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2004年我国经济走势判断(一)关于2004年宏观经济走势的不同看法。1郾认为宏观经济仍可能出现过热趋势的观点。2003年的经济过热趋势将继续对2004年的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如果政府不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或调控政策效果不大,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加快,经济过热将进一步发展。2郾认为宏观经济不但不会过热,而且可能趋于过冷的观点。2004年中国面临着导致经济紧缩的十大因素,如果处理不当,经济不但不会过热,还会趋于过冷。这十大因素是:城镇失业问题将非常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会太快;消费增长预期不会十分乐观;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收缩影…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让世人咋舌。2003~2004年每年增长率都在9.5%,20年则达到了9.9%,而2006年上半年10.9%的高速增长更是让人们感到惊奇。面对如此高速的增长,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再次陷入过热,新一轮宏观调控即将开始。中国经济是否真的陷入新一轮过热,新一轮调控是否真的需要马上开始?表面上看,10.9%的高速增长是近几年来增长的最高峰,并且远远超过中国1980~2004年间9.8%的平均增长速度,判断当前经济再次陷入过热从而需要新一轮调控似乎是很有道理的。然而,如果做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判断并不成立。首先,“经…  相似文献   

3.
柴仁 《财富时代》2004,(1):9-11
2003年已经过去.2004年已经到来。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的走势会如何?风会朝哪个方向吹?这是很多人,包括财富的追求者和财富的拥有者都很感兴趣的事。这此,很多媒体都对2004年的中国经济走势进行过预测.对于2004年中国经济的战略性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判断上来! 今年3月北京“两会”结束时,温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难度不亚于去年的“非典”!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过热了,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根本就没有过热,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是局部过热。至4月份,一部分地区的投资,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热的情况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偏冷,有的认为过热,有的认为发展态势良好。这种对经济形势看法的不同体现到宏观经济政策上,就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为了使人们了解相关各方的观点和理由,现将近期人们的有关讨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以来,随着20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基本明了,围绕2004年宏观经济的走势与宏观政策的取向,讨论再度“热”起来。那么,该如何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哪些与以往经济过热不同的特点呢? 1.当前的经济过热是投资拉动的局部过热。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局部过  相似文献   

7.
我国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反转时期的形势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于从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反转时期的中国经济的争论、走向及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关过热的标准判断,中国经济目前尚未“过热”,只是“预热”,2004年也不太可能过热,但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返转已不可逆转。与此同时,治理通货膨胀将面临失业、利益分化等许多成本,因此,需要谨慎观察并考虑宏观调控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拐点的风向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平 《当代经济》2008,(11):76-77
2007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过热,关于经济走势,理论界讨论不断。本文基于五个方面的基本判断。认为房地产业应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出现拐点的风向标和晴雨袁,但宏观调控处于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9.
有的年份经济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无明显的主导经济运行的单一力量,经济形势复杂难以判断;有的年份,经济走势可见一明显主导力量,其他变量只是配角,经济走势很容易判断。譬如2009年,政策是最大的主导因素。而2012年,经济增长的最主导力量是固定资产投资。因此笔者认为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复杂。  相似文献   

10.
综合信息     
2004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经济增长将与2003年持平随着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走高已成定局,目前海外关注的焦点正在转向2004年中国经济列车能开多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日前推出的专家特别调查,就2004年国际经济环境、中国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进行了最新预测。根据专家们的判断,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与今年持平,其中经济增幅将稳中有升,物价涨幅将走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过热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并且出现明显加快的特点。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过热,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趋势,需要降温,有的则认为中国仍处于消费不足状态,通货紧缩挥之不去,还要进一步启动经济。如何判断中国经济形势,各方面人士的看法大相径庭,本文综合各方面意见,做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2.
林松立 《经济》2012,(3):88-89
有的年份经济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无明显的主导经济运行的单一力量,经济形势复杂难以判断;有的年份,经济走势可见一明显主导力量,其他变量只是配角,经济走势很容易判断。譬如2009年,政策是最大的主导因素。而2012年,经济增长的最主导力量是固定资产投资。因此笔者认为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复杂。投资是主角出口和消费是配角  相似文献   

13.
在2004年中国投资论坛的讲台上,经济学家李扬和樊纲对目前的经济运行以及国家的调控各自阐述了不同的看法。 结构性过热还是全面过热 李扬认为,目前经济过热是存在的,但只是结构性过热,并且在有些部门是比较冷的。樊纲认为,钢材、电解铝等几个部门的过热反映了经济总供求关系的变化,因为钢材等原材料是提供给别的行业用的。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国内经济增长将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2003年经济尽管属于正常增长,却事实上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苗头,所以在2004年,需要更加注意的是抑制经济出现的局部过热,防范经济出现全面过热。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货币、计划政策,应由扩张转为收缩。在这方面,2003年上半年开始,短期宏观政策已经开始转变,一系列收缩性的财政、货币和计划行政措施初步出台。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们的税收政策要有不同的选择。在判断我国经济在2004年乃至未来的二三年中,经济增长处于上升态势的前提下,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税收政策应宜“紧”,不宜“松”…  相似文献   

15.
曾宇 《财经窗》2003,(5):23-24
2003年第一季度,大盘整体上呈现出快速反弹、高位整理、冲高回落的走势。众多机构专家认为,今年第二季度大盘总体上将会重新燃起反弹的战火,在这3个月中,市场很可能演化出反弹启动、反弹延续、冲高整理的走势。  相似文献   

16.
证券市场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2002年世界证券市场基本处于颓势,二板市场更是进入漫漫寒冬。尽管绝大多数的国际机构和媒都认为中国大陆的经济一枝独秀,但沪深股市却非常低迷,与宏观经济走势相。展望2003年,世界证券市场整体走势谨慎乐观,较2002年困境会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正>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以相当快的速度回升,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态正处于走出低谷开始扩张的转折阶段。面临这种态势,有同志担心会重陷过热状态从而诱发新一轮通货膨胀;也有同志认为,目前仍存在着投资总量不足问题。如何准确地判断当前投资和经济形势变化的特点,把握其未来走势,对正确制定和调整宏观政策,关系很大。一、1991年投资形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外汇体制改革的深化,外汇市场被隔离的局面在慢慢被打破。国内和国际环境的诸多因素必然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产生影响。关于1995年的汇率走势,行业人士见仁见智。本文作者认为,持续一年多的人民币升值,将会在1995年3月上旬得到截止。1美元兑人民币的汇价在1995年将取得8.6元人民币的平均价位。  相似文献   

19.
2001年4月上旬,联合国LINK项目的各国经济学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会议,共同分析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走势.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大幅度下降,2002年止跌回升.  相似文献   

20.
经济调整对股市的影响荣鸿琪前段有人说,我国经济过热集中表现在市场过热,而市场过热中又尤以股市为甚,认为强化宏观调控后,股市低迷甚至出现恐慌性抛售是必然的。我却不以为然。-、宏观调控会促进股市作用的发挥。股市不仅是一条很有效的投资渠道,而且其本身就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