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存在“乱”和“软”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乱设行政强制和滥用行政强制。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行政机关的合法强制手段不足,执法不力,降低了行政效率。因此,完善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制定统一的《行政强制法》,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今后的行政强制执行工作中,应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合理行使行政强制执行权,以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2011年1月19日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该草案中规定取消行政强制拆迁,由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因此作为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一种,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申请法院强制拆迁会增加人民法院的负担,笔者认为我们亟需完善非诉执行制度,对于申请法院强制拆迁设立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3.
丁婕  刘斌 《发展》2010,(7):92-93
本文拟从行政法学理层面,对草案关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界定进行分析,指出行政强制基本范畴所面临的双重困境等立法缺陷,进而对我国行政强制制度的理论品格与立法实践之间的张力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赋予其行政强制权是保障其有效监管市场的必要保障.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对于解决我国行政强制中的“滥”、“乱”、“软”发挥了积极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行政强制法的实施亦对我国工商行政执法提出了挑战,主要体现在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大方面.笔者以为,彻实转变执法理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增强执法风险防范意识和强化行政执法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积极应对行政强制法实施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救济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关行政强制执行救济的理论和制度,构建了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救济制度。具体来说包括对行政机关自力执行的救济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救济。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和行政机关规定了相同的执行机关和不同的强制执行措施。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行政诉讼中对行政机关执行难的问题,而就行政诉讼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强制执行的研究成果则十分少见。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参照民事诉讼执行制度"来解决,仍有进行深入研究的空间。被执行人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时,法院生效裁判的执行机关只能是人民法院而不能是行政机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履行法院生效行政裁判确定的义务,对其实施的执行措施的强度应当小于民事诉讼中的执行措施,法院虽然原则上适用民事诉讼中执行措施的规定,但依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对被执行人更为有利的,则应适用行政强制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因法律传统以及行政法理论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行政强制执行主体制度。我国应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归还于行政机关,并在行政系统内部成立专门的执行机关负责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的执行,人民法院通过司法审查发挥其外部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8.
行政法学界高度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自1999年历经12年五次提请人大及常委会审议,至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才得以审核通过,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本次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乱"的问题。虽然该法明确了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但是新法施行后行政强制措施的立法问题仍然存在漏洞:一是《行政强制法》第九条和第十二条的兜底性条款问题;二是针对亟待解决的关于各级法规中对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如何加以限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海娜  余磊 《魅力中国》2010,(25):199-199
伴随着《行政强制法(草案)》的出台,学术界对于是否在《行政强制法》中设立行政紧急强制制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同时关于行政紧急强制下的人权保障也引起热议。本文通过对在行政紧急强制下人权保障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希望能够对此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并为相关方面的立法尤其是《行政强制法》的出台及完善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行政强制执行是我国行政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当前,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以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行执行为辅。这一制度是在总结世界各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自己执行为例外。该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改进。要想克服现行制度的弊端,只有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归属于行政机关作为惟一执行机关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政府执行力的法律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瞿和 《开放潮》2006,(3):25-27
“执行力”这一概念最早被运用于行政法学领域。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南博方的观点,他认为“可以强制实现其内容的效力便称为执行力”。通常指对具体行政行为予以强制执行的强制力或法律效力。罗豪才教授认为:“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如果是命令相对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则相对人必须执行;如果相对人不履行其义务时,行政机关可依法定程序强制执行,有时还可申请人民法院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强制执行。”但有的学者认为执行力不仅对行政相对人法律效力,而且对行政主体亦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3.
万英华 《中国经贸》2009,(16):102-102
房屋强制拆迁涉及公民最重要的财产所有权,涉及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所以必须遵照严格的程序来进行。本文通过对城市房屋拆迁行政强制执行的基本原则的分析和探讨,希望籍此来保护被拆迁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各国由于宪法基础、法治传统、民族特色等的差异,有关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具体构建存在很大不同,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形成了以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己执行为辅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在我国,由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作最终的司法诊断是有必要的,但是现有的形式审查方式难免流于形式。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起完善的申请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审查方式。  相似文献   

15.
宁伟 《魅力中国》2011,(6):75-75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深度变革和人们法律诉求的增加,法院的民事强制执行行为越来越多,而法院强制拍卖是民事执行行为中的一项重要程序,通过强制拍卖,可以使大量的被执行财产实现其经济价值,在这一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充分依赖和体现法院强制拍卖的公信力性质。本文从强制拍卖的理论基础着手,对整个拍卖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分析比对,旨在从程序制订和制度设计层面探讨和解决各种冲突,从而在制度设计上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强制法》自通过以来,在近一年多的实施过程中在规范行政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针对暴露出关于立法权限和行政强制适用两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行政强制法》自通过以来,在近一年多的实施过程中在规范行政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针对暴露出关于立法权限和行政强制适用两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政府采购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强制采购,是否属于《反垄断法》中所指的行政垄断?或者说,强制采购是否有悖于《反垄断法》?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搞清楚强制采购的目标、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强制采购与行政垄断在内涵、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税收征管法》关于滞纳金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存在明显差异和冲突,导致税款滞纳金法律适用的困惑。税款滞纳金究竟应适用税收征管法还是行政强制法,取决于税款滞纳金的法律性质。本文围绕税收征管法,从税收关系、行政强制理论和域外立法范例等多个角度探究税款滞纳金的法律性质,认为税款滞纳金是纳税人对迟延给付税款所致国家税收利益损失的赔偿,不是行政强制法上的滞纳金。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从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北京将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到2015年完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等行政权力的清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