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堃 《上海质量》2008,(6):38-42
长期以来,在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中,田口方法与SQC之间一直存在着“唱对台戏”的现象。为此,早稻田大学永田靖教授于去年在日本质量管理学会会刊上发表文章,提出了如何促进二者融合的问题。后来他又应约在近期的《质量管理》月刊上以“田口方法与SQC的友好推进”为题发表专题论文,较为系统地分析指出了两种方法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在以往的实践中未能融合的根源以及今后如何实现“友好推进”的研究课题。文章高度评价了田口方法的新思路,特别对马田系统(MTS)的出现和迅速普及表示关注,并分析指出了马田系统普及过程中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进而从田口方法教育培训的角度、引进企业实际应用的角度以及新方法研究开发的角度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推进田口方法与SQC之间的融合问题。最后概括地归纳出三点意见:(1)田口方法的参数设计是决策选择用的理想方法,对SQC的薄弱环节是一种补充和加强;(2)马田系统是观察研究用的一种新方法,与SQC之间有很大差异而且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5)马田系统与SQC必须融合,但尚需进行“教育课程上如何并存”等若干新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堃 《上海质量》2008,(4):34-38
日本筑波大学山田秀准教授以“SQC方法、田口方法以及MTS”为题发表长篇文章,就日本质量管理的各种基本方法作了简明而系统的介绍。本文经编译作为连载的第二篇,主要介绍田口方法中的参数设计。田口方法也称为质量工程学,而参数设计是“线外质量工程学”的核心,也是田口方法的基础和核心。在参数设计中,将产品用户的环境和使用条件等作为误差因子导入设计过程,使设计中的控制因子水平变得更加“稳健”,从而能使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文中将参数设计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特性的设计概念,按设计的实施步骤详细地介绍了静态特性参数设计的操作案例,并指出了参数设计与传统的试验设计方法的不同用途。另外,本文最后对田口方法中的质量损失函数问题(“线内质量工程学”的核心)也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是县级市。科学评价县级市的城市化状况,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县级市城市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ahalanobis-Taguchi System,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最后,以江苏省52个县(市)的典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揭示江苏省县级市城市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田口方法是日本著名质量工程学家田口玄一博士于20世纪70年代所创立的新的优化设计技术,广泛应用于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工艺开发等。1985年,由韩之俊等人将田口方法引入我国。并且首先应用于我国国防工业领域。对于提高产品研制质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节省产品研制费用发挥了很大作用。本文介绍的是在太阳能电池刻蚀工序中运用田口方法优选工艺参数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5.
李堃 《上海质量》2008,(3):33-35
长期以来,日本作为一个商品生产大国始终强调“贸易立国”和“质量立国”,日本的企业也一直保持着产品“升级换代”和“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他们在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创造出许多新颖独特的生产方式和实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日本《品质管理》杂志最近刊载了一个有关质量管理方法的专辑,其中有方法介绍和理论探讨,也有应用案例。本刊从这一期起以连载方式作一系统介绍,以供大家全面了解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实验设计法为更多的实践工程师们所接受和掌握,田口玄一把这个繁冗的数理统计方法简化成一种菜谱式的工具。但这也招来了众多的非议。本文试图以最少的统计学术语来简要介绍一下田口方法的最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7.
沈云交 《质量春秋》2009,(12):25-28
田口玄一(Genichi Taguchi)是著名的日本数理统计学家、工程师与质量学者:开发的宗旨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田口方法”,被美国供应商学会注册成为质量工程学专用名词。笔者综述田口的从业经历:介绍学术界评价其研究成果有代表性的三种意见:并且高度评估了田口对质量业的贡献.同时建议要关注国际学术界有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针对企业项目投资决策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距离的投资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模糊语言变量和语言值对原始决策表进行模糊化,从而确定基准向量作为理想投资项目,进而度量已有每个项目的模糊向量与基准向量的距离,最终投资的项目是与基准向量最接近的项目,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企业项目投资决策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距离的投资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模糊语言变量和语言值对原始决策表进行模糊化,从而确定基准向量作为理想投资项目,进而度量已有每个项目的模糊向量与基准向量的距离,最终投资的项目是与基准向量最接近的项目,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标:检验不同方法之间TFP测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健性”,探讨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问题。研究方法:以中国2004~2012年总量分行业面板数据为例,从多个角度比较TFP测算结果,以及通过统计检验选取适用测算方法。研究发现:第一,研究的问题不同,测算方法之间“一致性”的检验结论不同;第二,在选择测算方法时,进行相关统计量检验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鉴别模型设定是否合理,缩小可选模型范围;第三,测算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数据本身的特征,基于宏观分行业面板数据,DEA是更为适用的TFP测算方法,而劳动力投入应选取全社会从业人员指标。研究创新:多种测算方法和统计检验的应用。研究价值:本文尝试构建如何选择TFP测算方法的一般框架。  相似文献   

