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家致富顾问》2014,(2):23-23
盆栽花卉的生长发育,除了光照、温度、空气和水分等必要条件外,还要有足够的养分供应。施肥是盆栽花卉养护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工作,一般家庭养花常用的施肥方法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2.
资讯速递     
《浙江林业》2014,(8):22-25
福建省盆栽花卉出口蝉联全国第一 近日,2013年全国花卉统计数据正式公布,数据显示,福建省作为全国花卉重点产区之一,2013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近6.1万公顷,占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的4.97%,位居全国第9位;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供给植物水分和养料的主要来源。盆栽花卉,因花盆容积有限,只能装少量的土壤,因此对盆土的要求更需讲究。总的说,盆土要湿润,但又不能积水,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由于盆栽花卉的种类繁多,性状各异,它们对土壤的要求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一、世界花卉产业 花卉产业除包括常见的花卉,如鲜切花、盆栽花卉、观叶植物、绿化苗木、草坪等产品外,还包括花卉种子和种苗、专用花肥、育花基质、园林机械等辅助产业,以及花卉产品直接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及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行业。  相似文献   

5.
唐黎标 《浙江林业》2004,(10):28-29
蝴蝶兰,为兰科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台湾省,是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盆栽花卉。蝴蝶兰一般在早春开花,花朵颜色艳丽,形态独特,花期长久,是目前室内绿化、美化的新型观赏花卉。  相似文献   

6.
《致富之友》1994,(4):21-21
果蔬、花卉色泽保持剂的配制工艺色泽鲜艳的果蔬、花卉既可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和欣赏价值,特别是某些高贵的果蔬、花卉,保持色泽鲜艳,还可提高其经济价值。果蔬、花卉色泽保持剂是以钾明矾、铵明矾中的一种,或单独或同明胶配制而成,是用来保持和提高果蔬、花卉等的色...  相似文献   

7.
盆栽花卉的冬季管理冬季来临,人们纷纷把盆花移入室内,让它们安全越冬。室内制约性因子多、管理技术性强,要使盆花在冬季枝叶茂盛,花硕姿艳,果实鲜美,在管理上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盆花的排列:光照是花卉赖以生活的必要条件。花卉入室后放置的位置要考虑到...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9,(4):44-44
在花卉市场,那些颜色鲜亮、外形精致、种植方便的盆栽“迷你”花卉以其雅致和时尚吸引了不少爱花人的眼球,引来不少消费者驻足选购。 草莓果、墨西哥铁树、风信子、观音莲、仙人球等十几个品种的“迷你”花卉摆放在花架上任人挑选,每盆价格在10元至30元不等。一种每盆价格大约为25元,被经营者称为可防辐射的“电脑宝贝”花卉也颇受顾客青睐。  相似文献   

9.
一些经过精心构思、寓意深刻、色彩绚丽的组合盆栽,在各地花市越来越受欢迎.以科技手段从事花卉组合盆栽,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0.
封面说明     
正随着春节的临近,花卉市场进入销售旺季,河北省河间市果子洼乡柳林村的花农们纷纷加紧培育花卉,供应春节市场。河间市柳林村是远近闻名的花卉种植专业村,花卉种植面积超过650亩,年产各类盆栽花卉50万盆。图为柳林村花农在温室大棚整理花卉。  相似文献   

