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3年9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10万亿储蓄存款,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个人理财的单一化。而实际上,储蓄存款要变为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最终还是一个个人的理财决策问题。就个人投资理财而言,时代的变化使个人财产增值的机会与贬值的风险同时加大,各种金融投资工具日益繁多,组合投资成为了最好的理财方法,要在组合投资竞争中获得成功,是经济、金融信息和专业知识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拓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从我国的金融体制、银行的机构组织及运行机制、合格人才、市场定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发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风险管理,及针对我国家庭和居民的实际需要,开展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带来了消费和投资的热潮,也带来了居民对个人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需求,于是金融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应运而生.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既是商业银行改善财务状况、增强竞争能力的一次机遇,又是对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储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反应能力等方面的严峻考验.本文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制约因素和国际因素,着重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健康稳定发展的八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扰乱市场的问题,银监会于9月29日出台文件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规范。本文通过分析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其带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相应提出了银行针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希望银行能重视风险并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水平,更加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个人理财业务是入世后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与国外及我国的香港地区的商业银行相比,内地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不论在产品创新、服务定位、营销宣传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如何发展适合自身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当前我国内地商业银行应该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在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以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以其稳健、多样化的优势受到了个人投资者的青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财富急剧膨胀,相应地投资意愿以及现代理财观念逐步增强,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同时,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外资银行纷至沓来,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多种因素制约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创新。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现状,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开展个人理财业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带来了消费和投资的热潮,也带来了居民对个人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需求,于是金融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应运而生。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既是商业银行改善财务状况、增强竞争能力的一次机遇,又是对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储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反应能力等方面的严峻考验。本文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制约因素和国际因素,着重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健康稳定发展的八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入,中外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本文从衡量竞争力的四大要素的角度来对比分析中外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力,分析中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并提出应该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宏观环境,商业银行应该健全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内部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WTO的5年过渡期已经届满,我国金融业进入了更加开放的新时期。同时,客户需求也开始呈现多样化态势,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如何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以做好市场定位,确定市场客户群体,设计产品组合,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分析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经济大环境出发 ,论述了个人理财的内涵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在中国开展个人理财中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讨论了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策略 ,如 ,转变观念、建立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市场调研 ,明确市场定位等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居民理财意识的日渐增强,个人理财业务逐步发展壮大,成为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整理了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发展方向、客户关系管理、理财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及服务质量提升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区块链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凭借其去中心化、点对点支付、信息传播充分、可追溯性强、数据动态更新等优势特征,将会成为继互联网之后能够颠覆金融行业底层架构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其应用和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转型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商业银行可以从增加对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数据的存储与管控能力及建立统一的市场标准等方面展开策略应对。  相似文献   

14.
李倬 《西部金融》2012,(8):32-34
目前,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银行理财产品中的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本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从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提高从业人员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营业机构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和金融体系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银企间的交易机制必然发生相应变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将逐步成为稳定银企长期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这一变化必然引起我国商业银行“再造”自身业务流程,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营业机构业务流程的传统模式及缺陷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营业机构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客户为导向,”以客户、行业、地区和产品为线索的网状矩阵式组织和经营构架,并据此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发达国家,证券业务是商业银行一项非常重要百十分成熟的业务。而在我国,由于实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仅限于债券业务,而且相比国外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还很落后,尚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的发展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互联网金融给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为中小商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互联网金融竞争环境下,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并从业务体系、战略合作和经营管理等多角度给出了中小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转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资管新规出台以来,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得以平稳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理财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中小型银行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且这些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新挑战。商业银行应从强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细分客户与丰富产品类型、增强中小型商业银行研发能力等方面推动其理财业务的顺利转型,实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稳健性与多样化,从而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9.
内部控制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一项长期战略,对改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提高运营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资金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对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内部控制活动翔实的数据调查,借助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双因子分析手段,可以对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内部控制系统的理论模型进行经验性解析,从而揭示我国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内部控制、提高资金业务内部控制效率提供可靠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的共识和必然选择。应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提出拓展中间业务的方向和措施,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