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阳帆  张恒 《经济师》2014,(9):226-228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形式随机抽取民办高校大学生为样本,结合走访、查阅文献等方式,以西安翻译学院为样本初步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信心状况和自我价值感水平,了解陕西民办高校大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与全国常模间的差距,并初步探究陕西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信心与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的关系。了解民办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旨在让关心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关部门与人士更好地了解民办学生的现状,引起社会的关注,为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开创新的培养模式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学生或研究生的专业承诺研究,是近十年来兴起的研究领域.文章采用了连榕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问卷和万伟编制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四川省某高校的12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诣在探讨专业承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承诺水平和学习效能感处于中等正常水平.文史类硕士研究生在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上高于理工类的硕士研究生,理工类硕士研究生在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上高于文史类的硕士研究生.在情感承诺、 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上,研二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高于研一和研三学生.在规范承诺上,研一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高于研二和研三学生.研二学生的学习效能感稍高于研一和研三的学生.硕士研究生的情感承诺、 理想承诺、 规范承诺、 继续承诺、 总承诺与学习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专业承诺水平越高,学习效能感越强.  相似文献   

3.
论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效能感包括领导效能感、创业自信效能感、关系效能感、意志不坚效能感4个维度.进而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学生客观条件中,性别与户籍不同的大学生创业效能感也有所差异,学历、家境状况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较小;在大学生认知条件中,大学生是否接受过创业教育和有无工作经验对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合癌症康复期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为有效地开展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主观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188例,按照对照匹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干预组9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94例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分别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简明心境量表及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其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1);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组较对照组紧张一焦虑、抑郁一沮丧、愤怒一敌意、疲乏一迟钝、迷惑一混乱和总分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生活质量,干预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癌症康复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经效果评价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倩 《技术经济》2020,39(7):72-89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多家企业的228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对工作特征、个体特征与员工数字化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创新自我效能感所起到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在这一中介机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作特征中的工作自主性和任务多样性以及个体特征中的个体数字化技术知识分别对员工数字化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性别在工作特征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男性更容易受到任务多样性的影响,而女性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产生更易受到工作自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葛米娜  范钧  彭聪 《技术经济》2017,36(4):46-52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体验"作为中介变量,从用户心理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用户在线参与服务创新推动自身创造力提升的内在驱动机制,并构建了创新氛围、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对用户创造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对307位有过或经常参与企业虚拟社区在线创新活动的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用户在线参与企业虚拟社区服务创新过程中,宽松、自由、互动和充分授权的创新氛围对激发用户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获得参与的"积极情绪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用户创造力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模型:情绪稳定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EPQ(88)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为研究工具,对1944名高职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构建高职生人格、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构建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模型拟合程度良好,情绪稳定性(N)的路径系数为0.76,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零工工作者工作自主性受到了较多关注。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数字时代零工工作者工作自主性对持续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制,构建“工作自主性-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繁荣-持续价值共创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分析来自外卖平台骑手的200份有效问卷数据,结果表明:零工工作者工作自主性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繁荣与持续价值共创行为,同时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繁荣正向影响持续价值共创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繁荣在工作自主性和持续价值共创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零工平台应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密切关注零工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和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9.
员工创新绩效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以创造力交互作用观为理论框架,从认知视角考察员工和谐型激情通过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及相应的情境机制。对492份问卷分析发现:和谐型激情对员工创新绩效有正向预测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中介了和谐型激情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创新氛围感知既调节了和谐型激情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又调节了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和谐型激情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员工情感与认知对提高创新绩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工作特性理论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索非常规性工作对个体创造性的影响机制,检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及授权型领导的调节作用。运用Mplus7.0、SPSS19.0及PROCESS软件对258份员工及主管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非常规性工作与员工创造性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非常规性工作对员工创造性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授权型领导在非常规性工作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进一步地,授权型领导显著正向调节自我效能感在非常规性工作与创造性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在高授权型领导情境下,上述中介作用增强,反之减弱。  相似文献   

11.
吴盈 《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68-270
经过相关理论分析,通过明确自我效能感的定义,进一步确定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意义、性质。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并对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326人施测。研究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分为4个因素,并进一步比较了被试群体在这4个因素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10)
每位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成功或者失败,教师对教学成败不同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增加或降低,并进而对工作绩效水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自心理学家海德提出归因理论之后,不同学者从不同领域对归因展开了研究,但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归因方式研究甚少。基于此,文章以来自河南省部分高校的30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对所获数据用SPSS19.0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正确、积极的归因有利于自我效能感的增加,并进而提高其绩效水平;反之则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造成绩效水平降低;自我效能感在归因方式和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兰州市四所高校的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均存在显著负相关。2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自我效能感对自尊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自尊产生间接影响。2本研究结果支持了资源保护理论,压力性生活事件在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关系中调节作用不显著,说明了个体会通过发展或增强自身积极特质去获得、保护和建立资源,以期达到资源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技术经济》2019,(8):78-85
在"双创"背景下,基于嵌入性理论,利用京津冀大学生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对大学的创业意向具有积极影响,结构嵌入对创业意向没有显著影响;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对自我效能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嵌入对自我效能感没有影响;自我效能感在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而不能中介关系嵌入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高校的未来发展,员工援助计划(EAP)是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本文选取武汉市和宜昌市共四所高校的部分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他们的工作压力和EAP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AP在高校的具体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到380名新疆科技型企业员工调查样本,采用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探讨不确定性规避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重点探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确定性规避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负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两者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合组织情境和企业文化,提出了有效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员工的进步。文章以某企业员工为分析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层次模型、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企业进行员工满意度分析,找到影响其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应对措施,并作以模型检验。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认知员工满意度有着积极的探讨意义,对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和改善公司绩效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语萱  郑雪艳 《时代经贸》2020,(10):100-101
本研究主要考察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通过运用心理控制源问卷、职业成 熟度量表和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得到:第一,职业成熟度、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控制源及其三个维度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关系;第二,心理控制源的三个维度均可显著正向预测职业成熟度;第三,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调节效应达到边缘显 著,但在内控型、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三因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并不存在调节效应。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调节效应达到 边缘显著,但在内控型、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三因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并不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9.
员工创新绩效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以创造力交互作用观为理论框架,从认知视角考察员工和谐型激情通过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及相应的情境机制。对492份问卷分析发现:和谐型激情对员工创新绩效有正向预测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中介了和谐型激情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创新氛围感知既调节了和谐型激情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又调节了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和谐型激情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员工情感与认知对提高创新绩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顾客参与、顾客满意、感知风险和自我效能感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顾客参与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机制模型.首先从顾客角度研究顾客参与行为,其次验证感知风险在顾客参与和顾客满意之间的作用,最后验证了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顾客参与对顾客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信息提供和顾客满意的关系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对合作生产和顾客满意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顾客参与和感知风险的关系具有部分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引导顾客进行信息提供和合作生产,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同时应该认识到顾客参与可以降低顾客感知风险,充分了解顾客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