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FTA对中国和东盟贸易扩大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成立已近六年。CAFTA的成立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现有文献中对CAFTA的事前研究较多,对CAFTA成立后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和东盟五国的贸易流量聚合数据,分别使用统计和计量方法,递进分析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变化,以评估CAFTA对中国和东盟区内贸易的扩大效应。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云南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大踏步地走进东盟市场。一、云南与东盟国家贸易现状云南与东盟国家的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东亚地区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和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JSEPA)正式签署;第二,中国与东盟10国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主要内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以来。双方相继于2005年7月、2007年1月和2009年8月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保证了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相似文献   

5.
雷克强  孙宝  郭凌云 《广西经济》2010,(2):23-25,28
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广西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最前沿,近年来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扩大与东盟经贸往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海关统计,自2001年以来,东盟已连续9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已成为广西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货源地。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6.3亿美元跃升至2008年的39.9亿美元,年均增长36%,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对广西外贸进出口规模、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等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丽 《天津经济》2004,(3):41-44
2001年11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了第五次东盟与中、日、韩和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建议中国与东盟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贸易区的进程。该计划的出台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贸区(CAFFA)是我国参与的第一个自贸区,迄于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4年1月“早期收获”作为先期启动安排开始实施,11月,《货物贸易协议》签署;2007年《服务贸易协议》签署;《投资协议》也将尽快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于2010年建成。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诸国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2007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202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9%。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目前,双方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9.
提高湖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经济》2003,(11):19-21
2001年11月6日,朱钅容基总理在第五次东盟首脑10+1会议上,提出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FTA)的构想,得到东盟各国的认同,2002年11月4日,我国政府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它的签署标志中国与东盟FTA谈判正式启动,并定于2004年6月结束。2005年正式实施双方的关税减少计划,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这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我省如何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所带来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湖南在中国…  相似文献   

10.
“早期收获计划”(Early Harvest Programme)是根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行的一项特别安排。在协议签署的时候(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尚未就全部货物的降税安排达成协议。为了使双方尽早享受到冉南贸易区的好处,树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信心,双方先行选择一些共同感兴趣、互补性强的产品,用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幅度提前进行降税,先行开放市场。被选出的产品近600种,主要涉及农产品。本文使用巴拉萨1965年用于检验欧共体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果的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六国(ASEAN6,是东盟最早六个老成员国,也是和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并对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揭示了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动因,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萍 《中国经贸》2013,(18):3-3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正式建成。建设期间,双方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大大地推动了双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为双边服务贸易的开展铺平道路。旅游服务贸易作为现代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对自贸区建设期间双边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的考察,分析中国对东盟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王璐  李晓霞 《特区经济》2005,(6):300-301
2001年11月4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FreeTradeArea,简称CAFTA)计划正式启动,尤其是2003年6月《中国与泰国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使两国农产品贸易提前取消关税,将CAFTA计划纳入快车道。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于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为如期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确定了在2010年全面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此后在该框架下双方进一步签订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为全面建成白贸区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按照2004年双方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全部贸易产品分为四大类,即一轨产品、二轨产品、一般敏感产品和高度敏感产品,不同类别的产品有不同的降税时间表。2010年1月1日起,  相似文献   

15.
服务贸易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在服务贸易的发展基础、产业格局、发展速度和发展阶段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2007年1月,双方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60多个服务部门相互作出了高于WTO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开启了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本文评估了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并与韩国-东盟、澳新-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进行比较,说明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征。通过RCA指标测量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和部门竞争力,以说明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及其相关性,从而揭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发展与东盟各国的服务贸易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广西与东盟各国进行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比较低,但服务产业互补性强。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主要困难。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对广西发展与东盟服务贸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中国和东盟10国的贸易往来作出了巨大贡献,打造CAFTA升级版是新形势下提高双边贸易质量、推动双边贸易继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运用2000-2013年中国—东盟进出口货物贸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存在的严重不平衡关系;对比东盟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协议,找出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协议存在的缺陷。为此,文章提出2点建议:(1)平衡双边贸易,追求共赢发展;(2)加速产业升级,实现产品良性互补。  相似文献   

19.
资讯     
点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标志着这个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间框架,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文莱、菲律  相似文献   

20.
刘君里 《珠江经济》2004,(10):36-41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这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间的经贸合作,由侧重一般贸易向全面合作快速发展。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经济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包括旅游合作、资源开发合作、农业合作、能源合作、信息产业合作、人才培训合作等一系列的合作已经启动,而且正呈突破性发展趋势。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板块市场正走向一个相互融合的大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