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潘仲元 《时代经贸》2007,5(12X):15-16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基础,而可持续发展又是目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核心关注焦点。本文探讨了科技创新的含义、原则和战略等。并且阐释了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将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的首要环节在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能力。本文从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战略、品牌战略、国际联合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科技与信息技术创新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科技和教育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在1995年正式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十五”计划更是把加速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放在了突出位置。如何振兴科技,培养人才,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是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我国的东邻——日本,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本虽然没有用“科教兴国”的提法,但事实上的确走的是科教兴国的道路。本文将就日本的教育和科技政策作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战略、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科技水平的差距等方面,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提出了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立中国科技报告体系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报告是科技文献信息的重要形式.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科技报告体系,但我国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尚未建立,为了加强科技管理、促进科技交流.建立中国科技报告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对建立中国科技报告体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营科技产业是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民营科技产业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本文从研究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路线的特征着手,分析并提出了在全国产业技术升级的背景下,构建和完善技术支撑系统,推动民营科技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初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 ,中国农业科技将如何发展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科技所面临的新情况分析 ,提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 ,即科技兴农战略、科技结构优化战略、科技创新战略、技贸结合战略和科技推广战略。在此基础上 ,提出农业科技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效开发高校科技资源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科技资源及其开发的内涵,然后以浙江为例,重点分析了高校科技资源开发的模式,以及各种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英国科技工作发展基本思路和当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基本格局,深入分析了英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运行中,在组织形态、管理机制、经费来源、合作网络、绩效评估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关键性做法。在此基础上,从建设目标、战略使命、动态发展性、财政支持力度和绩效监督5个维度总结了对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科技政策的完善对科技刨新激励作用的价值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实施科技政策是政府推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科技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技政策的完善对科技创新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和意义。本文从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的价值、科技政策国际趋势的特点以及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的内在原因进行探讨,进而提出我国在科技发展战略方面应采取那些策略的价值反思。  相似文献   

11.
在借鉴国内外财政科技投入经验的基础上,对湖北财政科技投入结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财政科技资金分配方式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加快推进湖北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开展新一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调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然而,我国高新科技领域立法缺乏对高新科技风险的理性认识,演化为控制过严与过度的立法滞后性,主要表现为缺少对高新科技的原则性规定、一些部门规章过于保守、未严格区分“科学”与“技术”等。因此,应当改弦易辙,深入认识并合理控制风险,创新立法思路,强调立法控制高新科技的风险,使高新科技合乎社会时宜,并区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3.
吴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3):120-124
首先,分析了全球科技投入规模的变化趋势,总结了中国科技投入规模的分布结构与变化特征。其次,采用弹性系数法,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投入的经济增长贡献弹性系数;然后,对中国科技投入规模进行预测,结合全社会R&D经费支出变化趋势,采用GM(1,1) 等维新息模型和趋势预测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全社会R&D经费支出。最后,提出了保障实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预期目标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4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高达21.5%,其中,1991—2001年中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达到21.3%,中国科技投入经济增长贡献弹性系数为1.47,2002—2012年中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23.1%,中国科技投入经济增长贡献弹性系数为2.04。预计2020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将达到27 312亿元左右,中国有望从“世界科技大国”转变为“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呈多发态势,亟需由强有力应急科技系统支撑的应急产业作为保障。基于应急科技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从四大主体属性及三大体系架构出发,对应急科技系统复杂属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应急科技系统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回声模型、涌现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例研究应急科技系统发展机制,提出应急科技进步促进应急产业长效发展的实践启示。研究发现,应急科技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7个特征,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在应急科技系统中,政府、事业单位、应急企业等主体通过自适应行为不断积累经验并革新内部模型;应急科技系统发展遵循复杂适应系统刺激反应机制、资源交互机制、受限生成机制;应急科技系统发展历程表明,其存在并遵循上述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19.0软件,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呈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提升我国高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区域间高校科技创新协调发展,不仅要加大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优化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还要健全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严重制约了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利用新疆科技工作者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及对数线性模型对科技工作者流失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历、年龄、职称、政治面貌、生态环境、社会治安、检索科技文献资料难易程度、进修培训工作满意度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对科技人才流失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要求,也是实现高端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平衡和异质性,缺少跨行政区科技创新体系,妨碍了科技支撑与引领经济社会合作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京津冀地区地域上的邻近性、经济上的依存性、资源上的互补性、三方关系的交叉性和多重性等使得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京津冀地区应通过树立共同的科技创新价值观,建立和而不同的创新制度,构建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和主动布局、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一心两核三带多园区”科技发展格局,以促进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和支撑力量。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从狭义和广义角度对科技基础设施的内涵进行辨析,提出狭义投入角度和广义功能角度的区域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框架;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代表江苏省为例,基于广义角度分析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现状,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十四五”时期江苏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建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黑龙江省2000—2010年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定量分析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构建了黑龙江省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的动态模拟流图及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VensimV5.9仿真模拟.利用该模型从增加财政投入、金融业发展规模及加大金融业参与科技创新的协作力度三方面设定模拟方案,分析了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对今后几年科技创新的关键指标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为提高关键指标应采取的措施,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高度组织化的规模主体,在中国农村科技推广、扶贫攻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分析中国农村科技扶贫现实意义和困难挑战的基础上,认为加快构建合作社科技扶贫体制机制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从提高异质化贫困农户科技使用效率、推动政府科技扶贫工程实施、降低农业科技对接交易成本及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等方面剖析合作社科技扶贫动力机制,并探讨合作社科技扶贫实践应用情况;最后,提出推进合作社科技扶贫实践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