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国内旅游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当前,国内旅游统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国内旅游统计数据“纵向不能相加,横向不能比较”,难以发挥统计数据的基本作用。自1993年起,国家旅游局就同国家统计局城调队合作,开展了针对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从1997年开始,又与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合作,进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这两项调查的最主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国内旅游的出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可以满足的是国家一级对国内旅游数据的需要,但不能反映地方国内旅游的发展情况。1999年,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了《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向各省(区、市)推荐了一套《地方接待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方案》,以反映地方国内旅游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国内期货市场亟待规范曹时礼今年以来,国内期货市场剧烈动荡,违规事件频频发生,这既妨碍了期货交易的正常进行,也严重败坏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声誉。因此,采取措施规范国内期货市场,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一、期货交易场所的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最近几年,国内期货交...  相似文献   

3.
许梦博 《财经研究》2002,28(3):27-32,38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财政赤字问题的关注比较多,尤其是1998年中国政策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后,针对这一政策的效果、财政赤字的影响等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从总体上把握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当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最后,针对国内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对中国财政赤字理论体系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安全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但经济全球化不是免费的晚餐,除带给我们发展的机遇之外,还会对经济安全带来形形色色的挑战。 (一)对国内产业和市场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扫清了横亘在各国之间的竞争障碍,促进了贸易、投资自由化,把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结为一体,把原来意义上的国内竞争转变为国际竞争。国际化竞争在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的同时,也对国内企业和市场形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5.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规律的科学──关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思考曲卫彬,栗方忠(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然而关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国际国内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国内,(经济)统计学界比较大的讨论有有两次,一次在SO...  相似文献   

6.
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加入WTO后,我们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将要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实行国际间的公平竞争。国内企业受到冲击的同时,与外国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失为增加企业竞争力的一项有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朱敬恩 《经济论坛》2002,(24):58-59
一、WTO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这里需要澄清的一个概念是,开放国内的证券业与开放国内的证券市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允许国外证券公司参与国内证券业务,属于服务贸易范畴,归WTO管辖;后者指允许国外投资者自由买卖国内证券,属于资本流动范畴,归IMF管辖。1.WTO对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有利影响。①有利于规范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②有利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③有利于长期建设性国际资本放心地进入我国市场,扩大外商来华投资。④保险和银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资金来源的扩大。⑤通过有条件引进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经加入WTO,外资银行将大量进入我国,并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时,外商地华投资将呈现新的态势和特点,对国内银行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样两种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国内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同外资银行相比的差距以及外资银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冲击;其次分析了外商对华投资的新的态势和特点,对国内银行金融服务的新要求;最后给出了国内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这两种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牢牢抓住入世的机遇,进行全面的银行再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资企业避税已成为我国税收流失的主要方面,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花样繁多的避税手段中。国内转让定价作为跨国转让定价在一国内部的延伸,逐渐受到外资企业的“青昧”,对我国税收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本文在概述国内转让定价的基础上,对国内转让定价的危害、形式以及非避税动因作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并据此提出防范国内转让定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留学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在许多人的思想习惯上,国内大学似乎就是为了预备出洋而存在的。大学毕业生,只要有法子筹得一笔旅费和一年半载的最低生活费,就必然要走上留学之路;更有甚者,因为文化底子不扎实,在国内大学混不下去而提早到国外某个大学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个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骥 《财经科学》2003,(4):74-78
最近几年,虽然国内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国内经济总体上呈现供大于求的矛盾,通货紧缩是当前经济成长中的主要特征。但是,通货紧缩并不影响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内市场中的一些新变化正在对国内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是人们消费结构正在调整,即由生活必须消费品向生活奢侈品逐渐转变;二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外资对推动国内经济效率提高作用正在递减;三是民营经济将越来越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四是反垄断是中国改革公共行业的一个长期必然举措。针对这些变化的一些政策调整十分必要,但所有的政策调整都需要有利于发送经济的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外市场价格接轨的几点思考马哲实随着国内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以及国内外市场向一体化发展,国内市场价格将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这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国内外市场价格为什么要接轨,其对国内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关税结构改革的思路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韩轶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形成的竞争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是具有压力性;二是具有破坏性。前者是有利于促进国内相关产业成熟与发展的积极作用;后者是由于引进竞争过度,对国内相关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产生...  相似文献   

14.
一、内引外联的石油资源供求战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比较少,石油资源也不例外。今后十年,国民经济还要再翻一番,按能源弹性系数0.7测算,石油产量折合油气当量必须达到2.3亿吨以上,从目前国内实际资源情况看,要达到这个目标是相当困难的。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加速增长,国内油气供求矛盾将日益突出,必须要寻求资源的补偿,以满足市场对油气产品的要求。寻求资源补偿主要通过内引和外联的途径来实现。(一)关于“内引”的资源补偿途径:内引,就是吸引外资开发国内油气资源。吸引外资包括国外资金和国内除石…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在国内融资困难,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中小民营企业掀起了一股在海外上市的热潮;“某某公司成功在海外股票市场挂牌”的消息也不时见诸报端。然而据调查,海外上市虽然可以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陷阱与圈套,急需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国内对于虚拟经济运行特征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的理论。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关于虚拟经济运行特征的研究成果做一梳理,并对此进行简单的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WTO谈判进程的加 快,国内各行业纷纷探讨“入世”后对本行业的冲击以及应对的措施,其中银行业被认为是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外资银行的进入必然会对国内银行业特别是广东银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一、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可 能造成的危机 (一)挑战国内银行业的垄断地位。 1998年,4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全国金融业务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共吸纳了78%的存款,发放了86%的贷款。广东省的状况与全国大体相同。但是,“入世”后,取消对外资银行多方面的限制,外资银行便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抢占金融业务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8.
郝晓彤  祝欢 《经济论坛》2011,(7):182-183,204
奥特莱斯作为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在欧美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中国的发展却是步履蹒跚。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奥特莱斯发展的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同时结合国内比较成功的上海青浦奥特莱斯案例,总结出国内奥特莱斯本土化发展的策略,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林承祖 《现代财经》2002,22(8):19-22
本文运用经验和已有文献,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利益和风险,讨论了金融开放对一国消费、投资、增长以及外资银行进入国内金融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由于资本流动易变性、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资本项目自由化对国内经济稳定和金融系统运行效率存在诸多不确定。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外资银行进入能带业净收益,但是,以FDI形式流动的国际资本何以给国内经济增长带来长期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在国外广泛使用的股权激励模式,员工持股计划近年来引起了不少国内学的关注,国内也有许多企业尝试着引进这一股权激励机制,然而在实践中,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却面临着来自宏观政策方面的诸多障碍,在微观主体施行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本就此作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