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杨蓉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295-296
三纲五常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以一种隐性的方式渗透到了个体的心理,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做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指导。道德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即日常生活中五种常行的基本道德规范。如果说三纲的规定过于空洞与宽泛,那么五常则提出了处理一切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从目前德育工作的不足为出发点,阐述了儒家“五常”对目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分析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的概念,以及我国在借用这一概念时所赋予它的含义之间的差异,并旨在探讨如何寻求用本土化的概念来构建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本文认为,中国人际关系的本土概念是:人缘、人情和人伦.重点对人缘进行分析概述并将其与西方人际关系心理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诚信与好的市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展旗 《经济论坛》2004,(10):152-153
在词源意义上,中国古代典籍对“诚”与“信”早有论述。儒家有“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其中的“诚意”被当作实现“治国平天下”最高理想,提高个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步骤。“信”在儒家学说中是“仁、义、礼、智、信”伦理“五常”的重要内容,意思是说人应该诚实、守信,不言不由衷、不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国崛起这个命题,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哲学上的诠释,孟子所谓“以仁假力者霸,霸必有大国”。(《孟子·公孙丑上》)我理解,这里的“霸”,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霸权主义”,而是有影响力的国家;所谓的“仁”,则是国家制度,而“力”就是一个国家的现实国力。也就是说,大国崛起应具备实力和制度这两个要素。这好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把一些重大问题和违法乱纪事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形成舆论规模,造成公众压力,对我国“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变化莫测的经济生活,仅靠舆论的“广而告之”监督是不够的。舆论监督要更具权威性,必须有理论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经济论坛》2002,(6):14-15,13
“十五”计划纲领指出:“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纲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用较大篇幅阐述“十五”期间扩大就业的目标和任务,可见我国当前失业矛盾的突出和解决就业的迫切性。本文拟从我国近年来失业矛盾突出的原因分析入手,积极探索如何扩大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我国能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做好能源需求预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能源需求进行预测,为我国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人"的经济伦理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人”的经济伦理德性是“经济人”在经济交往中自觉克服短期的、片面的谋利冲动,为获得长远的、完整的利益而做出的价值选择。经济伦理德性往往表现为以追求精神利益、声誉收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将人文价值渗透到经济交往活动中,通过非正式的价值规范结成网络组织,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从而积累社会资本,最终为企业创造获得长远的、完整的经济利益的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数字农业”及其意义保障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国家安全,首先要保证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数字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及“数字地球”的重要内容,将是二十一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对于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字农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对农业所涉及的农学、地理…  相似文献   

10.
一、县域工作的核心:践行“三个代表”1.县域肩负着多重职能,全面落实“三个代表”是县域工作的核心。县域是我国行政体系的前沿,肩负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职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县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点区域,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大都要在县域具体落实。如何将多重职能发挥好,将多项工作完成好?只有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将其贯彻到县域工作中去,与县域工作的特殊性相结合,才能搞好县域工作。2.县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只有以…  相似文献   

11.
黄勇民 《发展研究》2006,(10):26-29
世间,有仁山智水之乐;事理,有刚柔相济之道。物体,刚似山,柔似水。因而,社会发展迄今,和谐社会理念中,才有刚柔相兼之说,从而形成当今社会人们洞察、观察、体察、考察社会的“通视器”,这也是心理、事理、物理的哲学逻辑。古往今来,形成中国古词汇演绎的“相对而言”、“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习惯定语。这与绝对化思维方式中的“一元化”、“一言堂”、“一刀切”、“一风吹”、“一边倒”、“一锅端”是背道而驰的。作者试图以社会学,自然学上刚柔相兼、山水相依的理念,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找出当今和谐社会大环境中“执法如山”应有“执法如水”的兼论,从中指出二者的社会平衡点,揭示以往认识事物思想的误区。总之,有平衡才有和谐,有和谐才能带来社会安康、实现长治久安,这是事物杠杆原理颠扑不破真理的印证、验证、佐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祥 《技术经济》2003,22(11):16-16
党的十六大报告号召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为小康社会的一部分 ,农业、农村、农民 (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 ,历史上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这说明“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是一部农耕文明史 ,要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首先 ,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 ,农村能否实现小康社会 ,对全国来说至关…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仪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讲究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是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融洽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和行为准则。不容置疑,礼仪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礼仪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4.
中西传统"和谐"观比较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 是美学理论与实践中最重要的一个范畴,也是在美学史上最早涉及的一个范畴。从中国“和谐” 观的起源来看,中国“和谐”是因功利需求而产生,为功利目的服务的。在自然、社会和宇宙的三级和谐体系里.中国古代士人,以人格理想为依托,构建了三级循环的人生实践轨迹。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在人们生产实践中遭遇困难的时候,人们更多地寻找征服自然的途径,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说"祭"     
夏国强 《铜陵学院学报》2006,5(2):96-97,101
“祭祀”在中国古代是一件十分重大的活动。本文试从“祭”的字义出发,关注远古祭祀活动的思想层面,并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祭”所体现的思想及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与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目标,其中第一个目标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通盘筹划、协调发展,这是根据我国工业化进程而制定的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德全  李国荣 《经济师》2003,(1):269-269
“德治”是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政治的一大特色 ,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既要“依法治国” ,也要“以德治国”。这样才能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问题 ,维系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慎独"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的普适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网已成为当前我国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论从构成网络用户的比例还是从网络文化消费的主体,大学生都是网络社会中最集中、最大的群体。为确保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重要。发挥传统“慎独”精神的当代普适教育价值,加强大学生网上“慎独”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在“仁”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但是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统治阶级很难做到真正的“以民为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以民为本”的思想真正落到了实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仁”的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宏图 《经济学》2003,2(3):531-554
本通过分析中国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揭示了古代社会“官商合一”制度的普遍性实源于赋税之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古代政府用“行政效率”替代“经济效率”并追求最大化,因而用“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取代“民间自由经商”,其目的在于巩固皇权的权力基础,解决财政危机。此外,古代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政策乃是“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在土地私有制下逻辑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