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6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约43.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能源行业呈现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明显、能源投资增速普遍下降、能源供给结构清洁化、供需总体平衡偏宽松等特点.展望2017年,受宏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稳步推进、能源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预计2017年能源消费增速有望小幅回升,全年能源消费约44.2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6%,增速较2016年提升0.1个百分点,总体呈现煤炭消费继续负增长、能源清洁化趋势明显、供需形势依然较为宽松态势.2017年能源行业亟须坚持供绐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不动摇,从“去产能、优结构、补短板、深合作”等方面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能源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肖宏伟 《发展研究》2016,(10):24-28
今年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稳增长政策的双重作用下,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能源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供需呈现“减煤稳油增气”发展态势,上半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1.1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46个百分点.展望下半年,受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和能源需求季节性因素影响,能源消费增速将有所回升.预计全年能源消费43.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增速较2015年提升0.4个百分点,“减煤稳油增气”的态势仍将延续,能源结构继续优化,能源供需总体宽松.下半年能源行业亟需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生改革,从增加能源合理有效投资、调整优化能源供需结构、深化能源国际合作三个维度发力,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提供能源安全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僵尸企业"主要出现在传统重化工业和部分新兴产业,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受全球经济形势走低和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影响,但从主观上看是由我国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政府过度干预行为造成的。"僵尸企业"危害巨大,轻则将使产能过剩问题不断恶化,浪费社会资源,导致市场不公;重则将会在债务、生产、就业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引发系统性风险。处置"僵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上一阶段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延续和升级。立足我国特殊情况,应加强调研摸底工作,全面评估和科学界定"僵尸企业";发挥市场机制清退"僵尸企业"的积极作用;严格执行企业退市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置路径。  相似文献   

4.
要素市场化改革与供需结构错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朝阳  白艳  王韡 《经济研究》2020,55(2):20-35
我国服务业部门GDP占比偏低,而工业部门长期受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困扰,这种三大产业层面上的供需结构错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构筑了一个包含土地生产要素的三要素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结构变迁模型,证明当存在某些体制性障碍导致服务业部门无法顺利地吸纳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流入时,那么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生产要素就只能更多地流入到管制较少的工业部门。在产品间不完全替代情况下,这种要素市场改革的滞后会导致服务业部门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和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现象并存的供需结构错配问题,使得经济发展依赖外部需求。因而,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是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2016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展望下半年,受经济平稳增长、去年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用电需求将继续呈回升态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预计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约5849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增速较去年提高2.7个百分点,电力供需宽松的格局仍将延续.下半年电力行业亟需继续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化解电力过剩产能;深化电力价格机制改革,降低电力消费成本;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电力发展短板;创新电力供需两侧管理,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四个方面着力,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电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加稳固,企业效益回升,市场预期改善,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物价温和可控,就业形势良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需明显回暖、企业补库存、双创活跃以及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热等因素推动经济增长形势好于预期.展望下半年,支撑经济企稳向好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世界经济温和增长推动外需向好,新产业、新业态、新服务模式发展为经济增长增添新活力,重大改革措施落地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但降成本和去杠杆任务艰巨、民营投资乏力、流动性趋紧、补库存趋于结束、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等因素将制约经济增长.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将呈现出“前高后稳”态势,全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6.8%左右,完全可以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建议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金融监管,积极化解风险;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夯实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9)
产能过剩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单纯的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均不能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化解产能过剩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深化改革与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两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农产品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有效供给不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被提出。在农业供给侧方面,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企,国家为保护农民的收益,对部分农产品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临储政策,致使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农产品完税价,形成价格倒挂。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而我国农业在优质农产品方面严重供给不足。"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人口红利的消失,进一步加剧我国农业供给侧面临的困境。要消除上述困境,需要积极审慎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明晰土地权属关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整合利用闲置土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进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创新驱动力度,积极推动农业产业链重塑,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转型升级,构建"互联网+"农业新业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2007-2019年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政策对我国"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系统性风险边际贡献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政策对于改革中涉及的"去产能"行业企业的边际风险贡献有显著负向作用,即"去产能"政策有效降低了我国"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对系统性风险的边际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去产能"政策通过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了我国"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系统性风险边际贡献,进而有助于避免系统性风险积聚与防范系统性危机发生。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稳步落实"去产能"政策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于投资结构不优以及投资效率低下,我国面临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而高端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的困境。面对经济下行风险,旨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需求管理的政策效应持续收缩,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投资结构优化与投资效率提升,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从"中国制造"向"为中国而造"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由总量追赶型向质量和效益追赶型转变。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低速稳增长的新常态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需错位,即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失衡问题,具体表现为在某些领域的有效需求不足和该领域的供给过剩.其中产能过剩是造成供需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很多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尤以钢铁产业最为严重.河北省是我国的钢铁大省,近几年来钢铁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河北省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表现以及原因,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下一步去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资源环境与体制机制约束的双重压力下,产能过剩的屡化不解与低效企业的退出困境是阻碍国有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应在决策层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明确资源型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定位与方向,这意味着以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从完善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两个层面推进的资源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是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还应从政府职能转型与完善市场机制两个层面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国有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的发展,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进入了新常态阶段,从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长期稳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调节产能过剩等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的战略创新,它是目前我国政界和学术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与此同时,又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来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宏观调控,对促进GDP高增长与物价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它未能有效防范社会生产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最终酿成了全面产能过剩、过度负债、库存积压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片面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社会再生产是价值形态运动与实物形态运动的统一,是价值补偿与实物更新的统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宏观管理模式应当是价值形态调控与实物形态调控相结合,供给侧管理与需求侧管理相配的协调系统.因此,以马克思宏观经济运行理论为指导,改进宏观调控方法是中国当前及今后改善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经济研究》2017,(2):67-81
本文跳出市场和政府之争,在传统供需平衡模型中引入退出价格和饱和需求等新假设,通过消费结构和住房属性的异质性处理、二元市场的均衡分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主要观点是:中国式产能过剩是商品和住房二元市场叠加的饱和需求式过剩。普通商品市场的饱和需求陷阱和住房市场的投资偏好陷阱是关键制约点。这使得需求刺激政策在饱和需求式过剩中失灵,并通过二元市场的劣驱良效应,引发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应通过二元市场的联动式调控,形成以供给方向和供给对象的结构性调整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6.
供给侧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各种战略机遇,但任何一项改革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忽略风险的存在有可能导致改革举步维艰。该文着重讨论了供给侧改革可能存在的加剧财政收支矛盾、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加剧经济下行压力、触发金融风险、政府过度干预和混淆改革与调控关系等六大风险;并对各类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化解之策。  相似文献   

17.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钢铁行业出现了供需失衡、产能过剩等现象,制约着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并伴有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为此,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如何适时调整钢铁企业战略,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机遇,成为钢铁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分析钢铁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及时作出战略调整,是化解钢铁企业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也是突破钢铁企业发展瓶颈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当前,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在国家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从能源互联网思维的视角来探究如何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就是希望能够利用能源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整合思维以及大数据思维来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上市公司层面的微观视角研究产能过剩成因,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抑制的背景下,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供给对企业产能扩张形成外部激励,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产能过剩的概率。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干预导致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严重。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也会导致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下降和产能过剩严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行业性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去产能”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改革是中央基于中国现实国情对国家治理思路做出的重要转向,着力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双轮驱动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不仅有其现实基础,还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思考,为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提供理论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