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人合一"思想其核心内涵在于人要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协调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统一的境界;现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把伦理拓展到生态领域,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注入了伦理关怀;深入挖掘,吸收和运用环境伦理语境下中西"和谐"理念不仅是处理当代人与自然矛盾的理想追求,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也没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一性要求我们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斗争性要求我们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两方面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精髓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和永续发展的一种目前人类最高形态的发展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协调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包括生态平衡维持、环境质量改善、资源持续利用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的经济社会发辰战略.正视西藏特殊区情,依据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确定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是西藏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孙新  罗超 《特区经济》2005,(3):237-238
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念漫漫演习至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是任何时代时空背景下恒久而重大的话题。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无疑为解决、克制当代环境问题,重新树立社会、经济、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决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介绍和谐自然形成的理念与实践措施,即,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把环境和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道家“天人合一”观的众多含义中,舍有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层面。旅游业是一个对资源和环境严重依赖的行业。在旅游业迅速发展但又出现众多矛盾和困境的今天,要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它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宋晋玲 《新西部(上)》2009,(9):171-171,164
在科学技术把人类的生存方式由"自然生存"提升为"技术生存"的时刻,令人担忧的是,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把新的灾难和恐惧带给人类,呈现出一些伦理道德难题.因此,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应更加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作者视野所见,学术界尚无论及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章。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框架下,在分析西藏社会结构中导致社会不稳定风险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对西藏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之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密切作用关系的角度,揭示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应该是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目标。  相似文献   

10.
管政 《浙江经济》2002,(23):53-54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共同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注重的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的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的是在环境的承载力内发展经济,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目的。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环境立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将有力地促进环境立法工作;环境保护和立法又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我国林业的发展及现阶段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人合一"是古人的理想,在古代人们希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由于现代文明对森林的破坏,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为了给子孙后代一个和谐的环境,我们有必要研究我国林业的发展及现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超 《理论观察》2006,(5):154-155
“人性化”表达了人类发展到今天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人类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出的时代脚步,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也是党的宗旨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即它是创造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前提,更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因此,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就要落在满足人们的各种正当需求上,努力构建一个具有人文环境的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时期如何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具有更丰富的内涵,适应时代的要求,本人认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性化”。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状态,是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价值的实现是一个体现和谐的过程,是实现心和、家和、国和、天下和的过程。和谐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城市的关系,建设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安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市,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人与城市和谐,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开放的经济振兴与起飞战略,是以“人”为中心追求生活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目标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根本途径是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西部大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一种稳定的社会状态。首先是人与自然和谐。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应当是农村与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与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  相似文献   

17.
孟祥安 《理论观察》2009,(1):158-15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政府采购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既是工作重点,也是发展方向。如何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和谐”功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18.
凡艳芳  潘志伟 《发展》2008,(1):130-131
古代思想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大多主张协调统一、“天人合一”,体现了生态文明这一最高的文明形态,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这一崭新的社会形态,而环境友好可以说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为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则以环境道德原则体系为伦理诉求.当代环境伦理理论存在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二元对立,必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影响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而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解决,因而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深层根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是企业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粗放经营,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与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和社会效益不高。在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往往以破坏环境与资源消耗为代价,与社会和谐发展极不协调,企业缺乏永续发展力和国际经营核心竞争力。专家指出,我国已进人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的高度融人全球化和高成本趋势明显,构建节约型企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抉择。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加快构建节约型企业,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