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供给,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断下降,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更加尖锐,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必须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形成与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失业率的关系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升级就业效应的重要指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全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失业率的非线性阈值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呈非线性动态变化,并且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对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产业结构趋于成熟时,就业效应反而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然间,下岗、失业、自由职业者,兼职等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国外称为非正规就业人员)逐步增加,这部分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为配合我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量的文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针对产业结构是多因素变量的特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的就业状况联系最为紧密,而与全社会的总体就业状况关系甚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第三产业就业绩效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内蒙古第三产业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一步对内蒙古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就业吸纳弹性的分析表明:第三产业是内蒙古吸纳就业的主力,但近年来就业吸纳弹性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它反映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晕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参数。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地区的视角,分析我国各地区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数量联系即就业弹性的特殊性。比较各地区就业弹性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地区就业弹性的差异,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宏观条件变化(即GDP增长变化)时劳动力市场增长变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作为关系发展和改革全局的就业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而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就业是一个必然选择,而拓展不同产业的就业空间,实现劳动力资潭在三大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合理配置,是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第三产业既包括吸纳大批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也包括容纳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企业。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是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我国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来优化就业结构,加速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就业增长。深入分析和探讨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的因素,对化解河南省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而城镇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百姓关心的问题,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参数模型,对京津冀区域性结构变动的就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的相关性,系统地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之间关系,探讨区域性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首先,通过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揭示出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其次,利用相关系数矩阵、就业贡献率等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得出第三产业对促进就业具有巨大的作用.再次,深入分析了TFP和DEEP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发现现阶段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对劳动力产生了替代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劳动力流动和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经济增长能否促进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内蒙古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偏离系数、Granger因果检验计量模型等几个角度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水平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金融集聚相关理论,运用区位熵原理构造了天津市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行业的集聚程度指标,采用2000~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经济转型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天津金融集聚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溢出效应显著;银行业集聚对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对二、三产业的发展溢出效应显著;证券和保险业集聚对天津经济转型的溢出效应不明显,但促进了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知,天津金融集聚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集中表现为银行业集聚对产业结构的引导调整;非银行类金融业集聚整体经济转型的溢出效应不足;天津金融产业本身存在结构失调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对1995--2010年金融倾斜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倾斜是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但产业结构升级不构成金融倾斜的原因;金融倾斜的两个构成要素中,直接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较为显著,间接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就业人数继续攀升;经济拉动就业的能力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着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容量的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相对缓慢,制约着就业容量的扩大;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解决的对策应是: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容量;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力度;改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倡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技术进步通过影响资本存量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对就业产生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之中有不同的表现,在短期之中技术的进步会减少就业,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各个方面的调整,在长期之中又会促进就业的增长,技术进步通过提高资本存量促进了就业的增长,而在我们所考虑的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中,技术进步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促进就业,这就要求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就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然而当前吉林省的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率下滑、就业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私营企业发展状况、就业工资等是影响吉林省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经济因素。因此,应从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本地就业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吉林省大学生就业难题,充分发挥人才在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三期叠加"的现实情况下,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促进无疑是今后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在对国内外产业结构与就业状况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趋势,并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定量研究,加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互动机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丹麦以慷慨的普惠社会福利、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弹性保障模式闻名于世。弹性保障使劳动力市场更灵活,全面而慷慨的社会保障待遇为失业者提供了较高的社会保护。但平台就业常按任务计酬,具有间歇性和低收入特征,较正规就业“更不安全”或“更灵活”,基于正规就业设计的政策框架受到平台就业模式的挑战。本文拟对丹麦的平台就业与弹性保障模式的兼容性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论就业与养老保险的关系及互动机制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与养老保险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在探讨就业与养老保险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就业与养老保险的互动机制的政策建议: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抑制就业弹性的过快下降;加快社会保障工作步伐;推行弹性退休政策;增加财政投入,促进就业和养老保险的建设;建立缴费人监督机制;开征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障税.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分析,笔者发现:(1)从全国总体而言,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1.54,但是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弹性值递减。(2)第三产业的兴起有利于税收增长,特别是有利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但是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益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