在喀斯特山区的高效利用,实现化肥增效减施,为辣椒高效栽培提供最佳施肥数量、施肥比例、施肥方法的科学依据,在黔西县绿化乡中等进行田间试验,进行氮、磷、钾肥总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辣椒产量与氮、钾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与磷肥施用量相关性不明显,这可能与试验区域土壤养分含量有关。合理配套施用氮、磷、钾肥是提高辣椒产量、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并且在生产上施肥不能只限于高产,还要考虑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一、小麦测土配方施肥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来大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老菜田逐渐减少,新菜田不断扩大,蔬菜施肥的种类和水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地区有机肥料施用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却日益增加,且品种单一,重氮肥轻磷肥、钾肥,化肥的利用率较低等现象。这些因素致使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缓冲性能力变差,蔬菜作物得不到足够的养分,造成蔬菜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现将蔬菜生产中肥料的施用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苹果、桃科学施肥技术要点》 果农在施肥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家肥施用量少;二是各种肥料比例不合适,氮肥偏多,钾肥偏少;三是施肥时期不合理。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科学施肥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相似文献   

6.
氮是农作物生长中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对农作物生长和生理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试验研究证明,氮可以显著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光合速率和增加光合产物数量;适当的氮肥施用量可以协调农作物的生理特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适当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特别是氮肥配合施用钾肥效果更佳;氮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根冠比,促进农作物对氮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生姜的根茎在幼苗期吸收氮磷钾较少,旺盛生长期对磷的吸收量缓慢增加,对氮、钾的需求量猛增,尤其在旺盛生长期的前期需钾肥量最多,其次是氮肥;而在旺盛生长期的中、后期吸收氮肥多于钾肥,吸收钾肥多于磷肥。秋季正是生姜需肥量最多的时候,因此在生产上,根据生姜的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适时追施氮肥有助于增产。生姜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应采取"施足基肥,适时追肥"的原则。基肥分有机肥、饼肥和化肥,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农户施肥"过量"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小农户施肥是否真的"不理性"和"过量",粮食规模经营户施肥量和施肥行为是否与小农户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测算并比较了普通户与规模户的化肥施用量差异,阐释了规模户和普通户化肥施用行为决策的异质性和合理性。与假设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化肥最优施用量相比,我国玉米普通种植户实际施肥偏离经济最优水平程度较大,即化肥施用偏离度较大**,而规模经营户实际施肥量偏离度较小。规模户玉米施肥每亩59.8公斤,偏离率为10.3%;普通户施肥每亩65.8公斤,偏离率为41.2%。研究认为,普通户化肥施用偏离经济最优水平是其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策,学界认为普通户化肥施用"过量"和"不理性"是因为假设普通户以利润最大化为决策目标。规模户的化肥施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最优水平,是其在对土壤肥力认知信息不充分条件下规避风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河北省和山东省的3个农业县8个村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时降低氮肥施用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降低氮肥施用量意愿的因素除了家庭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农户对化肥施用是否过量和化肥施用是否有污染的认识、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施肥、降低氮肥施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彩萍 《山西农经》2015,(2):123-125
氮作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大必须元素之一,其施用量的高低和施用种类差异会对作物生长特性与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形成产生较大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氮对农作物农艺性状、农作物干物质积累、叶片叶绿素含量、养分吸收的影响规律,以期为作物施肥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生产者缺乏科学施肥知识,我国粮食生产普遍存在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不但降低了氮肥的施用效率,而且也加重了农业的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以山东省寿光市玉米生产为例,通过对农户进行氮肥施用技术培训,实证分析技术培训对农户氮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培训可有效地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在玉米生产中减少氮肥施用量23%,而单产还有所增加;同时也发现,耕地面积与农户氮肥投入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技术培训和耕地流转市场对减少氮肥施用、提高氮肥施用效益、控制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都将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台理施肥。夏季气温高,鱼塘施肥必须做到少施,勤施,看水施肥。以施氮磷肥为主,同时适当施以钾肥,比例为2∶2∶1,在施用氮肥与磷酸钙时,切忌同生石灰,草木灰以及其它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免降低肥效,各种化肥都应先溶于水后全池泼洒。施肥应在  相似文献   

13.
水稻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14试验方案"典型五处理设计"试验得出:中等肥力的田块施用N、P、K三要素肥料,影响水稻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顺序是N>K>P。提出在中等肥力的田块杂交稻组合生产上N、P、K三要素施肥,应控制P素肥料施用量;有机肥虽为完全肥料,但应与化肥N、P、K肥料配合施用,才能达到理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西瓜倒瓤属生理性病害,主要原因是氮肥施用过多,钙肥施用不足造成。治疗方法:建议在施肥上尽量多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钙肥和钾肥,防止氮肥过多;在生产上要严格控制增大剂、增甜剂等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在西瓜成熟期要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5.
农田施粉煤灰能增产江苏省六合县长城乡试验在农田土壤中掺入工业煤灰,最近收到了成效。实验结果是,水稻每亩施用粉煤灰5000公斤,为最佳施用量,平均亩产541.8公斤,比不施粉煤灰的农田,亩均增产64.9公斤,黄豆每亩施粉煤灰7500公斤为佳,亩均产量为...  相似文献   

16.
化肥施用水平可以从农学、经济学和生态环境学三个角度进行衡量,但三者的衡量标准存在差异。本文在讨论和比较上述三种角度的化肥施用水平的基础上,以实地调研获得的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小麦数据资料为依据,重点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成本最小化原理为基础,利用C-D函数对华北平原小麦生产中化肥施用量进行测算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三省总化肥施用经济过量程度达到116.04%,氮肥、磷肥和钾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过量施用。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绿色食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生产绿色食品必须科学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尽量减少化肥施用量,化肥必须和有机肥配合使用。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合理补施钾肥、锌肥,改进施肥方法,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获得更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大豆追肥     
大豆是需要肥料较多的作物,据试验分析,亩产500斤大豆约需氮素31.7斤,磷酸6.2斤,氧化钾8.5斤,这说明大豆需要氮肥比禾谷粪作物约多1—2倍。已经接种根瘤菌的大豆,氮的来源约三分之二可以靠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但在幼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之前,应该迫施充足的氮肥,以促进幼苗生长。特别是在比较瘠薄的土壤和未施基肥或施基肥较少的地里,尤宜增施氮肥。东北地区施用磷肥,对提高大豆产量效果最为显著,据14个农场试验证明,大豆施用磷肥能增产21—42%,还能提高大豆籽粒含油量0.5—1%。大豆对钾肥的需要虽不甚明显,但在增施氮肥,增加栽培密度的情况下,增施钾肥,促使茎稈坚硬,防止倒伏,促  相似文献   

19.
水稻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14试验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14试验方案“典型五处理设计”试验得出:中等肥力的田块施用N、P、K三要素肥料,影响水稻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顺序是N〉K〉P。提出在中等肥力的田块杂交稻组合生产上N、P、K三要素施肥,应控制P素肥料施用量;有机肥虽为完全肥料,但应与化肥N、P、K肥料配合施用,才能达到理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化肥施用量过大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农户是施肥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因此农户的施肥意愿和行为具有研究的价值。本文以陕西省咸阳市11个自然村379个农户为样本,对农户施用化肥的意愿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化肥施用意愿有农业产出、教育水平、土地面积等因素,而化肥价格与政府的直接补贴对农户施肥意愿影响较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科学宣传,减少农民追求增产的不合理施肥行为;降低或者取消农业化肥补贴,转向其他渠道补贴;扩大合作社发展,打造农资新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