11.
以花园中心产品的消费者购买影响因素作为出发点,通过实证调研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构建评价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北京市五棵松城市公园花园中心产品的消费者购买影响因素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消费者住房因素、室内空气净化需求因素、对花园中心概念了解程度因素、对小绿植、小盆花和阳台园林小品等产品有需求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对花种、工具和肥料等产品有需求因素产生负向影响作用;消费者的年龄、职业、花卉购买渠道和每年在家居花卉的消费总额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绿色农业技术的环境与经济收益核算,对于推进技术应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究竟绿色农业技术有没有顺利实现农户的经济目标与社会的环境目标?现有研究诸多争议与困惑。方法 文章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基于山东省649份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借助内生转换模型,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结果 (1)总体来看,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节肥增收的目的。(2)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样本农户能够节约化肥施用量11.79%~20.98%,提高农产品收入8.15%~9.07%。(3)不同规模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节肥增收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规模户而言,其化肥减量作用强度明显高于小规模农户。与此同时,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只对规模户有明显的农产品增收作用。结论 注重完善市场流通机制下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使绿色农产品能够获得质量溢价的收益。同时创建有利于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土地规模条件,获得规模化带来的节肥增收效应。推动外部性内部化补偿制度实施,政府对具有正外部性行为的农户给予补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冀鲁豫3省45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绿色农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文章选取2004—2016年冀鲁豫3省地市数据,厘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演进轨迹和化肥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格局,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面源污染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结果] 2004—2016年冀鲁豫3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总体表现为提升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区域差异不断增强;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从高到低依次为山东、河北、河南,总体排放强度略有下降,表现出由东北向西南转移的演进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面源污染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且间接溢出大于对该市造成的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快速推进会把化肥面源污染"转嫁"给邻近地市。[结论]不同地区应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过快带来的污染"转嫁",统筹协调、协同治理化肥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4.
加强生物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肥的足额使用是农业生产高效、高质且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有机肥的使用量严重不足与大量生物质白白浪费的现象同时并存。如何能探讨一种模式,在不增加目前的工作成本甚至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网尽"生物质。生产有机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种植结构调整视角的化肥减施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化肥过量使用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产地环境风险的重要因素。虽然已提前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但"后零增长"时代,探寻巩固和推进化肥减施的有效对策仍是当务之急。[方法]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不同作物种植面积调整对化肥使用量的影响。[结果]化肥用量变化与果蔬类作物种植面积的调整密切相关。近年各省份化肥用量的变化趋势,也佐证了耗肥量大的果蔬类作物种植面积的消长,是助推我国化肥使用量增减变动的重要因素。[结论]种植业结构调整策略将成为控制化肥用量的重要途径,调减非优势区作物种植面积,构建生态友好型耕作制度,在生态脆弱地区开展休耕,综合运用国际农业资源和产品市场,保障短缺农产品供给等种植业结构优化措施,是推动化肥减量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同时,应注重转变传统施肥方式,推广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强化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与引导,巩固化肥"零增长"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该文从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与提高粮食单产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的11个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粮食单产依然是今后几年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在逐年加强,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替代单产成为第一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国家政策、农业劳动力素质、农业机械化水平、生物防控技术和化肥使用量等,也都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施肥措施是一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有效管理方式。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为退化草地的恢复和改良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 2014—2021年立足于呼伦贝尔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草原连续多年的施肥控制试验样地,设置了4个长期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Y0)、低水平有机肥处理(Y1)、中水平有机肥处理(Y2)和高水平有机肥处理(Y3),研究植物物种重要值、功能群和群落物种多样性,并分析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相关性关系和交互作用。[结果](1)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羊草重要值呈抛物线函数变化趋势,且中度施有机肥处理下最高;有机肥添加后的群落以及优势种羊草植物特征数值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逐渐减小。(2)施有机肥处理的群落高度、密度、盖度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响应比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响应比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比较明显。(3)群落功能群分类与不同施肥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禾本科、豆科和毛茛科植物的重要值在不施肥处理与施肥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禾本科的重要值与多样性指数之间...  相似文献   

18.
加强粮食气象灾害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工作,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1949~2013年闽东9县市区粮食产量资料,应用线性拟合方法计算出粮食气象产量增长率时间序列作为分析对象,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线性倾向估计、概率分布函数拟合及检验、聚类分析等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闽东粮食气象产量增长率空间与时间变化特点,减产率等级分布特征及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闽东山区粮食增长率总体要高过沿海县市,增产趋势更明显些。粮食增长率的空间特征值与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为显著负相关,山区与沿海的气候差异与粮食增长率密切相关。9县市粮食增长率具有斜"L"型年际变化特征,可分为下降、上升、缓降、持平等4个阶段。聚类分析表明闽东粮食具有显著增产、一般增产、一般减产和显著减产等4类年型,增产与减产年份发生概率分别为54.3%、45.7%。沿海县市轻、中度减产发生概率要大于山区县,而重度减产发生概率则相反,山区县减产风险普遍高于沿海县市区。闽东总体增产年份比减产年份略多,但减产年份发生概率也较大,农业气象灾害造成减产危害不可忽视,因此加强粮食生产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小南瓜是北方半干旱区增加经济产值的适生作物之一。研究选用日本赤甘栗品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两种灌溉方式(灌溉、灌溉施肥)和四个牛粪氮添加水平(25、50、75、100 kg N/hm~2)处理下氮肥不同配施方式对小南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南瓜生长前期,滴灌施肥方式可有效促进叶绿素的积累及叶片的复壮,有利于植株生长。单施有机肥组,随着牛粪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小南瓜产量未见明显增加,平均产量为10 t/hm~2;有机肥结合灌溉施肥组,随着牛粪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小南瓜产量显著增加,最高达到21.5 t/hm~2。当总氮添加量为100~140 kg/hm~2,有机无机肥配比为3:7~5:5时,小南瓜产量比单施牛粪肥增产60%,平均达到16 t/hm~2。  相似文献   

20.
Food insecurity, child malnutrition, and land degradation remain persistent problems in sub‐Saharan Africa.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SI) has been proposed as a possible solution to simultaneously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Yet there is little empirical evidence on i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nputs that contribute to SI from an environmental standpoint do indeed improve food security or child nutrition. We use three waves of data from the nationally‐representative Tanzania National Panel Survey to analyze the child nutrition effects of rural households’ adoption of farming practices that can contribute to the SI of maize production. We group households into four categories based on their use of three soil ferti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heir maize plots: “Nonadoption”; “Intensification” (use of inorganic fertilizer only); “Sustainable” (use of organic fertilizer, maize–legume intercropping, or both); and “SI” (joint use of inorganic fertilizer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and/or maize–legume intercropping). The results from multinomial endogenous treatment effects models with the Mundlak–Chamberlain device suggest that use of practices in the “SI” category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s in children's height‐for‐age and weight‐for‐age z‐scores relative to “Nonadoption,” particularly for children aged 25–59 months. These effects appear to come through improvements in both crop income and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