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在进程中必然需要产业支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城镇化成为了当前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我国城镇化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在发展中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的显著差异,城镇化归根到底就是经济发展,产业是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模式也决定了经济形式,文章以民族地区城镇化为背景,以黎平县产业为视角,分析产业对于城镇化的作用,探析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十一五”规划中,城镇化将是广西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广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其他省份比较差距还很大。文章在简要介绍了广西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出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广西城镇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从城镇的整体布局上来说,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和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主要从我国城镇化的必要性、优势和劣势,以及应对之策三个方面对城镇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14,(5):17
<正>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宁波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是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如何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让农业转移人口同等享有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5.
一、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是城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塑造城市特色来医治“千城一面”的通病.在认识上已经取得一致.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我区第七次党代会做出加快城镇化的战略决策以来,各地对城镇特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强调:城镇建设要坚持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相结合。200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把塑造城镇特色作为指导我区城镇化的六项原则之一,明确规定:“坚持城镇现代化和塑造城镇特色相统一。把舒展的城镇空间布局、现代化的服务功能、草原民族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城市.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科技与环境的关系从工业革命伊始就备受关注,习近平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城镇化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更加重视环境宜居,才能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科技文化为绿色城镇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推进城镇的绿色化进程,我们需要学习、发展、宣扬好生态科技文化。要把科技文化的介绍延伸到生态科技文化的内涵、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迫切性之中,阐述和分析了生态科技文化在构建绿色城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中国城镇化发展问题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三明市为例,分析了城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树立新型城镇化的意识;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但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对"人"的重视还不够,必须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湖南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提升到52.27%,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由加速向减速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的战略转型期。面对城镇化建设中潜藏的城镇化用地失控严重、城镇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较为普遍等诸多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城镇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构建,是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优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但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诸多生态问题,没能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当前的任务是建设生态型城镇。生态型城镇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生态理念为宗旨,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文章从城镇化、生态型城镇、城镇生态评价指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型城镇的建设目标,进一步界定生态型城镇的内涵和建设目标,并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型城镇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质量评价与高质量城镇化的推进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红键 《改革》2021,(1):134-145
明晰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和状况,是推进和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质量是指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城市之间、人地之间的结构关系,高质量城镇化则是指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内部融合、城市体系优化、人地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利用四个维度八个指标对2013年以来我国总体城镇化质量和各省份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城镇化质量不断改善,各省份城镇化质量呈现显著的地方特征,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标与城镇化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应针对各地城乡发展差距的不同特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市民化和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促进城市内部融合;推进各地中心城市带动省域城市包容性发展,促进城市体系优化;创新推进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建设用地,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上升至2013年的53.70%,年平均增长2.9%。对"诺瑟姆S曲线"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城镇化目前处于中期(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初始发展阶段;从发展速度上来看,我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新型城镇建设的要求,中国政府如何作为是当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对城镇化的本质与内涵、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联系和差异,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发展历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城镇化进程由快速发展时期步入平缓增长期。土地经济作为支撑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其在改善城镇薄弱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快速扩张步伐、加速城乡结构转化方面,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阐述土地经济对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力,进而探索后土地经济时代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以期使土地经济在城镇化进程中所表现出的诸多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使城镇化发展之路更加稳定、健康。  相似文献   

14.
讨论话题:(1)城镇化,不可盲目乱来。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配套设施滞后,城镇功能缺失。"十二五"期间将有超过5000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城镇建设快速推进中,一些弊端也显现出来。城镇化速度要不要那么快?(2)城镇化,农民何去何从?农民进城后的保障怎么解决?目前不少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中,集中出现了农业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不仅失地,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工作自然也难找,而城镇规模发展有限,经济结构单一,城镇功能欠缺,以至于无法形成对劳动力有效的吸引,这些问题怎样解决?(3)城镇化,如何提升我们的管理?保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难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是农民观念的城市化,尤其是地方行政部门管理的城市化,这一点我们应该怎样做?有什么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甘肃作为欠发达、城镇化滞后的省份,推进城镇化应重在提高发展质量,放弃粗放扩张的土地城镇化路径,走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发展之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素质和能力。从甘肃是一个农业大  相似文献   

16.
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推进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是城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塑造城市特色来医治"千城一面"的通病,在认识上已经取得一致,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我区第七次党代会做出加快城镇化的战略决策以来,各地对城镇特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强调:城镇建设要坚持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相结合.200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把塑造城镇特色作为指导我区城镇化的六项原则之一,明确规定:"坚持城镇现代化和塑造城镇特色相统一.把舒展的城镇空间布局、现代化的服务功能、草原民族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城市,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鄂尔多斯市在对成吉思汗陵祭奠区进行维修和布局调整中注重提升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同时,按塑造草原民族特色的风貌要求完成了伊金霍洛苏木迁建的新镇区与成吉思汗陵园旅游区的规划建设,使祭奠区、旅游区、行政服务区三块组团相得益彰,凸显了蒙元建筑文化的魅力.包头市青昆两区,以浓郁的生态性塑造了草原钢城的形象.通辽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仅注重寓生态性和文化性于舒展布局的地域特点,而且建造了一批如科尔沁博物馆等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建筑.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利用两年多的时间,建成了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新镇区.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大街、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兴安盟科右前旗新镇区等一批特色街区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在推动区域经济进步与城乡良性互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最为凸显。本文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阐述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与环境保护意义,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成因,包含意识、机制与规划等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农村城镇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城镇化必须以土地作为物质基础,土地在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文章认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通过农地制度的改革创新,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达到农民富裕的目的。论文以西安市农地制度为例,在分析农地制度和城镇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现行中国农地制度对城镇化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指出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日本农地制度演进和城镇化进程的一般关系,通过对几种农地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到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制度的改革目标——永佃制。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应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而不是单纯追求空间扩展、规模扩大。城镇化进程中,尤其应该注重城镇的文化传承功能。由于功利主义思想驱动、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城市建设认识单一的因素,导致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以城代乡、拆迁破坏、千城一面等问题。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0.
李国平  孙瑀 《改革》2022,(12):36-43
以人为核心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受户籍制度等因素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尤其县城的宜居水平有待提升。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优化城镇发展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同时要强化城市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着力解决城市尤其县城的宜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