11.
好产品等于成功吗? “好产品等于成功吗?”这是我和中美合资黑龙江爱蓓特食品有限公司老板耿航宇先生见面时的第一句话。这还是1997年8月底的事,受深圳名迪公司李林先生邀请,我赴黑龙江全面主持爱蓓特产品断奶食品的市场推广企划。自然要和老板交流一番。 话之所以这样走火,是因为很多的市场新贵、老贵们并不知道产品与市场的距离、市场与成功的距离有多大。因为,实验室与生产车间之间、生产车间与市场之间、市场与钞票之间并非直接划等号,而是都存在若很大的距离。所以,听说技术信息即上马项目的“三拍式”作风不知葬送了多少…  相似文献   

12.
“方法研究”简介(上)卞家驰一、方法研究的目的、对象和内容工业工程(IE)是以人员、物料、设备、资金、信息、环境等组成的综合系统为对象,以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综合应用多种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运用系统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二维空间数据一直作为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框架重要的数据内容,在城市规划、交通、市政等各领域应用广泛,但传统的二维数据很难表现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文章介绍了三维建模的背景及意义,简述了数字城市三维建模的一些方法,并以数字沈阳三维建模为例,重点阐述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会计核算方法间关系的剖析,得出了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是以对经济业务的性质分类设置账户为逻辑起点,以会计等式及账户结构特性推理出复式记账规则为运行主线,以会计要素间量化关系框架生成会计报表为信息平面的结论。证明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是由“点”推导出“线”进而形成了“面”,说明会计核算方法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递进式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关口电量采集系统涉及电能表、电量采集器、主站三方之间的通讯问题,当主站得不到正确数据时,无法用简单的手段判断是电能表的问题还是电量采集器的问题,对电量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造成了很大影响。文章介绍了关口电量采集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提出了当前关口电量采集系统的现场故障排查方法的弊端,以及关口电量采集系统现场故障排查新方法及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数据库的安全存取模式以及数据库的授权规则,并举例说明对数据进行加密及解密的两种方法。这对实现数据库的安全和保护数据库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堃 《上海质量》2008,(8):31-33
“质量功能展开”简称QFD,是质量管理的辅助工具之一。日本新标准JIS Q 9025对TQM活动中普遍应用的质量功能展开方法作出了统一规定。日本标准协会在公布该标准时以附件发表了一篇《解说》,对该标准的有关情况作了全面说明,在此摘其要点作一介绍。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JIS Q 9025等辅助工具类标准的制定宗旨和编写方针,然后重点介绍了“质量功能展开指南”的要点,包括JIS Q 9025的主要用途、适用范围、内容结构和术语定义原则等概要情况、从“需求质量重要度和需求质量权重”到“机理展开表和分系统展开表”等11条术语的解释、以及关于“展开和变换”、“展开表和一览表”、“质量功能展开的整体构想图”等起草过程中重点讨论的问题。文章最后指出了质量功能展开同JIS Q 9001和JIS Q 14001等现有管理体系的绩效改进之间的关系,以此进一步强调QFD在质量管理中值得期待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堃 《上海质量》2009,(10):23-26
随着产品更新的加快和低价竞争的加剧,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开发出换代产品成了制造业的新课题,为此企业纷纷采用了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技术和方法,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变化,“变化点”必定存在。而生产和销售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往往因生产阶段、尤其是开发阶段对“变化点”的管理不当所致。密切关注并及时抓住这些变化,才能将质量事故防患于未然。变化点的处理将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存亡。为此,日本的生产现场很早就开展了5S活动.逐步发展并健全了“变化点管理”。它作为一个既老又新的课题正在进一步受到重视。最近日本《质量管理》杂志围绕该课题出版了一个专辑,日本能率协会咨询部GD^3(GD立方体)研究中心主任吉村达彦以“潜在问题的可视化始于对变化点的关注”为题在该专辑发表了主题文章,全面论述了“变化点管理”的有关问题。文章从当前的金融危机与制造业饱和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指出单纯的“选择和集中”管理模式已无法跨越咆和期,需要代之以能够进一步满足顾客价值的“APAT(全员常时)管理”。要预防质量事故就要将潜在问题可视化并及时抓住它,过去丰田生产方式归纳为准时限量的“生产供赁同步化”和发现异常后的“问题停机自动化”,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提出了GD^3新概念。文章进而重点论述了“变化点管理”问题,分析了各道工序(环节)接口上的风险,并介绍了关注“变化点”的三种方法。文章指出:“变化点管理”本身不是为了管理,而是为了及早发现问题和“防惠于未然”。将潜在问题消灭于萌茅状态,就必须关注变化的全过程,灵敏地察觉并抓住“变化点”这就是变化点管理。  相似文献   

19.
IEC决定将IEC/SC 15E“绝缘材料试验方法”与IEC/TC98“电气绝缘系统”合并,成立1个新的技术委员会IEC/TC 112“绝缘材料和系统的评价与特性”。新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电气绝缘材料和电气绝缘系统评价方法和特性测定方法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详细介绍了UNIX系统中的编辑器VI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