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DI的地区聚集及其空间演化--以江苏为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空间分布上有特定的规律,形成地区性聚集是绝大多数外资企业的归宿。在聚集的空间演化过程中,FDI呈现出扩散和聚集的不同历史特征。本文以江苏省FDI的历史数据为样本,分析FDI聚集过程的空间演化模式。加总的数据分析显示,FDI的空间分布经历了随机扩散—扩散向聚集转化—聚集的三个演化阶段;行业层面的进一步考察显示,传统行业由最初的聚集逐渐向扩散演化,而新兴行业则由最初的随机分布逐渐向聚集演化。回归分析证明,成本因素、聚集经济的外部性和路径依赖作用在空间演化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国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发展经济学从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出发,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些年来,国外基于该视角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研究包括:分析二元经济结构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探讨产业集聚中的合作关系;研究国际经济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考察产业集聚中的制度因素;提出旨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聚集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瑜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20(4):11-15
分析了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的空间聚集现状.表明:石油开采与加工业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石化产业的聚集明显依赖于区位和市场因素,以化纤为代表的石化产业将会在长江三角洲进一步聚集;产业聚集的地区其区位商一般都大于1,但也有特殊情况.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石化产业聚集的规模总体来说还不算高.石化产业聚集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提出今后以化工园区的模式,进一步加强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的空间聚集,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在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对传统技术和高技术进行选择,是关系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前途的重大战略问题。西方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和西方产业技术向中国的扩散,是现阶段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的今天,各类产业(无论是成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面临着技术进步的艰巨任务。在现行世界经济体系中,高技术的高附加值利益将得到更大的强化;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的规模竞争和利润摊薄,使得其附加价值趋向降低;而高技术产业的高增长和高附加值(垄断利润)倾向则将长期保持。在中国现阶段的工业化进程中,一方面,需要发展高技术产业以拓展产业空间;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技术产业链的分解以及各产业间的融合,使得中国在整体工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也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中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实现高技术同传统产业的结合,将高科技注入传统产业,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使得高技术的运用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买技术、换技术、学技术和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既要力争有所突破,也要做到量力而行。尤其是要通过科技资源配置体制的改革,形成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转型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结构调整与加入WTO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几年来,严峻的内需不足引致了经济增长减缓。我们认为,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可支配收入(特别是占总人口73%的农村人口的收入)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80年代末以来摒弃了80年代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模式而着力发展重工业,即放弃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而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这个过程的结果是抑制了农村人口收入的增长,也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受到扼制。因此,目前的内需不足不是总量过剩的问题,而是结构性的问题。结构性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广大农村地区有需求但无支付能力,即有无效的需求;二是先富… 相似文献
6.
7.
工业化先行地区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工业化先行地区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良机,重化工业发展是工业化先行地区经济加速时期不可逾越的阶段。以传统轻型加工业为主导的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低下、经常性技术贸易壁垒、企业外迁和资本外流、产品在国际产业链条附加值低等方面的挑战。因此,经济“偏轻”工业化地区政府部门推进重化工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应该注意制定好促进地区产业发展的用地规划和产业规划;着力完善资源的产权和市场定价机制,推动资源节约型的重化工业发展;大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推进调整结构的中心环节;积极推进以循环经济为基本理念的生态工业区域建设,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并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技术与产品的自由贸易体制,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9.
市场化进程中的产业同构演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产业同构的演化轨迹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区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表现为“先强化、后弱化”的趋势,转折点为1992年。为探求其中的原因,本文采用博弈模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前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后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异的原因分别作了详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认为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制造业结构中的技术因素不断增加,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度越来越大。二是区域技术产业的不同增长率造成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区域制造业结构越趋于技术化,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越大。三是新兴技术产业盼兴起和扩大将加快区域工业化的速度。本文提出:区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是如何选择新技术产业来提升亏化工业化的内涵.而不是讨论暑否耍发展技术产业和走重化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理念、改造方法正不断的调整,城中村的出现对于很多市民是新的选择,不仅得到了较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促使城市的发展、规划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整体上创造的价值非常高.城中村的演化、改造方法,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和发展思路完成,提高城中村的可靠性、可行性,促使百姓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一、产业集群既是企业聚集,也是品牌聚集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众多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品牌集聚的现象也十分突出。纵观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不难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1995年以来的数据,借助Arcview软件制图,分析了甘肃省经济空间结构、三产业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及特点。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甘肃省经济空间结构没有显著变化,呈现以兰州市为极点的单极核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工业发展是甘肃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矿产资源分布状况与工业化存在内在的联系和耦合关系,也是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制度环境、技术复杂度与空间溢出的产业间非均衡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环境作为约束区际互动的因素对于经济空间关联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系统地构建了空间溢出影响产业演化的路径体系,探索制度环境导致空间溢出产业间非均衡性的作用机制,以剖析制度影响区际经济关联的微观基础。基于中国地级地区4位数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地区间会通过“水平关联”“技术关联”与“投入产出关联”三条路径实现空间溢出,但受到制度环境的调节,较差的制度环境会削弱溢出效应。制度环境通过信任机制影响区际互动,对于不同溢出路径具有差异性的调节作用。技术关联和投入产出关联溢出依赖于企业间的密切互动,显著受到制度环境的调节;水平关联溢出并不一定依赖于企业间互动,受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较弱。高技术复杂度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具有密切技术相关性和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间协同机制,因而要求优越的制度环境支持,由此,在制度环境影响下,空间溢出在不同技术复杂度的产业间表现出非均衡性。本文结论暗含“产业促进政策悖论”:致力于促进本地发展的政策很可能因为扭曲制度环境反而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中国推进转型发展与区域协同创新需要降低区际经济互动的交易成本,设计和建设规则透明、信息畅通、政策公平的正式制度是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段存广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10,(8):53-55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产业集群问题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各自的范式出发,对产业集群的演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随着产业集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与演化,各国学者开始对产业集群演化的周期性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对国外、国内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并提出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与涌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系统具有主体聚集、自组织、涌现、非线性、多样性和动态局部优化等CAS特征,其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协同和竞争作用.运用相图分析法对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和涌现进行建模分析,研究表明:高技术企业之间潜在的协同与竞争机制是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和复杂性涌现的决定因素,由外部决定的相关参数是产生自适应演化和涌现的外部条件.利用协同与竞争机制研究高技术产业系统演化过程,通过对外部参数的选择描述系统基于内在规则的非线性演化规律,能够为研究高技术产业系统决策与控制提供一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产业调整中的政策基点分析——韩国的工业化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产业调整的理论分析从 2 0世纪 6 0年代起 ,韩国在将近 30年的时间保持了 GDP8%的年增长率 ,被经济学家们誉为“汉江奇迹”。在高速增长的同时 ,韩国经济结构也逐渐提升 ,主导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外向型的发展战略使韩国在 90年代初的产业结构就已接近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 ,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不少理论从这个角度对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结构变动进行了探讨。他们的基本观点是 ,发达国家在结构调整中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资金与技术输出的方式向发展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